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红
- 作品数:12 被引量:92H指数:7
-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半夏饮片调剂及包装贮藏技术研究概况被引量:7
- 2013年
- 半夏饮片种类多,目前其调剂、包装贮藏技术无统一标准,致使贮存保管中易产生虫蛀、霉变等变质现象,严重影响半夏饮片调剂和临床疗效,本文提出将小包装方式应用于半夏饮片的调剂工作中,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包装贮藏新材料、新技术,并对半夏饮片的调剂及包装贮藏工艺进行展望,为半夏调剂规范化研究奠定一定基础。
- 邹红席环环钟凌云
- 关键词:包装贮藏
- 车前子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成分的电化学生物传感筛选研究被引量:12
- 2017年
- 目的:采用电化学生物传感法,对车前子中分得的23个化合物进行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并对有抑制作用的成分考察其抑制强度及酶动力学特征。方法:以黄嘌呤氧化酶为生物传感靶标,采用循环伏安法,基于不同浓度化合物对黄嘌呤氧化酶电化学催化黄嘌呤的传感电流信号的影响筛选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结果:共筛选出7个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成分,分别为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金圣草黄素、吲哚-3-甲醛、圣草酚、(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及二(2-乙基己基)-苯-1,2-羧酸酯,且均为竞争性抑制类型。其中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金圣草黄素IC_(50)依次为4.6、7.7、53.0μg·mL^(-1),抑制常数Ki分别为4.3、10.1、90.2μg·mL^(-1);吲哚-3-甲醛、圣草酚、(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二(2-乙基己基)-苯-1,2-羧酸酯最大抑制率分别为30.2%、22.7%、21.5%、10.3%,抑制常数Ki分别为68.2、73.0、136.4、141.7μg·mL^(-1)。吲哚-3-甲醛,(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及二(2-乙基己基)-苯-1,2-羧酸酯为新发现的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结论:车前子中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有多种化合物类型,具有很好的开发应用前景。电化学生物传感筛选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度与选择性高,筛选化合物用量低,在天然产物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的筛选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王娟许兵兵曾金祥任刚张丽朱继孝王晓云梁健谢雄雄邹红
- 关键词:痛风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木犀草素毛蕊花糖苷
- 车前子酚类成分的研究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研究车前子Plantaginis Semen中的酚类成分。方法车前子65%、95%乙醇提取物采用大孔树脂、硅胶、ODS、Sephadex LH-20、制备柱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R,7'R,8S,8'S)-新橄榄树脂素(1)、(+)-古柯愈创木基甘油-β-阿魏酸乙酯(2)、圣草酚(3)、木犀草素(4)、金圣草素(5)、羟基酪醇(6)、(E)-3,4-二羟基苯亚甲基丙酮(7)、阿魏酸(8)、5,7-二羟基色原酮(9)。结论化合物2~3、6~7、9为首次从车前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 许兵兵张丽曾金祥毕莹王娟任刚王洪玲李敏邹红
- 关键词:酚类
- 中药活性成分治疗湿疹的研究概况被引量:5
- 2009年
- 陈丽华邹红冯怡徐德生
- 关键词:中药活性成分湿疹皮质类固醇激素皮肤炎症反应过敏性疾病病程迁延
- 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
- 2007年
- 对官山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实地调查,初步统计出药用野菜资源的种类,并对其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 邹红曹岚赖学文姚振生葛菲
- 建昌帮特色辅料蜜糠制药的工艺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究建昌帮最具传统特色的炮制辅料"蜜糠"与药共制的工艺及效果。方法采用星点设计分别优选蜜糠炒白术、蜜糠炒白芍、蜜糠炒山药三种饮片炮制工艺。结果蜜糠炒白术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55.8%,炒制温度261℃,炒制时间3.4min;蜜糠炒白芍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30%,黄酒用量9%,在260℃下炒制4min;蜜糠炒山药的最佳工艺为蜜糠用量61.55%,在炒制温度263℃下炒制3.85min。结论三种药物经过蜜糠炒制之后健脾效果增强;拟定建昌帮蜜糠炒制药物的共性工艺为炒制温度260~270℃,炒制时间3~4min。
