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纯全
- 作品数:65 被引量:700H指数:14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宫颈癌新辅助化疗药物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对比分析含奈达铂与含顺铂的TP方案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81例Ⅰb2~Ⅱ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顺铂+多西他赛)40例、B组(奈达铂+多西他赛)41例,化疗1~2个疗程,比较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在宫颈癌术前新辅助化疗中,2组疗效相当(其中A组总有效率为87.5%,B组总有效率为92.7%),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严重胃肠道反应(Ⅲ~Ⅳ度,发生率为0%)、重度骨髓抑制(Ⅲ~Ⅳ级,发生率为4.9%)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发生率分别为20.0%、15.0%),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细胞下降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下降B组高于A组(P<0.05)。2组均未发现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损伤、心功能异常。结论: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奈达铂与顺铂疗效确切且相当,但是奈达铂与顺铂相比,不良反应轻、易耐受,可作为一线药物推荐。
- 张玉婷赵纯全
- 关键词:宫颈癌新辅助化疗顺铂
- 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被引量:87
- 2010年
- 目的 验证超声消融技术用于子宫肌瘤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临床研究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解放军第三○七医院就诊的99例子宫肌瘤患者(117个肌瘤,肌瘤直径≤10 cm)进行超声消融治疗.仪器为重庆海扶(HIFU)技术有限公司研制的JC型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治疗在镇静、镇痛下进行,实时超声声像图引导超声消融治疗全过程.治疗后随访期为6个月.治疗后1个月内,行增强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评价靶肌瘤体积消融率.治疗后3、6个月时,行增强MRI检查,评价靶肌瘤体积缩小率及靶肌瘤体积缩小超过50%的肌瘤占所有肌瘤的百分比.根据子宫肌瘤症状量表(UFS)评价有症状患者的症状评分改善10分者所占比例.依照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学会(SIR)标准评价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结果 (1)有效性:治疗后1个月内,靶肌瘤体积消融率平均为(76±24)%;3、6个月时,靶肌瘤平均体积分别缩小了(45±21)%和(59±2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时,靶肌瘤体积缩小≥50%共99个肌瘤,占84.6%(99/117);UFS症状评分改善10分者占92%(66/72).(2)安全性:全部患者治疗后2 h均可以正常活动.SIR标准中重要不良反应(SIR C~D级:延长住院时间,需要重要治疗,护理等级增加)及严重不良反应(SIR E~F级:永久性后遗症或死亡)的发生率均为0;一般不良反应(SIR A~B级:观察或简单治疗,无不良后果)的发生率为35%(35/99),SIR B级不良反应包括2例声通道皮肤浅Ⅱ度烧伤和2例发热,需要对症治疗及换药处理.其余包括臀部和(或)下肢酸胀痛、阴道分泌异常、排尿困难或疼痛等,均无需治疗,为SIR A级.结论 超声消融技术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单独用于子宫肌瘤的治疗.
- 陈文直唐良萏杨武威张彦李静夏文秀周洁敏祝宝让赵纯全令狐华陈锦云朱丽邓勇斌王智彪
- 关键词:子宫肿瘤平滑肌瘤超声疗法导管消融术
- 重庆市2805例健康女性DXA法骨密度现况分析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通过测量重庆市2 805人次健康女性骨密度,初步建立重庆地区各年龄段骨密度数据库及骨峰值,并探讨年龄、体质量指数对骨密度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5年11月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健康女性,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腰椎1~4和股骨颈骨密度。结果:2 805例健康女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11.44%;随着年龄增长,骨质疏松症比例增加(趋势卡方检验:χ2=403.800,P=0.000);50岁以上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26.04%,50岁前后的正常骨量和骨质疏松症比例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35~39岁达到腰椎1~4骨密度峰值(1.116±0.120)g/cm2,17~19岁达到股骨颈骨密度峰值(0.935±0.146)g/cm2。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重庆市经DXA法测量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的大数据。
- 彭茸张海燕周文正赵纯全
-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体质指数
- 全反式维甲酸对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观察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对体外培养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增殖、侵袭能力的影响,为ATRA应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进行体外培养,以不同浓度的ATRA处理HO8910细胞,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情况,倒置显微镜进行形态学观察,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结果:(1)ATRA浓度为10-7~10-5mol/L时,均明显抑制HO8910细胞的增殖(P<0.05),并具有时间-剂量依赖性。24、48、72hATRA抑制HO8910细胞增殖的IC50值分别为2.331×10-5、0.998×10-6、0.891×10-7mol/L。(2)倒置显微镜可观察到经10-6mol/LATRA处理的HO8910细胞部分发生形态学的良性分化。(3)体外侵袭实验显示经10-6mol/LATRA处理的HO8910细胞,穿膜细胞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ATRA能明显抑制人卵巢癌细胞株HO8910的增殖、侵袭能力,有望为ATRA应用于卵巢癌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有效的途径。
- 赵纯全沈太敏
- 关键词:全反式维甲酸卵巢癌增殖
- 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与常规阴式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比较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与常规阴式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3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入院的盆腔器官脱垂患者64例,将其分为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组(重建组)32例和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常规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围术期及随访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其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绝经年龄、孕产次及子宫脱垂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均未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重建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平均手术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留置尿管天数以及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上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重建组随访率93.8%(30/32),术后1例(3.1%)复发,1例(3.1%)补片侵蚀,1例(3.1%)新发下尿路症状,19例恢复性生活者,1例性交痛,2例性交不适感;常规组随访率90.6%(29/32),术后8例(25%)复发,4例(12.5%)新发下尿路症状,16例恢复性生活者,3例性交痛,5例性交不适感。术后3个月及6个月两组间客观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间客观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建组客观治愈率高于常规组。结论 Prolift系统盆底重建术较常规阴式手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中能更好地恢复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手术创伤小,短期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研究。
