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准

作品数:54 被引量:237H指数:8
供职机构: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2篇企业
  • 11篇知识
  • 11篇集群
  • 11篇产业集群
  • 8篇新兴产业
  • 8篇战略性
  • 8篇战略性新兴产...
  • 6篇演进
  • 6篇关系网
  • 6篇关系网络
  • 5篇实证
  • 5篇网络
  • 4篇绩效
  • 4篇集群升级
  • 4篇城市
  • 3篇实证研究
  • 3篇企业国际化成...
  • 3篇密度估计
  • 3篇结构方程模型
  • 3篇竞争优势

机构

  • 37篇湖南第一师范...
  • 31篇中南大学
  • 8篇湖南财政经济...
  • 4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湖南涉外经济...
  • 1篇北京第二外国...
  • 1篇湖南省社会科...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民族证券

作者

  • 54篇郑准
  • 26篇王国顺
  • 6篇王炳富
  • 4篇张凡
  • 3篇龚凤祥
  • 2篇唐靖
  • 2篇程志宇
  • 1篇文连阳
  • 1篇朱孜
  • 1篇周杨泠
  • 1篇王涛生
  • 1篇庞俊亭
  • 1篇易磊
  • 1篇李克勤
  • 1篇王凡

传媒

  • 3篇科技进步与对...
  • 2篇商业经济与管...
  • 2篇经济地理
  • 2篇外国经济与管...
  • 2篇科学学与科学...
  • 2篇科学学研究
  • 2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科技与经济
  • 2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系统工程
  • 1篇学前教育研究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软科学
  • 1篇经济论坛
  • 1篇华东经济管理
  • 1篇科技创业月刊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财经理论与实...
  • 1篇矿冶工程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外部网络结构对企业国际化绩效的影响
2009年
本文认为,网络视角下的国际化理论可能更加符合目前国际环境下企业国际化的实际。但是,对于企业网络发生作用之具体机制的相关研究仍然在继续深化的过程中。于是,为提高对企业网络影响国际化之概念模型的解释能力,我们运用来自中国企业的调研数据,基于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细化,验证了企业外部网络对国际化绩效的正向推动关系,希望对中国国际化企业网络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启发。
周杨泠郑准
关键词:网络嵌入性国际化绩效
中国数字农业发展的分布动态与收敛趋势被引量:1
2024年
发展数字农业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以及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必经之路,全面研判我国数字农业分布动态和收敛趋势具有重要政策意义。以2012—2021年中国31个省(区、市)的相关数据为基础,测算各省(区、市)数字农业动态发展水平,采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以及马尔可夫链转移矩阵揭示其分布动态演进趋势,基于变异系数法和空间面板模型开展σ收敛和β收敛分析阐释其空间收敛趋势。研究表明,我国数字农业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区域空间差异较显著,总体呈现“东-中-西”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格局;全国数字农业发展整体差距有扩大趋势且极化特征明显,且呈现较显著的收敛特征和空间效应。我国各地区应加大数字农业发展的资金投入,完善农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走特色数字农业发展之路,同时各区域间要加强数字农业跨区域、跨行业协同联动,优化和完善数字农业支持政策和保障体系,有效助推农业数字化转型。
郑准匡琼张凡
关键词:数字农业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收敛性
知识守门者、超本地知识流动与产业集群升级被引量:2
2014年
知识守门者对于保持产业集群的动态开放性至关重要,它对产业集群的超本地知识流动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产业集群的超本地知识流动包含了链接集群内外部的四种关键知识流,而知识守门者通过自身的知识吸收行为、知识转译行为和知识扩散行为促进了这四种关键知识流的形成和发展,进而促进了以知识更新为根本特征的产业集群升级。建议政府正确识别并有效培育知识守门者,促进知识守门者向本地集群企业的知识扩散并构建超本地的知识网络。
龚凤祥郑准
关键词:产业集群
我国产业集群双重锁定的形成机理与突破策略——基于集群知识守门者视角的案例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为突破我国集群双重锁定困局,文章在国外学者提出的"本地流转—全球管道"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将产业集群中的一类重要异质性主体即"知识守门者(Knowledge gatekeepers)"融入该模型,从而构建了产业集群的升级的"本地流转—知识守门者—全球管道"机制,这一机制的构建将有助于我国集群突破双重锁定并实现内外知识互动的开放式发展。文章最后结合苏州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对上述理论框架进行了案例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郑准文连阳庞俊亭
