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泉钧
- 作品数:12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法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论毛泽东的社会主义观与民粹主义的根本区别——兼评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被引量:2
- 1995年
- 近年来,西方学者中流行一种观点,即认为毛泽东是一个民粹主义者,毛泽东的思想具有民粹主义倾向,中国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是毛泽东以民粹主义思想为指导的运动。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根本站不住脚的。本文拟结合中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践,作一些理论是非的辩驳和历史事实的澄清。 一。
- 赵泉钧楼健
- 关键词: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观中国农业农业合作化农民观
- 论周恩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思想
- 1998年
- 周恩来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不仅极其广泛丰富,而且全面深刻,包涵着政治、经济、科学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涉及到战略目标、战略步骤、总体和具体的方针政策等,可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 曾宪凯赵泉钧
- 关键词:周恩来知识分子问题政治建设民主集中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国家
- 论陈云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论贡献
- 陈云在领导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过程中,对毛泽东思想关于党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多方面的贡献。特别是他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思想,尤为深刻与丰富。在贯彻与执行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时,认真学习陈云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具有特别重...
- 郑帼英赵泉钧
- 文献传递
- 论张闻天的实事求是精神被引量:1
- 2000年
- 张闻天在一生光辉的奋斗中 ,表现了高度的共产党人的崇高品质 ,特别突出的是他实事求是 ,永远追求真理 ,为真理而献身的伟大精神。他的实事求是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①张闻天始终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党内斗争 ,当他犯了错误后 ,能勇于正视与改正错误 ;在他受到错误打击时 ,敢于坚持真理 ,为捍卫党的正确路线而战斗到最后一息。②张闻天十分重视与深入调查研究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探求革命与建设的客观规律 ,为解决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作出了创造性贡献。③张闻天坚持群众路线 ,到群众中去“求是” ,以群众的实践作为检验真理和工作的唯一标准 ;忠心做人民的勤务员 ,为人民的根本利益而奋斗。以上这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充分体现了他高度实事求是的伟大精神与品质 ,也可以说 ,忠于人民是他能够实事求是的根本立足点与力量源泉 ;深入实际、尊重实践是他能够实事求是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追求真理 。
- 赵泉钧
- 关键词:实事求是
- 刘少奇对民主集中制理论的杰出贡献
- 刘少奇在长期的奋斗中,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始终模范地遵守与贯彻民主集中制,并在理论上对民主集中制作了大量的全面的系统的阐述,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建党建国理论。重新学习、研究与发扬刘少奇关于民主集中制的思想...
- 赵泉钧
- 文献传递
- 论社会主义时期政治路线的演变和邓小平的贡献
- 1996年
- 本文系统探讨了社会主义时期党的五条政治路线的演变和发展,揭示了它的发展规律,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全面论述了邓小平在社会主义时期党的政治路线问题上所作出的重大贡献。十一届三中全会前,他作为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成员,为正确路线的制定、贯彻和对错误路线的抵制、纠正发挥了重大作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作为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的制定和贯彻起了决定性作用,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 赵泉钧曾宪凯
-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改造政治路线社会主义时期党中央领导集体
- 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论八十年来党建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
-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已经走过了80年曲折光辉的历程,今天已成为群众性的完全成熟的执政的党。在自身建设的漫长岁月里,党积累了无数宝贵的经验与教训,群众路线就是其中一项。今天,我们在纪念建党80周年之际,重新认识和继续坚持...
- 赵泉钧
- 文献传递
- 论刘少奇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被引量:1
- 2001年
- 赵泉钧
-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民主主义
- 毛泽东论农民问题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
- 1993年
-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无产阶级政党所面临的主要群众是农民,所要解决的主要革命任务之一,是反对中世纪的封建残余。毛泽东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把马列主义关于农民问题的一般理论和政策与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相结合,执中国国情出发,把解决农民问题看作是处理中国革命一切问题的出发点,从而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中一系列重大问题。
- 赵泉钧
- 关键词:毛泽东农民问题民主革命
- 从反封建主义思想政治方面的不彻底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
- 1997年
-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了“反对封建主义残余影响”的任务,指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还由于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腐朽思想和小生产习惯势力有相当影响。”鉴此,我们仅就反封建主义思想政治方面的不彻底和封建主义残余影响存在,以及由此影响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性和复杂性的问题,作一历史的回顾和探讨。
- 曾宪凯赵泉钧
- 关键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资本主义个人崇拜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