谷敬锋
- 作品数:19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委资助项目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和Roux-en-Y胃旁路术后内生化环境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SG)和Roux-en-Y胃旁路术(LRYGB)术后内生化环境与术后并发症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LSG和LRYGB的患者200例, 其中行LSG 141例, 行LRYGB 59例。随访半年, 以手术后30 d内是否发生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 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内生化指标, 并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 构建其预测模型, 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能, 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并发症组高血压发生率[34.62%(9/26)比17.24%(30/174)]、内脏肥胖发生率[96.15%(25/26)比75.86%(132/174)]高于非并发症组(χ^(2)=4.350、5.519, P<0.05), CD3^(+)[(43.23±5.75)%比(51.53±6.04)%]、CD4^(+)/CD8^(+)(1.19±0.25比1.42±0.27)低于无并发症组(t=-6.575、55.864, P<0.05), 血乳酸[(0.73±0.33) mmol/L比(0.59±0.21) mmol/L]高于无并发症组(t=2.920, 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 高CD3^(+)、高CD4^(+)/CD8^(+)是术后并发症的保护因素[比值比(OR)=0.602, 95%可信区间(CI):0.452~0.803, P<0.05;OR=0.002, 95%CI:0.000~0.145, P<0.05], 高血乳酸是其危险因素(OR=1 831 920.488, 95%CI:1 875.614~1 789 245 268.000, P<0.01)。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 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际观测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模型拟合优度较好(χ^(2)=2.381, P>0.05)。ROC分析显示, 评价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64。结论术后内生化环境构建的模型对术后并发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
- 谷敬锋王桂琦刘海霞冯峰张建邢东洋高昊雯
- 关键词:ROUX-EN-Y胃旁路术并发症
- 腔镜下管状吻合器在Mile’s术经侧腹膜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腔镜下管状吻合器在Mile’s术经侧腹膜结肠造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腔镜下Mile’s术,结肠造口经侧腹膜采用管状吻合器完成,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操作,结肠造口经腹腔采用手工缝合的方法完成,对2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及造口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淋巴结清扫例数、术后住院天数及住院总费用等围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1年,2组生活质量评分指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肠造口常见并发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管状吻合器经侧腹膜进行结肠造口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易于护理等优势。可以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刘海霞谷敬锋王桂琦张建姜海波
- 关键词:低位直肠癌肠造口管状吻合器
- 克氏针在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中的减孔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索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术中克氏针和缝线法挡肝的可行性及安全性,并对克氏针的用法做出了改良。方法选择代谢综合征并行腹腔镜下袖状胃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缝线组和克氏针组,各44例。缝线组常规缝线至腹壁与膈肌脚,呈“V”型挡肝,克氏针可分别选取不同位点,挡肝或挡腹腔内脂肪暴露视野。比较2组肝功能、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术中情况(肝脏有无出血)及克氏针并发症(感染、出血等)。结果缝线组住院时间为(4.80±0.70)d,住院费用(52423.22±3956.57)元,手术时间为(100.14±5.51)min、肝脏出血2例,克氏针组住院时间为(4.77±0.80)d,住院费用(50986.61±4114.21)元、手术时间为88.00(5.75)min、肝脏出血0例。2组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及肝脏出血情况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前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的丙氨酸转移酶、天冬氨酸转移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缝线法相比,克氏针的应用可明显扩大术野暴露范围,有效缩短手术时间,不增加套管针的使用,无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在安全性、美观、人力、经济等方面取得了较大优势,应用效果值得肯定。
- 高天谷敬锋庞利云高昊雯张新昕王桂琦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胃切除术
- 一种结扎夹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扎夹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内夹块与夹块槽相夹合,能够增加结扎夹对断裂血管的闭合力以及闭合的可靠性,且通过紧固夹能够防止结扎夹头脱落,保证两个夹臂的闭合,其次本发明整体结构均为PGA聚乙二醇酸材质,其P...
- 王园园王桂琦代拥军张兴卢瑞云张建高英超谷敬锋徐菲刘璞楚志芬赵春琳李娜李卫尉学蕊
- 文献传递
- 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大肠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研究
- 目的:本研究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对大肠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中蛋白表达和细胞增殖情况进行了研究,探讨了PI-3K与大肠癌发生及发展的关系,试图进一步探讨大肠癌发生及其转移机制,并为大肠癌的治疗开辟新的途径.结论:用流式细胞...
