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泽润

作品数:36 被引量:165H指数:8
供职机构: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衰竭
  • 8篇肝衰
  • 8篇肝衰竭
  • 8篇肝炎
  • 8篇病毒
  • 7篇乙型
  • 5篇血浆
  • 5篇血浆置换
  • 5篇乙型肝炎
  • 5篇细胞
  • 5篇肝硬化
  • 4篇META分析
  • 3篇代偿
  • 3篇乙型肝炎病毒
  • 3篇失代偿
  • 3篇失代偿期
  • 3篇综合征
  • 3篇疗效
  • 3篇流行病
  • 3篇流行病学

机构

  • 35篇新疆医科大学...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武警新疆总队...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邓泽润
  • 25篇鲁晓擘
  • 15篇郑嵘炅
  • 12篇张跃新
  • 11篇姚磊
  • 9篇孙丽华
  • 6篇潘珂君
  • 5篇唐莉
  • 4篇刘浩
  • 4篇韩丹
  • 3篇何丽
  • 3篇董辉
  • 3篇张洁
  • 2篇孙晓风
  • 2篇张韬
  • 2篇肖琳
  • 2篇买买提艾力·...
  • 2篇杨丹
  • 2篇郭静
  • 1篇孙晓凤

传媒

  • 7篇新疆医科大学...
  • 5篇新疆医学
  • 5篇中华肝脏病杂...
  • 4篇实用肝脏病杂...
  • 2篇中华临床感染...
  • 1篇中西医结合肝...
  • 1篇肝脏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疑难病杂志
  • 1篇国际流行病学...
  • 1篇中国病毒病杂...
  • 1篇中国继续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5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2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疑似新冠肺炎患者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疑似新型冠状肺炎患病毒者的临床与流行病学特征。方法以2020年1月21日-2月16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热门诊接诊并符合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第6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及新冠病毒核酸初筛结果分为确诊组和疑似组,比较两组患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肺部CT特征的差异。结果162例疑似患者中,确诊为患者3例(1.85%)。疑似组中有104例(65.41%)患者有异地旅居史或密切接触史,确诊组中2例(66.67%)有武汉旅居史,1例(33.33%)有四川旅居史。疑似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79.25%)、咳嗽(47.80%)、乏力(42.14%),确诊组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66.67%)、乏力(33.33%)。两组患者血液指标(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白介素-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疑似组比较,确诊组患者血液中降钙素原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组患者肺部CT以外带渗出样改变为主(66.67%),疑似组患者肺部CT异常改变128例(80.50%),其中双肺病变76例(47.80%),多发病变85例(53.46%),渗出样病变107例(67.30%)。疑似组患者中47例转往专科病区诊治(29.56%),112例居家医学观察14 d(70.44%),经随访目前体温均恢复正常,不适症状得以改善,预后良好。结论新冠肺炎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多样,易漏诊及误诊,精准诊断需依赖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核酸检测、实验室检查及肺部CT的综合判断。
韩丹郑嵘炅邓泽润郭静董辉孙丽华刘文亚鲁晓擘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流行病学史
新冠肺炎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心理问题及干预被引量:20
2020年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以微信问卷调查的形式完成新疆某三甲医院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隔离病区95名医护人员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95份、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92份,对问卷调查的结果行定量及定性研究,分析不同性别、职业、学历、职称的医护人员对疫情流行的心理应激是否存在差异以及干预效果。结果共参与问卷调查95人,其中医生34人,护士61人,采用GAD-7焦虑症筛查量表。依据得分情况分组:其中无症状47人,占49.5%;评分有焦虑症状的占多数,共有48人,占50.5%。其中轻度焦虑最多,共34人,占35.8%;中度焦虑9人,占9.5%;重度焦虑5人,占5.2%。护士比医师焦虑程度更重,学历越低,焦虑程度越重。采用PHQ-9简短抑郁严重程度测量,根据得分情况分组:其中正常48人,占53%;评分有抑郁症状的共有44人,占47%。其中轻度抑郁占比最大,共有24人,占26%;中度抑郁12人,占13%;重度抑郁7人,占8%。医师抑郁程度高于护士,学历越高,抑郁程度越重。针对中-重度心理障碍的医护人员及时请专业心理医师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及干预1周后,均再行量表检测,得分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结论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感染科隔离病区一线医护人员广泛存在焦虑及抑郁,与疫情因素、工作负荷、职业危险及文化程度、对疾病的理解程度等因素有关。
姚磊孔维蕾邓泽润董辉孙丽华母代斌鲁晓擘
关键词:医护人员心理抑郁
新疆地区发热门诊现状调查被引量:2
2020年
目的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状态下新疆在发热门诊设置和运行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有效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热门诊运行模式提供参考。方法以新疆各地州50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设置点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定量调查包括:对发热门诊设置和运行方式、就诊病例数、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情况、隔离病房及负压病房设置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疆50家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存在如下问题:(1)发热门诊设置不规范,发热门诊成立于SARS前及期间医院10家,占20%,15家医院发热门诊成立于此次疫情期间,占30%,余下的为SARS后成立的,但未运转;(2)发热病人就诊流程不明确,特别是预检分诊制度落实不到位;(3)防护物资准备不足;(4)专业人员缺乏;(5)缺少隔离病房及负压病房;43家医院(86%)有隔离病房,7家医院(14%)无隔离病房;12家医院(24%)设有负压病房;(6)2家医院发热门诊日就诊量在180人次左右,占10%,14家医院发热门诊日就诊量在10人次以下,占28%。结论医院应完善发热门诊设置、建立门诊预约系统、加强预检分诊、配备适量的防护用品、加强学科建设。
邓泽润宋玉霞杨圆圆潘文娟郭静曾斌芳鲁晓擘
关键词:发热门诊
