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纯博 作品数:27 被引量:178 H指数:8 供职机构: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更多>>
大鼠慢性马尾神经受压后脊髓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研究大鼠马尾神经慢性受压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在脊髓内的变化,及其与相应节段脊髓内神经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将健康成年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假手术,仅切除L5椎板,实验组在L4平面置入硅胶片,造成马尾神经单节段受压。实验组分别于建模后第2、4、8、12周后,对照组于第4周,取腰L4前角脊髓组织,切片后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并结合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脊髓内i NOS的表达变化,应用TUNEL法检测凋亡神经细胞,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对照组脊髓有极少量i NOS表达;实验组造模后第4周有轻度表达,第8、12周i NOS明显高于对照组。对照组脊髓中可见少量神经细胞凋亡,实验组从第4周起可见明显凋亡的神经细胞,且凋亡数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多。透射电镜观察发现实验组神经细胞发生凋亡改变。结论大鼠马尾神经慢性受压后,相应节段脊髓神经细胞i NOS表达增加,神经细胞发生凋亡,i NOS与神经细胞凋亡存在正相关。 刘学勇 张展 邓纯博 付勤关键词:腰椎管狭窄 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 凋亡 组织工程骨膜技术及其在治疗骨缺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8年 目前,外伤、感染、肿瘤等疾病所导致的骨缺损的治疗仍是临床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传统自体骨移植是治疗局部骨缺损的金标准,但存在供骨区并发症及数量有限等缺点。而异体骨移植则存在排异和传染疾病等缺点。因此研究者利用组织工程技术,从结构和功能上模拟天然骨膜,从而修复骨缺损。本文对组织工程骨膜技术及其在治疗骨缺损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肖正俊 阿良 李洪秋 邓纯博 沈晓桐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缺损 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对聚醚醚酮(PEEK)-羟基磷灰石(HA)-碳纤维(CF)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评价。方法应用注塑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的PEEK-HA-CF复合材料,选择70PEEK-20HA-10CF复合材料(PEEK、HA、CF质量分数分别为70%、20%、10%)为实验组,75PEEK-05HA-20CF复合材料(PEEK、HA、CF质量分数分别为75%、5%、20%)为阳性对照组,70PEEK-30CF(PEEK、CF质量分数分别为70%、30%)为阴性对照组。从新生SD大鼠颅盖骨提取原代成骨细胞,培养至第2代,用于实验。测定不同质量分数的PEEK-HA-CF复合材料的黏附性、增殖能力、细胞形态及相关碱性磷酸酶(ALP)、Ⅰ型胶原(COL-Ⅰ)、骨钙素(OCN)mRNA含量,评价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荧光显微镜下CF和HA均匀分布在PEEK中。与对照组相比,各组细胞黏附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第5天、第7天光密度(OD)分别为1.88±0.08、2.83±0.15,阳性对照组第5天、第7天OD值为1.55±0.09、2.56±0.12,阴性对照组第3天、第5天OD值分别为1.47±0.03、2.46±0.06;实验组增殖力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ALP mRNA、COL-ⅠmRNA含量在第14天时达到高峰;在第5、7天时,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 <0.05),而两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14天时,实验组ALP mRNA、COL-ⅠmRNA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且阳性对照组高于阴性对照组(P <0.05),而3组间OCN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细胞在复合材料上生长良好,并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在材料表面达到融合,形成矿化颗粒。结论 PEEK-HA-CF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 邓纯博 李洪秋 刘吉泉 刘学勇关键词:聚醚醚酮 羟基磷灰石 碳纤维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跗骨窦入路与外侧入路治疗成人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系统评价跗骨窦入路和外侧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Co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截止日期为2015年12月,收集跗骨窦入路和外侧入路治疗跟骨骨折的随机对照试验和临床对照试验,提取有效数据,应用Rev Man 5.3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篇文献,共873足,其中跗骨窦入路397足,外侧入路476足。meta分析结果显示,跗骨窦入路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术后切口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外侧入路(OR=0.19,95%CI:0.10~0.34,P<0.001),SF-36评分优于外侧入路(MD=1.01,95%CI:0.70~1.33,P<0.01),手术时间低于外侧入路(SMD=-1.66,95%CI:-1.97^-1.35,P<0.001)。2种入路在术后跟骨Bohler角、Gissane角以及Maryland评分、AOFAS评分方面无统计学差异。结论现有研究结果显示跗骨窦入路术后切口并发症较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方法。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邓纯博 刘学勇 阿良 李洪秋 赵忠海关键词:跟骨 骨折 外侧入路 META分析 人脱细胞羊膜与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本项目拟构建生物学活性与人体骨膜相似的组织工程骨膜,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和取健康足月孕妇羊膜制备人脱细胞羊膜(HAAM)复合而成,体外观察组织工程骨膜的生物活性,并检测其相容性,为体内修复大段骨缺损奠定基础。方法通过人脱细胞羊膜与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组织工程骨膜的体外实验研究。