- 邹红童恒力孟振豪钟凌云
- 关键词:星点设计
- 车前子醇提物与毛蕊花糖苷对实验性高尿酸血症小鼠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比较毛蕊花糖苷及含相同量毛蕊花糖苷的车前子醇提物对小鼠急性高尿酸血症血尿酸水平的影响,探讨车前子降尿酸主要物质基础。方法将9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高尿酸血症模型组、别嘌醇(10 mg·kg^(-1))组,车前子低、中、高剂量组,毛蕊花糖苷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以不同剂量车前子醇提物(4.2、8.4、16.8 g·kg^(-1))及毛蕊花糖苷(0.05、0.10、0.20 g·kg^(-1))连续灌胃7 d,于最后1次给药前1 h采用氧嗪酸钾盐诱导高尿酸血症模型。检测血清尿酸、肌酐(CRE)和尿素氮(BUN)含量及肝脏黄嘌呤氧化酶(XOD)活性,RT-PCR法测定肾脏尿酸转运体mURAT1、m GLUT9、mOAT1mRNA表达。结果与车前子醇提物相比,相同生药量毛蕊花糖苷降尿酸率达到车前子醇提物的67.8%~85.2%;两者均可抑制肝脏XOD活性(P<0.01或P<0.05),相同生药量毛蕊花糖苷对XOD的抑制等效率达车前子醇提物的66.1%~82.2%;两者均可下调肾脏尿酸mURAT1及m GLUT9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相同生药量毛蕊花糖苷对肾mURAT1及m GLUT9 mRNA表达下调等效率分别达车前子醇提物的57.7%~83.2%与56.0%~76.2%;且车前子醇提物可上调肾脏mOAT1 mRNA的表达(P<0.05或P<0.01),但毛蕊花糖苷则对肾脏mOAT1 mRNA不具备上调功能(P>0.05);另外,两者均可降低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CRE及BUN水平(P<0.05或P<0.01),相同生药量毛蕊花糖苷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血清CRE及BUN清除等效率分别达车前子醇提物的80.0%~87.5%和59.9%~70.9%。结论毛蕊花糖苷为车前子降尿酸主要物质基础,具有与车前子醇提物相似但不完全相同的降尿酸机制,可做为车前子降尿酸药物开发及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
- 王娟许兵兵曾金祥张丽朱继孝王晓云梁健何军伟谢雄雄邹红
- 关键词:毛蕊花糖苷高尿酸血症尿酸
- 不同产地栀子种子萌发特性研究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以8个不同产地的栀子种子作为实验材料,研究浸种时间、光照、温度对栀子种子发芽特性的影响,讨论种子发芽的最佳条件,从而确定不同产地栀子种子的发芽特性,为不同产地栀子规范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测定栀子种子净度、千粒重、含水量、生活力和在不同浸种时间、不同光照、不同温度、不同发芽床条件下的发芽率。结果:种子净度福建最高,为88.13%,重庆最低,为72.68%;千粒重福建最高,为3.95 g,广西最低,为2.82 g;含水量湖南最低,为9.72%,重庆最高,为10.89%;种子生活力江西最高,为98.27%,湖北最低,为97.21%;种子发芽率江西84.78%、四川76.69%、湖北75.89%、浙江74.88%、重庆72.89%、福建72.56%、湖南69.13%、广西65.09%。结论:在滤纸床上,浸种2 d,30℃黑暗条件,是最适宜各省栀子种子的萌发条件。其中江西栀子种子的发芽率最高,广西最低。
- 董丽华邹红朱玉野罗光明董艳凯李风琴
- 关键词:栀子种子萌发
- 车前子化学成分研究(Ⅱ)被引量:13
- 2017年
- 目的:研究车前子(Plantaginis Semen)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大孔树脂HP-20,正/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和高压制备色谱技术等分离纯化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车前子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cyclo-(S-Pro-R-Phe,1),(+)-去氢催吐萝芙木醇[(+)-dehydrovomifoliol,2],blumenol A(3),吲哚-3-甲醛(1H-indole-3-carbaldehyde,4),胡萝卜苷(daucosterol,5),α-亚油酸(α-linoleic acid,6),α-亚麻酸(α-linolenic acid,7),γ-亚麻酸(γ-linolenic acid,8),油酸(oleic acid,9)。结论:化合物1,2,4,8为首次从车前科植物中分离得到。
- 曾金祥许兵兵毕莹王娟任刚王洪玲张丽邹红
- 关键词:化学成分Γ-亚麻酸
- 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药用植物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该文报道了九连山自然保护区的96种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1批)的有20种,被列入《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第1册)的有21种,被列入《江西省重点保护植物》的有76种。
- 曹岚周至明邹红唐培荣郝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