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探微
- 2008年
- 完善我国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建议有:明确证人资格,厘清特定身份证人及单位证人的作证资格;明确证人出庭作证义务,允许当事人自行引入的证人免受强制性措施;加强证人出庭作证权利保障,完善证人出庭费用补偿机制,加大对证人的保护力度,赋予证人特定情形下的免证权;借鉴国外经验时,对证人宣誓等制度,不宜盲目照搬。
- 刘颖邓华
- 关键词: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
- 商业秘密法律界定之新思考被引量:4
- 2007年
- 商业秘密的范围和权利性质长期存在争论,我国法律有待明确确认商业秘密的知识产权法律地位。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也不应局限于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应扩大其保护范围,与国际公约保持一致,将商业秘密保护对象界定为“未公开信息”。商业秘密的构成要素应当有五个,即价值性、新颖性、秘密性、保密性和可复制性。
- 刘颖邓华
- 关键词:商业秘密法律界定知识产权
- 高校师范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探究
- 2015年
-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目前师范生不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偏重于专业课和师范技能课,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堪忧。本文针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现状,分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不高的原因,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案,以期改变现状,在抢占意识形态高地的同时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
- 邓华
- 关键词:师范生思想政治教学改革
- 大学毕业生遭遇就业歧视的原因及对策
- 2013年
-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实施和就业双向选择体制的实行,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愈发凸显,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歧视主要来源于经验歧视、性别歧视、院校歧视等,原因主要是观念落后,追逐利益等,因此需要落实同工同酬,关爱女性;转变观念,广纳贤才;加强他律,约束企业;深化改革,加大投入等措施。
- 邓华
-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歧视
- 未成年被告人判前社会调查制度的建构被引量:1
- 2010年
- 在对未成年被告人判决宣告前,由专门机构或专门人员对未成年被告人犯罪行为的背景情况进行社会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专业系统分析,以供法院参考,使判处的刑罚有利于未成年罪犯的改过自新及健康成长。从调查人员、调查机构、调查内容、调查程序和调查方式等各方面建构,完善未成年被告人判前社会调查制度,并应用于司法实践,努力实现对未成年罪犯的挽救教育和再社会化。
- 刘颖邓华
- 关键词:未成年被告人
- 析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之动态平衡
- 2008年
- 刑事政策究其本质来说就是一个国家在面对犯罪问题时所做出的一种选择,而在这种选择所体现出来的价值取向下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之间能否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互动关系则决定了这个国家犯罪防控系统的完善程度。
- 邓华刘颖
- 关键词:刑事政策刑事法律
- 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处遇问题研究——以绵阳市涪城区少年管教现状的调研为例被引量:1
- 2010年
- 未成年人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正是由于这些特殊性,立法体系应该在犯罪要素的框架内单独考虑建立未成年人刑事处遇体系。重视未成年人的特殊性以及建立一个有针对性的少年刑事处遇体系,有效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行为的发生,从而达到更好保障未成年人权益的目的。
- 邓华刘颖
- 关键词:未成年人犯罪刑事处遇
- 关于“再审不加刑”的思考被引量:4
- 2005年
- “再审不加刑”通过对刑事再审案件裁判结果的专门限定,以防止其任意发动,从而维护判决的既判力和权威性,保障刑事被告的基本人权,实现诉讼效益的最大化。而我国传统刑事诉讼囿于实体真实观念等窠臼对此原则未给予重视。为解决现行刑事再审制度中的种种弊端,我国应该参照两大法系的经验尽快确立这一原则。
- 邓华赖黎明
- 关键词:一事不再理原则既判力刑事诉讼
- 现代思政教育科研育人创新探索--评《教育科研问题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科研育人作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综合改革工作总体目标"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有助于培养学生操作熟练的实践技能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严谨认真的科研品质和科研报国的崇高理想。在现代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深入研究科研育人理论内涵,探索科研育人创新发展路径,对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由吴洪成、孙振东编著,河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出版的"当代中国重大教育问题史系列研究丛书"之《教育科研问题研究》,是一部详细阐述我国教育科研发展的书籍,对于探究科研育人创新有重要指导作用。
- 邓华
- 关键词:科研育人三全育人思想政治教育
-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教学改革路径探究
- 2021年
-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高校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全面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及各教学环节育人功能,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协同育人格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着力培养有社会责任、有创新精神、有专门知识、有实践能力、有健康身心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 邓华
- 关键词:教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