- 谷敬锋
- 关键词:大肠癌磷脂酰肌醇-3激酶流式细胞分析蛋白表达细胞增殖
- 文献传递
-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7例误诊分析
- 2006年
- 郑志敏张国栓谷敬锋崔专义王桂琦左东明杨永强
- 关键词: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误诊分析内分泌疾病甲状旁腺囊肿甲状旁腺增生甲状旁腺肿瘤
- 结直肠癌MICA基因的表达与p53 K-ras基因突变的关系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MICA基因的表达与p53、K-ras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6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半定量PCR-SSCP技术,对癌组织mdr1基因表达量与p53、K-ras进行检测,并分析结直肠癌MICA基因表达与p53、K-ras基因突变间的相互关系。结果:经研究发现,MICA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肿瘤部位、年龄、性别无相关性(P>0.05)。于66例患者中,22例淋巴结转移者的MICA平均表达量明显高于淋巴结未转移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例K-ras、p53基因联合突变者MICA基因平均表达量高于非联合突变者,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12例K-ras基因突变者MICA平均表达量稍高于未突变者,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6例p53基因突变者MICA平均表达量显著优于p53基因未突变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A基因高表达已成为了结直肠癌的关键检测指标,而p53、K-ras基因与其高表达具有相关性。
- 谷敬锋王桂琦刘海霞高英超王园园
- 关键词:MICA基因K-RAS基因P53基因结直肠癌
- 调控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SATB2中重要miRNAs在直肠癌肿瘤进展中作用研究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研究调控结直肠癌转移相关基因特定富含AT碱基DNA序列结合蛋白2(SATB2)中重要转录后调节分子(miRNAs)在结直肠癌肿瘤侵袭、转移中的作用。方法纳入2011年3月至2015年9月本院72例结直肠癌患者为观察组,其中42例已发生远处转移(转移组),30例为原发性未转移患者(未转移组),另纳入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miRNA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患者间miR-31、miR-92、miR-182及miR-205表达水平。结果转移组miR-31和miR-182分别为(2.38±0.63)和(1.78±0.23),显著高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P<0.05),miR-92和miR-205分别为(15.5±1.02)和(0.52±0.04),显著低于未转移组和对照组(P<0.05)。三组SATB2表达水平有显著性差异(H=42.769,P=0.05)。miR-31和miR-182检测结果与SATB2表达水平呈显著负相关性(r=-0.9782,-0.9711),miR-92和miR-205检测结果与SATB2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性(r=0.9369,0.955)。结论 miR-31和miR-182在结直肠癌中负性调控SATB2表达,miR-92和miR-205能促进SATB2表达,影响肿瘤增殖转移过程。
- 王桂琦谷敬锋高英超王园园
- 关键词:结直肠癌MIRNAS
- 隐匿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5
- 2012年
- 隐匿性乳腺癌是比较少见的一种乳腺癌。一般将乳腺未触及肿块而已有腋淋巴结转移或其他部位远处转移的乳腺癌称为隐匿性乳腺癌。隐匿性乳腺癌发病率约占全部乳腺癌的0.46%一1%,多见于女性。由于其发病率低,临床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早期检出率低,往往延误治疗,影响预后。河北省鹿泉市第三医院和石家庄第一医院1995年10月至2010年10月共收治18例隐匿性乳腺癌,分析报告如下。
- 霍建设谷敬锋崔专义张国栓王桂琦左东明
- 关键词:乳腺肿瘤隐匿性
- C5orf66-AS1对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究长链非编码RNA(lncRNA)C5orf66-AS1基因对直肠癌细胞增殖、侵袭及Wnt/β-catenin通路的影响。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C5orf66-AS1在人正常直肠粘膜上皮细胞及直肠癌细胞株SW837、SW1463、HR-8348、COLO741的表达水平。设计并合成C5orf66-AS1的siRNA和阴性对照si-NC,实验分组为:NC组、si-NC组、si-C5orf66-AS1-1组、si-C5orf66-AS1-2组、si-C5orf66-AS1-3组,qRT-PCR分析C5orf66-AS1的沉默效率;CCK-8、Annexin V-FITC/PI双染及Transwell小室检测沉默C5orf66-AS1对直肠癌细胞增殖、凋亡及侵袭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沉默C5orf66-AS1对细胞中β-catenin、PCNA、Caspase-3和Vimentin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C5orf66-AS1在直肠癌细胞株SW837、SW1463、HR-8348、COLO74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人正常直肠粘膜上皮细胞,且在SW837细胞表达水平最高(P<0.05)。si-C5orf66-AS1-1组、si-C5orf66-AS1-2组、si-C5orf66-AS1-3组C5orf66-AS1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和si-NC组(P<0.05),且si-C5orf66-AS1-3组C5orf66-AS1的沉默效率最高。沉默C5orf66-AS1可显著下调SW837细胞增殖活性、侵袭能力以及β-catenin、PCNA和Vimentin蛋白表达,可显著上调SW837细胞凋亡率及Caspase-3的表达(P<0.05)。结论C5orf66-AS1在直肠癌细胞中高表达,下调C5orf66-AS1的表达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激活进而抑制直肠癌细胞的增殖、侵袭,并促进其凋亡。
- 谷敬锋刘海霞王桂琦张建邢东洋马建伟
- 关键词:直肠癌增殖WNT/Β-CATENIN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