关键词:产业集群
知识守门者与我国产业集群双重锁定的解锁机制被引量:3
2013年
由于集群内外部条件的影响,我国产业集群普遍面临一种难以突破的"双重锁定"困境。从集群内外部两个层面分析了这种"双重锁定"的产生机理,并认为集群中的"知识守门者(Knowledge gatekeepers)"能有效促使我国集群走出"双重锁定"困境。我国产业集群应以知识守门者作为集群内外部知识互动的桥梁,并充分发挥其知识转译、知识扩散和知识创造三大功能,创造性构建产业集群的"本地溢出—知识守门者—全球管道"机制以实现集群在内外知识互动的条件下的开放式转型升级。
郑准王炳富
关键词:产业集群
中国证券公司核心竞争力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1.研究背景与意义证券公司是资本市场的主体之一,是市场兴衰变迁的主角,也是市场风险分散功能的主要载体。我国证券业经营绩效自2002年大面积滑坡以来,经历了长达5年之久的霜冻之季,这5年间证券行业面临的危机严峻而紧迫,承受...
王国顺郑准杨昆张超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两极分化现象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特征值持续盈利能力竞争力评价模型
文献传递
企业国际化研究的基本问题:理论演进视角被引量:6
2008年
围绕企业国际化研究的三个核心问题对企业国际化理论的发展进行了回顾和梳理。认为企业国际化动因研究沿着"环境→企业→企业家"的逻辑发展,企业国际化模式研究由最初的模式确定与演变发展到注重跨国价值创造而非模式本身,企业国际化成功关键因素研究则沿着"非知识资源→知识资源→利用和控制资源的条件"的逻辑演进。
王国顺郑准
关键词:国际化动因
产业架构研究:起源、理论框架及展望被引量:6
2020年
"产业架构"概念源自学界对Teece的创新获利理论的深化和扩展,它使该理论的分析层面从双元关系扩展到产业整体范围,更强调价值创造和价值占有之间的辩证关系,同时也更体现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广泛实践。产业架构是产业内价值分工和价值分配的一整套行为规则和认知框架,主要回答"谁创造价值"和"谁占有价值"两大问题,它深刻地诠释了企业与产业的共同演化关系,具有认知合法性、路径依赖性和战略可塑性三大特征,企业战略行为、技术演进、需求变化以及制度环境对产业架构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沿用并扩展Jacobides等学者的观点,将共同专业化划分为资产互补性和资产移动性两个维度并形成四种组合,由此可以分别描绘"竞合博弈型产业架构""平台生态型产业架构""松散分离型产业架构""资源拼凑型产业架构"四种典型的产业架构类型。本文最后构建了产业架构未来研究的理论框架,并深入探讨了产业架构研究的理论基础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郑准张凡王炳富
关键词:产业架构生态系统
我国工业互联网高质量发展政策文本量化研究——基于2018—2022年中央和地方316份政策文本的分析
2022年
基于2018—2022年我国中央和地方发布的316份工业互联网相关政策文本,利用NVivo12软件并使用内容分析法,从政策区域、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三个维度对我国工业互联网政策文本进行量化研究,发现我国不同区域工业互联网发展的政策内容和趋向存在差异,区域工业互联网政策目标也由于各地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基础和水平差异而呈现不同特征,政策工具的使用则存在非均衡性,其中采用供给型政策工具和环境型政策工具较多,需求型政策工具占比较低。我国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区域特点的工业互联网发展政策,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工业互联网政策工具结构,并应努力实现工业互联网发展的多主体、跨层级和跨区域的政策协同和共商共治。
郑准
关键词:政策文本分析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差异测度、来源分解与分布动态演进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根据湖南省14个地州市2013—2020年的面板数据,采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法和Kernel核密度估计方法,对湖南省战略新兴产业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分布呈现出不均衡特点,但从发展趋势来看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正逐步减小,区域间差异是湖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布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进一步从湖南各区域视角观察,湘东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分布呈现两极化特征,湘西、湘北、湘中地区则表现出多极化特点。根据以上结论,建议湖南进一步加快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区域沟通协作,各区域则应因地制宜,错位竞争,打造特色鲜明且具有核心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郑准张云凤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