DPMAS联合PE治疗肝衰竭常见操作报警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分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dsorption system,DPMAS)联合血浆置换(Plasma exchange,PE)治疗肝衰竭过程中常见的操作报警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9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DPMAS联合PE治疗的肝衰竭患者共127例次,统计治疗过程中发生操作报警的常见类型、报警率、报警时间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DPMAS联合PE治疗的127例次患者中,滤器前压(PBE)报警32例(25.2%),静脉压(PV)报警23例(18.1%),动脉压(PA)报警23例(18.1%),跨膜压(TMP)报警22例(17.3%),超滤压(PD2)报警2例(1.6%),气泡报警2例(1.6%)。PBE报警中在治疗50~70 min发生23例(71.9%),PA报警中在治疗时间≤30 min发生19例(82.6%)。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R)、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股静脉置管时间在PBE报警组与PBE未报警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PT、PTA在PV报警组与PV未报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性别、BMI、INR、FIB、APTT、股静脉置管时间在PV报警组与PV未报警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衰竭患者使用DPMAS联合PE治疗时,PA报警易发生在起始30 min内,而PBE报警则更易发生在治疗1h左右,PV报警与患者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中的PT、PTA有关。
潘金良任洁雅鲁晓擘邓泽润唐莉姚磊郑嵘炅
关键词:血浆置换报警影响因素
不同抗凝药物在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对肝衰竭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比较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药物在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Dual plasma molecule adsorption+Plasma exchange DPMAS+PE)治疗肝衰竭中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2020年9月30日—2021年3月31日收治的83例次各种疾病所导致的肝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使用普通肝素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进行双重胆红素吸附联合血浆置换的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不同抗凝药物在人工肝治疗前后各项实验室指标及出血和血栓风险。结果两组不同抗凝模式的非生物型人工肝治疗肝衰竭均可以改善患者肝功能、纤维蛋白原及C-反应蛋白(CRP)(P<0.05)。普通肝素组较低分子肝素钠组更易形成血栓(P<0.05)。低分子肝素钠组较普通肝素组对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时间改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分子肝素钠组较普通肝素组对于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下降水平改善明显(P<0.05)。普通肝素组下降较低分子肝素钠组对于CRP下降水平改善明显(P<0.05)。结论两组不同抗凝模式非生物型人工肝对肝衰竭治疗均有一定疗效,低分子肝素钠组较普通肝素组更能降低患者转氨酶水平。普通肝素组较低分子肝素钠组患者易导致血栓形成。
张洁赵成燕郑嵘炅邓泽润孙丽华姚磊鲁晓擘
关键词:低分子肝素钠人工肝支持系统肝衰竭
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的短期疗效分析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分析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Double plasma molecular absorb+Plasma exchange,DPMAS+PE)对肝衰竭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中心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收治的128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内科综合治疗的60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DPMAS+PE)治疗的68例患者为试验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入院7 d后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r-谷氨酸转肽酶(GT)、凝血功能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国际标准化比率(INR)、PT活动度(PTA%)、血浆纤维蛋白原(FIB)、炎症指标包括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患者出院后电话随访90 d,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存活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WBC水平升高,ALB、DBiL、IBiL水平均下降,PCT、IL-6、CRP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PTA%、FIB、I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出院7 d内死亡6例,14 d死亡13例,28 d死亡15例,90 d死亡18例,失访1例。试验组治疗后出院7 d内死亡10例,14 d死亡11例,28 d死亡16例,90 d死亡16例,失访2例。结论双重血浆分子吸附系统联合半量血浆置换治疗肝衰竭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水平,提高患者存活率。
李新婷姚瑶邓家玉姚磊邓泽润郑嵘炅鲁晓擘
关键词:肝衰竭生化指标
炎症因子动态变化在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血症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动态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评估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住院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中心诊断为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血症的患者62例,根据患者28天的预后分为存活组27例和死亡组35例,所有患者分别于入院后第1、3、5、7 d采用化学发光法、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PCT、Hs-CRP、IL-6水平,同时对患者进行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评估。对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评估炎症因子水平的动态变化对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血症患者预后的预测和判断价值。结果存活组与死亡组相比,存活组第1、3 d PCT[(78.64±34.13)和(65.72±22.45)]、Hs-CRP[(957.82±454.21)和(766.68±405.89)]和IL-6[(878.56±257.96)和(759.21±314.70)],与死亡组PCT[(89.12±44.563)和(70.32±40.87)]、Hs-CRP[(922.57±366.21)和(834.13±565.04)]和IL-6[(980.77±354.43)和(860.09±400.78)]比较Hs-CRP[(309.67±210.30)和(119.74±80.34)]和IL-6[(470.33±109.55)差异无统计学差异,第5和7天PCT[(31.19±9.05)和(9.12±3.65)]、(90.75±67.25)],与死亡组PCT[(53.17±25.44)和(40.57±12.33)]、Hs-CRP[(709.29±514.07)和(667.21±415.29)]和IL-6[(809.76±407.31)和(734.06±508.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显著差异,存活组显著低于死亡组。结论PCT、Hs-CRP、IL-6的动态检测可用于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合并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治疗过程中PCT、Hs-CRP、IL-6水平持续下降,提示预后较好。