- 曹杰赵纯全
-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盆腔器官脱垂阴式子宫切除
-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位内膜多效营养因子和中期因子的表达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效营养因子(Pleiotrophin,PTN)和中期因子(Midkine,MK)蛋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接(SP)法,检测30例EMs患者(研究组)的在位内膜组织及29例子宫肌瘤患者(对照组)的内膜组织中PTN和MK蛋白的表达。结果:PTN蛋白主要在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浆和细胞膜中表达,而MK蛋白阳性表达也主要定位于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细胞浆,部分标本细胞核也有阳性表达。EMs组中PTN和MK蛋白表达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01)。结论:PTN和MK蛋白在EMs患者的在位内膜过度表达,导致其血管生成能力增强。EMs在位内膜中PTN和MK蛋白的表达变化可能与EMs的发生发展有关。
- 杨蕾赵纯全令狐华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新生血管
- 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探讨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宫颈鳞癌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Survivin和p53在宫颈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0%、53.33%。Survivin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新辅助化疗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无关,但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53蛋白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分化程度无关,但与临床分期、是否进行新辅助化疗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Survivin和p53在宫颈鳞癌中共同表达阳性率为51.67%,尤其是术前进行了新辅助化疗或伴转移的病例中,二者的共同表达阳性率更高,分别为85%和91.67%。结论:Survivin和p53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演进和恶化,两者可能起协同作用。
- 干晓琴赵纯全姬立芹
- 关键词:免疫组化
- 腹膜囊肿的治疗方法探讨及预后分析(附58例分析)
- 2010年
- 目的:探讨腹膜囊肿(Peritoneal cyst,PC)4种治疗方法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PC,单纯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为A组(10例),B超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并注入无水乙醇为B组(16例),腹腔镜手术为C组(14例),开腹手术为D组(18例)。结果:A组治愈率10.00%,治愈好转率20.00%;B组治愈率56.25%,治愈好转率75.00%;C组治愈率14.29%,治愈好转率21.43%;D组治愈率11.11%,治愈好转率22.22%。治愈好转率比较:A、B组样本点概率值=0.008 5,P<0.05,B组明显高于A组;A、C组样本点概率值=0.385 4,P>0.05;A、D组样本点概率值=0.365 5,P>0.05;B、C组样本点概率值=0.004 3,P<0.05,B组明显高于C组;B、D组样本点概率值=0.002 5,P<0.05,B组明显高于D组;C、D组样本点概率值=0.330 9,P>0.05。结论:B组超声引导下穿刺抽吸囊液结合无水乙醇注入治疗PC优于另外3种治疗方法,但复发率仍较高(25.00%)。
- 杜颖赵纯全
- 关键词:预后
- 多囊卵巢综合征大鼠模型AR与CARM1及其产物的表达
- 2016年
- 目的:探讨脱氢表雄酮(dehydroepiandrosterone,DHEA)诱导的SD大鼠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模型效果,检测该模型中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与共激活因子相关的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coactivator-associated arginine methyltransferase 1,CARM1)表达情况,研究PCOS模型中胰岛素抵抗、激素改变、AR与CARM1及其产物非对称二甲精氨酸(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s,ADMA)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0只23日龄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实验组每日皮下注射DHEA 0.6 mg/kg,对照组同时同位置注射等量注射用油。连续20 d后观察大鼠卵巢组织学形态及体质量、性激素、空腹血糖、胰岛素(insulin,Ins)及血清ADMA变化,评价胰岛素抵抗情况,并用免疫组化确定CARM1在卵巢组织中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及荧光定量PCR检测卵巢AR、CARM1蛋白及m RNA转录表达情况。结果:PCOS实验组最终体质量、增加体质量、卵巢重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index,HOMA index)、ADMA、睾酮(testosterone,T)、雌二醇(estrodiol,E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卵巢出现大量闭锁卵泡、囊状卵泡,颗粒细胞层减少,卵母细胞消失等特征;卵巢组织中的CARM1主要由颗粒细胞表达;AR、CARM1蛋白量及m RNA表达量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CARM1及其产物ADMA与PCOS高雄激素血症、排卵功能障碍和胰岛素抵抗之间存在相关性,但二者与PCOS上述三大病理生理特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其具体机理仍需要进一步验证。
- 刘洋赵纯全
- 关键词:多囊卵巢综合征雄激素受体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对无创DNA产前检测阳性病例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对无创DNA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阳性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NIPT阳性病例的未培养羊水利用FISH技术进行胎儿13、18、21、X和Y染色体数目的检测,同时将所有病例的羊水或脐血细胞培养行常规染色体G显带染色体核型分析。应用Kappa检验比较FISH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并进行分析。结果:22例样本FISH检测结果中,18例检测出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包括13-三体2例、21-三体11例、18-三体1例、XXY/XY嵌合型1例、XXY型1例、XXXXY型1例、XYY型1例,余下4例未发现染色体数目异常。FISH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性极强(κ=1)。结论:NIPT存在假阳性结果,阳性病例必须进行进一步产前诊断,FISH技术具有快速,简便,准确的技术特点,是快速确诊的有效手段。
- 张阳丽李荣赵纯全崔瑾詹茜白慧丽程伟张玉洪
- 关键词:荧光原位杂交染色体非整倍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