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勇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鼠红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
- 1997年
- 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鼠红白血病细胞诱导分化和凋亡的影响赵勇曹雪涛为寻找新的诱导分化疗法,探讨诱导分化机制,我们以红白血病细胞(FBL-3)为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等技术,观察了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mGM-CSF)对小鼠FB...
- 赵勇曹雪涛
- 关键词:红白血病细胞诱导细胞凋亡
- 小鼠红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对特异性CTL的体内外诱导作用被引量:4
- 1999年
-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诱导小鼠红白血病细胞产生的树突状细胞,对白血病特异性CTL细胞的诱导作用,及体内免疫后对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效果.方法:采用4/小时^(51)Cr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观察小鼠红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内免疫冶疗后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采用了HE染色和电镜等技术,分析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IL-12诱导FBL-3细胞产生的DC,在体外可诱导出FBL-3细胞特异性的CTL.采用IL-12诱导FBL-3细胞产生的DC免疫C57 BL/6小鼠.体内诱导出的CT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能够有效的抵抗野生型FBL-3细胞的再攻击;肿瘤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组织学观察显示,肿瘤局部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征象,结论:IL-12诱导小鼠FBL-3红白血病细胞产生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内外可诱导出FBL-3细胞特异性的CTL,体内免疫后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该结果为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 赵勇张明徽曹雪涛
- 关键词:红白血病树突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 α黑素细胞刺激素保护内毒素休克小鼠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为研究α黑素细胞刺激素 (α MSH)对内毒素休克小鼠发挥保护作用的免疫学机制 ,将BALB/c小鼠经腹腔注射 (ip)LPS5 0 μg/kg和D 半乳糖胺 (D Gal) 90 0mg/kg建立内毒素休克模型后 ,在不同时间给予α MSHip后观察小鼠的存活率 ;用MTT法测定小鼠血清中IL 1、TNF α、IL 6的含量 ;用Griess试剂测定血清中NO的含量。腹腔巨噬细胞 (MΦ)膜表面免疫相关分子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是给予LPS前 1h、同时和后 1hα MSH 2 5mg/kgip可以明显提高内毒素休克小鼠的存活率 ,其中以给予LPS 1h后注射α MSH疗效最佳 ,能显著降低血清中IL 1、TNF α含量 (P <0 0 0 1) ,增加IL 6的产生 (P <0 0 5 ) ,抑制LPS引起的腹腔MΦ高表达CD14、CD40、CD5 4及CD86分子。因此 ,α MSH降低TNF α、IL 1及NO的含量 ,抑制MΦ膜表面CD14、CD5 4、CD40及CD86的表达 ,在其抗内毒素休克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 韩德平田野苹张明徽赵勇周正芳郑玲莉
- 关键词:Α黑素细胞刺激素内毒素休克促炎症细胞因子一氧化氮巨噬细胞免疫学
- GM-CSF诱导红白血病细胞向树突状细胞分化及其抗原提呈功能的研究被引量:11
- 1997年
-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分化过程中,树突状细胞的产生及其抗原提呈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电镜技术和4小时51Cr释放法等,进一步观察了GM-CSF的诱导分化作用。结果100ng/mlGM-CSF处理3天后的FBL-3细胞,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标志33D1和NLDC145的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同时,MHC-Ⅱ、B7-1、B7-2、I-CAM-1、VCAM-1和CD40表达水平均增加;扫描电镜显示GM-CSF处理的FBL-3细胞,表面出现许多树突状突起,透射电镜下可见细胞浆内有丰富的线粒体,核呈分叶状。同时,能够显著刺激同种异体T淋巴细胞增殖,促进IL-2的产生;可显著提高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细胞对FBL-3细胞的特异性杀伤活性。结论GM-CSF诱导的红白血病细胞可向树突状细胞分化,本身具有抗原提呈功能。
- 赵勇曹雪涛
- 关键词:红白血病GM-CSFAPC树突状细胞分化
- 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的饲养及保种的研究
- 郝光荣孙伟卢大儒崔淑芳黄立志王琪尹松林徐平汤球曹平赵勇胡开元殷留勇
- 血友病B是凝血因子IX缺乏X连锁隐性遗传的出血疾病。凝血因子IX基因剔除小鼠是人类血友病B的动物模型,由于其与人类血友病B在发病的分子机制,临床病理等方面都很相似,近年国内外研究人员用此动物模型进行基因治疗的临床前动物试...