在HE染色、扫描电镜(SEM)下观察人脱细胞羊膜的结构,MTT描绘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人脱细胞羊膜上的生长情况,钙结节染色检测(茜素红染色、Von kossa染色)、 ALP(碱性磷酸酶)的检测说明复合而成组织工程骨膜可以产生成骨细胞。结果⑴通过物理和化学等方法处理人脱细胞羊膜,其表面无细胞残留,没有破坏其结构和成分,纤维组织呈网状交错分布的三维空间结构;⑵通过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人脱细胞羊膜上的生长曲线检测,说明实验组增殖细胞量比对照组多;⑶家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经过成骨诱导液诱导形成成骨细胞,碱性磷酸酶(ALP)和钙素结节是成骨细胞的标志,可以检测出ALP和钙素结节的含量。结论本研究基于家兔大段骨缺损的治疗,通过建立了家兔骨缺损的模型,体外评价组织工程骨膜的生物学特性,为构建的组织工程骨膜体内修复大段骨缺损奠定了基础。 肖正俊 阿良 李洪秋 邓纯博关键词:体外实验研究 骨质疏松小鼠骨组织中miR-21及Smad7的表达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去势骨质疏松模型骨组织中miR-21及其调控蛋白Smad7的含量变化,及其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将30只12周龄WTC57BL/6J雌性小鼠双侧卵巢切除,建立骨质疏松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切除卵巢后不同时间点(0周、1周、2周、4周、6周及8周)骨组织中Smad7的表达水平,实时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骨组织中miR-21及靶基因Smad7的m RNA水平,检测不同时间点股骨远端骨密度。结果免疫组化研究发现,骨质疏松小鼠骨组织中Smad7随着时间的延长,其表达逐渐增强。实时PCR检测结果显示,骨组织中miR-21随着卵巢切除的时间逐渐延长,其表达逐渐降低,而Smad7随着卵巢切除的时间逐渐延长,表达逐渐增强。通过检测小鼠骨组织骨密度值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小鼠的骨密度逐渐下降。结论小鼠去势后,骨密度逐渐降低,miR-21表达与骨密度值呈正相关,而Smad7与骨密度值呈负相关。 邓纯博 刘林 肖正俊 阿良 李洪秋关键词:骨质疏松 成骨分化 MIR-21 SMAD7 骨密度 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组织相容性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对新型复合材料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的组织相容性进行综合性评价。方法依据GB/T 16886系列标准,应用大鼠对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热原实验、溶血实验及皮内反应实验。结果急性全身毒性实验,各实验组大鼠一般状况良好,各时相体质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肝肾标本与对照组比较无阳性病理改变;热原实验,各组大鼠在各时间段内测得的体温变化均符合热原实验评价标准;溶血实验,复合材料浸提液的溶血百分率均低于标准规定的5%;皮内反应实验,皮下组织在各时相点水肿极轻微,无红斑形成。结论新型复合材料聚醚醚酮/羟基磷灰石/碳纤维初步研究证明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和安全性。 刘学勇 刘吉泉 邓纯博 吴东朝 隋国鑫关键词:聚醚醚酮 羟基磷灰石 碳纤维 组织相容性 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及对成骨细胞增殖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究新型聚醚醚酮复合材料(PEEK-HA-CF)的力学特性和在体外对成骨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利用万能材料实验机测试复合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将新生鼠颅盖骨分离培养的成骨细胞接种于复合材料上,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PEEK-CF作为对照组,用CCK-8测定成骨细胞的增殖率;扫描电镜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结果PEEK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人体骨的力学性能相匹配,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结论PEEK复合材料可能成为一种理想的移植替代材料。 邓纯博 刘学勇 刘冬妍 刘吉泉 隋国鑫关键词: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成骨细胞 力学性能 生物活性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5年11月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固定方法分为PFNA组38例(AO31-A2.2型19例,AO31-A2.3型19例)及DHS组34例(AO31-A2.2型18例,AO31-A2.3型16例)。术前测量X线片上的外侧壁厚度值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术中、术后有无并发外侧壁骨折。采用老年髋部骨折功能恢复量表(FRS)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均低于DHS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PFNA组术中4例并发外侧壁骨折,术后5例并发外侧壁骨折;DHS组术中10例并发外侧壁骨折,术后7例并发外侧壁骨折。56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0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1年以上者50例,FRS评分:PFNA组(77.5±7.9)分,DHS组(69.3±4.8)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治疗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的手术效果及患者髋部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DHS。 季英楠 阿良 赵忠海 邓纯博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 外侧壁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无头加压螺钉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距骨开放骨折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8 2014年 回顾性分析无头加压螺钉联合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距骨开放骨折病例。结果显示,早期手术感染的控制和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对减少缺血性坏死并发症的发生及良好的切口愈合至关重要。同时,还应重视创伤性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的发生。 李洪秋 阿良 赵忠海 季英楠 邓纯博关键词:距骨骨折 缺血性坏死 创伤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