姚磊郑嵘炅邓泽润刘浩张跃新鲁晓擘
关键词:脓毒血症肝硬化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反应蛋白
新冠肺炎相关心肌损伤患者临床特征与危险因素
2023年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相关心肌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发生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3年1月1日-2023年9月30日期间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肝病中心收治的COVID-19患者共89例,据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分为心肌损伤组28例,非心肌损伤组(对照组)6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分析COVID-19合并心肌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危重型、体温T>39℃、心率、最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93%、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白介素-6(IL-6)、D-二聚体、及肺部病变范围>50%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脑血管病、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L)、白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WBC/L)、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降钙素原(PC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清白蛋白(ALB),两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心率(OR=1.240,95%CI:1.001-1.536,P<0.05)、危重型(OR=909.017,95%CI:1.694-487769.364,P<0.05)、IL-6(OR=1.117,95%CI:1.008-1.238,P<0.05)及D二聚体水平(OR=1.010,95%CI:1.000-1.019,P<0.05),是COVID-19患者发生心肌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心率快、危重型、IL-6及D-二聚体高的COVID-19患者,更易出现心肌损伤。
潘金良邓泽润姚磊张淑芳鲁晓擘
关键词:心肌损伤
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疗效及预后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应用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疗效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19年6月~2021年10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HCC患者117例,其中联合治疗组65例接受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替尼治疗,另52例接受阿帕替尼治疗。根据mRECIST评价肿瘤治疗效果,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无进展生存期(PFS)及其影响因素,应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PFS的因素。结果随访12月,联合治疗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44.7%和66.2%,显著高于阿帕替尼治疗组的15.4%和42.3%(P<0.05);在治疗3个月末,联合治疗组血小板(PLT)计数为81.0(51.5,145.5)×10^(9)/L,显著低于单药治疗组[107.0(69.5,191.0)×10^(9)/L,P<0.05];联合治疗组PFS为10.6(95%CI:9.986~11.16)个月,显著长于阿帕替尼组的7.9(95%CI:6.84~8.944)个月(Log-rank=12.807,P<0.05);体力活动状态(PS)、Child-Pugh评分、CNLC分期、有无肝硬化、门脉癌栓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影响PFS的因素(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hild-Pugh B级(HR=2.379,P=0.021)和伴有门脉癌栓(HR=3.481,P=0.003)是影响中晚期HCC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而TACE(HR=0.528,P=0.034)则是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应用卡瑞利珠单克隆抗体联合阿帕替尼治疗中晚期HCC患者能有效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对于肿瘤负荷较大的患者,加用TACE联合治疗可以帮助临床获益。
叶萌萌邓泽润张韬
关键词:肝细胞癌晚期
乙型肝炎和肝硬化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变化及其与肝纤维化的关系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中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水平与肝纤维化指标的关系。方法在180例研究对象中,正常人30例、轻度肝炎30例、中度肝炎30例和肝硬化患者90例,其中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A级、B级和C级各30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AGT、AngⅡ和ACE水平;采用化学免疫法检测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Ⅳ-C)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HA、LN、PCⅢ、Ⅳ-C、AGT、AngⅡ和ACE水平分别为(350.7±124.9)ng/L、(307.3±139.5)ng/L、(280.3±141.3)ng/L、(256.25±110.42)ng/L、(3.45±0.66)ng/mL、(120.58±26.69)ng/L和(79.70±25.67)U/L,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68.8±20.7)ng/L、(58.6±20.9)ng/L、(53.0±21.1)ng/L、(47.0±21.1)ng/L、(3.0±0.4)ng/ml、(104.0±13.8)ng/L和(61.6±12.6)U/L,P<0.05];肝硬化Child-Pugh A级和B级患者血清AGT水平分别为(3.4±0.4)ng/ml和(3.3±0.6)ng/ml,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肝硬化Child-Pugh C级患者AngⅡ和ACE水平分别为(125.4±19.1)ng/L和(83.4±22.5)U/L,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5);AGT、AngⅡ和ACE与肝纤维化指标间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随着肝纤维化或肝硬化病情的进展,患者血浆AGT、AngⅡ和ACE水平逐渐升高,其生理病理性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刘卫英肖琳张泽高邓泽润鲁晓擘张跃新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肝纤维化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