- 关键词:
- 关键词:基因剔除小鼠保种
- 老年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与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相关性研究
- 目的:评估高密度脂蛋白亚组分水平(HDL2-C、HDL3-C)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硫酸葡聚糖-镁法测定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运用SPS...
- 赵勇
- 关键词:糖尿病2型冠心病老年人
- 文献传递
- IL-3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辅助大剂量化疗后造血功能恢复被引量:8
- 1997年
- 为研究基因治疗在造血功能损伤后恢复中的应用,本课题以携带小鼠IL-3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转染骨髓基质细胞,对大剂量化疗后的小鼠进行脾内移植观察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表明,缺陷型腺病毒载体能有效地转染小鼠原代骨髓基质细胞,转染效率在80%以上(MOI=10);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分泌IL-3的水平可达110U/ml/10~6细胞/24小时;在大剂量环磷酰胺治疗后脾内移植IL-3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能有效地升高实验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总数;病理检测发现IL-3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治疗组小鼠脾脏和骨髓中细胞增生较其它组明显活跃;经IL-3基因修饰的基质细胞治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对ConA反应明显增强.结果提示IL-3基因修饰的骨髓基质细胞体内移植对大剂量化疗后机体造血与免疫功能的恢复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 张明徽陶群于益芝弭静赵勇黄欣曹雪涛
- 关键词:基因转染骨髓基质细胞造血功能损伤
- GM-CSF基因修饰、抗原预激的树突状细胞体内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1998年
-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小鼠FBL3红白血病细胞皮下接种C57BL/6小鼠建立荷瘤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分析和透射电镜等技术,观察了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基因修饰的抗原预激的树突状细胞体内治疗作用。结果:采用GMCSF基因修饰的抗原预激的树突状细胞治疗,可以明显抑制白血病细胞生长;白血病细胞表达CD14水平增加,同时MHCⅡ、B71、B72、VCAM1表达水平亦显著升高;组织学观察显示瘤组织内具有不同分化阶段的单核细胞,电镜下可见白血病细胞体积减小、细胞器较成熟、胞浆中出现较多的溶酶体、核/浆比值减小及白血病细胞的凋亡。肿瘤内部及外周血中,CD8+细胞百分率亦较各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采用GMCSF基因修饰的抗原预激的树突状细胞治疗。
- 赵勇曹雪涛
- 关键词:白血病基因治疗GM-CSF树突状细胞
- IL-12诱导后白血病细胞的免疫激活效应
- 1998年
- 为探讨IL 1 2在肿瘤免疫治疗过程中的作用 ,以小鼠FBL 3红白血病细胞为实验模型 ,采用流式细胞仪和电镜等 ,观察了IL 1 2对FBL 3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FBL 3细胞经 2 0 0U/mLIL 1 2作用 48h后 ,S期DNA合成水平显著下降 ,单核细胞的特异性标志CD1 4表达水平明显增加 ,NBT+细胞率升高 ;IL 1 2作用 72h后 ,树突状细胞的特异性标志 33D1和NLDC 1 45表达水平显著增加 ,MHC Ⅱ ,B7 1 ,B7 2和VCAM 1表达水平增加 .观察IL 1 2处理后FBL 3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 ,可见两类细胞 :一是表面有许多皱褶 ,胞浆中有丰富的溶酶体 ;另一种细胞表面呈绒毛状 ,有许多树突状突起 ,线粒体发达 ,细胞核呈分叶状 .IL 1 2处理后的FBL 3细胞 ,能够明显刺激静息的T淋巴细胞增殖 .表明 ,IL 1 2可诱导小鼠红白血病细胞向单核细胞及树突状细胞方向分化 ,具有了抗原提呈功能 ,为应用IL 1
- 赵勇曹雪涛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2白血病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