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高振
- 作品数:16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黄帝内经》与《伤寒论》视角探析“阴火”理法思维及方证规律被引量:2
- 2023年
- “阴火”是最能体现李东垣学术思想的重要理法概念之一,李东垣既然抛开《黄帝内经》众多“火”的概念,在火字前冠以“阴”字,则说明经典中已有“火”的概念不足以表达其本质内涵。通过探讨《黄帝内经》与“阴火”理论的立论关系,可以得出“阴火”概念的指向为“病起于阴者”。“阴火”理论重要的病理机制是:“少阳春生之气”升发不及,导致“脾胃之气下流,湿气闷塞其下”,其核心病机正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在中焦脾胃的具体体现。李东垣论治“阴火”的理法思维与“甘温除大热”不同,当加以区分,组方之法为“辛甘温为主,佐助用苦”,代表方为补脾胃泻阴火升阳汤。通过探讨《伤寒论》六经体系与“阴火”理论的关系,笔者认为,“阴火上冲”的病理状态符合厥阴病的病理机制,李东垣治疗“阴火”之方药与麻黄升麻汤和奔豚汤在理法思维上具有相同的方证规律。
- 柳红良王少丽邓建梅邓高振
- 罂粟碱注射液对缺血性肠病患者胃肠功能及焦虑情况的影响被引量:4
- 2021年
- 目的:探讨罂粟碱注射液对缺血性肠病患者胃肠功能及焦虑情况的影响。方法:按照简单随机化法将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6月-2021年5月102例缺血性肠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常规剂量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罂粟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及满意度,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便血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肠黏膜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罂粟碱注射液可明显提高缺血性肠病患者临床疗效及满意度,改善胃肠功能,缓解焦虑情绪,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陈四八邓高振
- 关键词:缺血性肠病低分子右旋糖酐胃肠功能
- 腹型过敏性紫癜13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10年
- 腹型过敏性紫癜因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复杂多变,且皮肤紫癜出现晚于腹部症状,早期诊断困难,易与其他腹痛性疾病混淆,误诊率高。为了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减少误诊,现对我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2月13例误诊病例分析如下。
- 邓高振张东升王瑞芳邱位文
- 关键词:误诊
- 参苓山蛸汤联合腹部隔姜灸对脾胃虚弱证浅表性胃炎患者的效果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研究参苓山蛸汤联合腹部隔姜灸对脾胃虚弱证浅表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脾胃虚弱证浅表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部隔姜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参苓山蛸汤联合腹部隔姜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29%,高于对照组的7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泛酸、胃脘隐痛、腹胀、嗳气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胃镜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主症积分、次症积分及胃镜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P物质(SP)、胃泌素(GAS)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血清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P、GA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清MTL、SS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苓山蛸汤联合腹部隔姜灸治疗脾胃虚弱证浅表性胃炎患者疗效显著,可调节胃肠激素水平,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病情恢复。
- 王瑞芳邓高振邓建梅
- 关键词:浅表性胃炎脾胃虚弱证隔姜灸
- 无痛胃肠镜诊疗技术研究
- 蔡和利张文强黄贤辉陈春花张东升邓高振魏月华
- 本研究拟开发适合国人的经济实用且安全性能与舒适性好、副作用小的无痛胃肠镜诊疗方案。设计无痛苦胃肠镜诊疗实施方案,重点内容为:麻醉镇静药物的组合、给药方式 、药物剂量;对安全性、舒适性进行评价; 拟定3~4个各项指标均良好...
- 关键词:
- 关键词:无痛胃肠镜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64例疗效分析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按接诊日期单、双日将病员随机分为甲、乙两组,甲组(中西医结合组)34例,乙组(西医组)30例。甲组采用抗感染、禁食、胃肠减压、解痉止痛、改善微循环、抑制胰液分泌,药物有抑肽酶、善得定,空肠营养、补液,加清胰汤十二指肠降部注射和腹部(左侧胰腺部位)外敷大黄、红花调蛋清。结果 经治疗观察后统计1周内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2周后差异逐渐明显(P=0.0373),3周后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10),4周后仍具有显著差异(P=0.0303)。结论 甲组(中西医结合组)疗效明显优于乙组(西医组),缩短了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
- 邱位文施海媛邓高振
- 关键词:急性重症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分析微循环
- 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临床观察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附子理中汤治疗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脾胃虚寒证Hp感染患者58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29例,采用Hp三联法治疗,观察组29例,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Hp感染阳性率3.4%低于对照组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状评分(53.1±6.2)分与对照组(52.8±5.7)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19.5±2.2)分低于对照组患者(22.4±2.6)分,差异显著(P<0.05,t=4.585)。结论:脾胃虚寒证Hp感染的临床治疗中,采用附子理中汤治疗,能够降低Hp阳性率,改善患者的症状,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王瑞芳邓高振张东升
- 关键词:附子理中汤脾胃虚寒
- 机械碎石与药物联合治疗胃石症2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胃石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果未能及时诊治,常并发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穿孔及肠梗阻发生,传统治疗主要是通过手术将胃石取出,本文总结我院近5年来诊治的胃石症患者26例,通过内镜下机械碎石与药物联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 邓高振余惠珍李丽娟张东升魏月华
- 关键词:药物联合治疗疗效分析机械碎石胃石症上消化道出血多发病
-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西医方法治疗,治疗组30例加用大柴胡汤合大承气汤加减(保留灌肠、口服)及大黄、芒硝外敷腹部治疗,对2组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指标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肛门恢复排气排便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出院时治疗组及对照组白细胞、D-二聚体、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可使患者症状改善时间缩短,减少住院天数,但远期治疗效果与单纯西医治疗无明显差异。
- 杨亮邓高振张东升王瑞芳邓建梅
- 关键词:大柴胡汤大承气汤芒硝腹痛
-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案优化研究被引量:10
- 2016年
- 目的:评价中医综合治疗方案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将6个临床中心144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中医综合治疗,对照组轻症予口服美沙拉嗪和(或)灌肠治疗,中度UC加用激素治疗。结果:中医治疗对UC主要症状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对轻度UC的症状总积分改善及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中度UC组中西医疗效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UC主要症状,对轻症UC的疗效较西医更好。
- 任彦王文荣林瑜朱子奇周文博邱健邓高振柯晓黄恒青陈熹骆云丰叶凡张东升黄泽辉
-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