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同
-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 砷的历史在中国被引量:18
- 1982年
- 我国现在用来代表元素周期表上第33号元素的"砷"字,是希腊语ασρευκου或拉丁语arsenicum一名的音译。但此名在古希腊、罗马并不代表单质砷,而是指砷的一种黄色硫化物——雌黄。西方化学史家一般认为,最早从砷化合物中分离出单质砷的人是十三世纪日耳曼炼金家马格努斯(Albertus Magnus,1193或1206或1207—1280年),因为此人曾用一分雌黄与两分肥皂共热,制得所谓"arsenicum metallinum"("金属雌黄")。
- 王奎克朱晟郑同袁书玉
- 关键词:砷化合物雌黄氧化砷砒霜本草纲目
- 单质砷炼制史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1982年
- 西方化学史家一般认为,最早从砷化合物中炼制单质砷的是十三世纪日耳曼炼金家马格努斯(Albertus Magnus,1193—1280年),他曾用硫化砷和肥皂共炼制得金属砷。最近我国学者王奎克、朱晟提出:早在公元四世纪前半叶,我国大炼丹家葛洪(283—363年)在《抱朴子内篇》卷十一《仙药》中,就已记载了可以制取单质砷的方法。他们委托我们进行模拟实验研究,已获得成功。
- 郑同袁书玉
- 关键词:单质猪大肠松脂炼制努斯砷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