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佳丽

作品数:5 被引量:18H指数:3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4篇白细胞
  • 4篇白细胞介素
  • 4篇出血
  • 3篇血肿
  • 3篇鼠脑
  • 3篇清除术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坏死因子
  • 3篇出血灶
  • 3篇大鼠脑
  • 2篇血肿清除
  • 2篇血肿清除术
  • 2篇微创
  • 2篇微创血肿
  • 2篇微创血肿清除
  • 2篇微创血肿清除...
  • 2篇脑出血
  • 2篇白细胞介素-...
  • 2篇创血

机构

  • 5篇山东大学
  • 2篇山东中医药大...

作者

  • 5篇赵佳丽
  • 4篇王敏忠
  • 4篇刘振华
  • 3篇杜怡峰
  • 3篇张清华
  • 2篇仉烈炜

传媒

  • 4篇山东医药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肿穿刺清除术对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中IL-6、TNF-α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观察血肿穿刺清除术对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手术组各30只,模型组和手术组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的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在建模后6、12、24、48、72 h,手术组行血肿穿刺清除术(每次6只)。手术组在术后4 h、对照组和模型组在建模后6、12、24、48、72 h断头处死大鼠各6只,取尾状核平面切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脑出血灶周组织中的IL-6、TNF-α。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和手术组脑出血后6 h,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中TNF-α、IL-6阳性表达细胞数增加,分别于24、72 h达高峰(P均<0.05)。手术组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中IL-6、TNF-α阳性表达细胞数少于同时点的模型组、多于同时点的对照组(P均<0.05),且造模后6 h手术的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中TNF-α、IL-6阳性表达细胞数均较其他时点手术的大鼠少(P均<0.05)。结论血肿穿刺清除术可减少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其中出血后6 h行血肿清除术的大鼠脑出血灶周组织中IL-6、TNF-α的表达最少。
刘振华张清华赵佳丽王敏忠杜怡峰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组织IL-6、IL-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组织IL-6、IL-1β表达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手术组各30只。模型组和手术组采用自体不凝血注入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出血模型,对照组同部位注射等量生理盐水50μL。分别在建模后6、12、24、48、72 h断头取尾状核平面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测定IL-6、IL-1β。结果模型组6、12、24、48、72 h IL-6、IL-1β阳性表达细胞数高于对照组及手术组(P均<0.05);手术组各时点IL-6、IL-1β阳性表达细胞数少于模型组(P均<0.05);手术组各时点IL-6、IL-1β阳性表达细胞数多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肿微创清除术可以减少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组织中IL-6、IL-1β的表达。
刘振华仉烈炜赵佳丽张清华王敏忠
关键词:微创血肿清除术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
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大鼠脑出血灶周围组织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观察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大鼠脑出血灶周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1β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各30只,模型组及微创组均制备脑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4 h微创组行微创血肿清除术,模型组不作干预,分别在各个时间点断头取脑,对照组颅内注入50μL的生理盐水。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出血后6、12、24、48、72 h血肿周围组织中TNF-α、IL-1β水平。结果模型组6、12、24、48、72 h TNF-α、IL-1β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及微创组,P均<0.05;假手术组与微创组各时点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颅内血肿微创血肿清除术可以减少出血灶周围TNF-α、IL-1β的表达。
刘振华张清华杜怡峰王敏忠赵佳丽
关键词:脑出血微创血肿清除术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
炎性因子在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2年
脑出血(ICH)具有高病死率及致残率。研究证实,脑出血后出血部位及血肿周围组织存在着炎性反应并且表达多种炎性因子,是脑出血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基础,炎性因子是出血后神经元继发性损害及神经功能障碍加重的重要因素。
刘振华仉烈炜杜怡峰王敏忠赵佳丽
关键词:脑出血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
失眠的诊断及药物治疗
失眠是指患者的一种主观体验,即对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感到不满足,且认为影响白天自我社会功能。美国睡眠障碍研究中心指出,失眠症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在35%以上。其中短期失眠症患者约占20%0%,慢性失眠症患者占10%5%。目前,失...
赵佳丽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