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青华

作品数:3 被引量:67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篇遥感
  • 1篇中国物流
  • 1篇土地利用
  • 1篇物流
  • 1篇物流技术
  • 1篇物流装备
  • 1篇覆被变化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新...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3篇郑青华
  • 2篇周德成
  • 2篇朱磊
  • 2篇罗格平
  • 1篇缪立新
  • 1篇许文强
  • 1篇尹昌应
  • 1篇冯异星
  • 1篇陈曦
  • 1篇王继燕

传媒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射频世界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2007中国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报告被引量:1
2008年
文章针对2007年中国物流行业中物流技术和物流装备发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对物流技术与装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并对中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和前景做出预测.
缪立新郑青华
关键词:物流技术物流装备
基于CA_Markov模型的伊犁河三角洲景观格局预测被引量:47
2010年
在遥感和水文数据的支持下,结合伊犁河三角洲的区域特点,确定了伊犁河三角洲的景观分类系统.通过景观生态学的定量分析和CA_Markov模型模拟方法,系统分析了1975—2007年伊犁河三角洲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对2020年景观格局的情景进行了模拟与预测.结果表明:在人为间接干扰和自然环境的双重影响下,1975—2007年伊犁河三角洲的景观格局变化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不稳定性;对CA_Markov模型的可利用性进行分析与检验,1990—2007年伊犁河三角洲景观变化符合CA_Markov模型应用的条件;2020年,研究区景观的斑块破碎化严重,连通性趋于弱化,与水密切相关的湖泊、沼泽和漫滩的时空变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分别基于1990—2000年和2000—2007年概率转移矩阵预测的2020年研究区景观格局存在显著的差异性,不同景观类型的差异程度和表现形式各异,原因在于这两个时段自然条件的非一致性和不稳定性以及各景观类型的转移方式和方向不同.
郑青华罗格平朱磊周德成
伊犁河中下游近40年土地利用与覆被变化被引量:19
2010年
针对跨界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信息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对环境变化评估需要的现状,本文以跨界流域——哈萨克斯坦境内伊犁河中下游为研究区,利用20世纪70年代的MSS、90年代的TM、2000年和2007年的ETM卫星遥感影像,采用目视解译与决策树相结合的分类方法,可较高精度提取研究区LUCC的时空信息,通过一套数理统计模型,定量分析了区域LUCC的过程和趋势。近40年来,高覆盖度林草地、中覆盖度林草地和耕地始终是伊犁河中下游地区所占比例最大的3种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整个研究时段内,耕地、水库坑塘和未利用地先增加后减少,其中耕地总体呈现减少的趋势,但减少幅度逐渐减小,水库坑塘和未利用地面积总体趋于增加。高覆盖度林草地和河流呈现出持续减少的态势,而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中覆盖度林草地、湖泊和沼泽先增加后减少,总体呈现增加趋势。低覆盖度林草地经历了减少—增加—减少的变化过程,总体呈现减少趋势。耕地和林草地相互转换频繁,其中耕地与高覆盖度林草地之间的转换和高、中覆盖度林草地之间的转换为区域内最主要的四种变化类型。1970-2007年间,伊犁河中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始终处于准平衡状态,但有向不平衡状态发展的趋势。20世纪70年代卡普恰盖水库的建立和90年代初期的政策变化改变了原有变化的随机性和平稳性,使区域内相关土地利用/覆被发生显著变化。
朱磊罗格平陈曦许文强冯异星郑青华王继燕周德成尹昌应
关键词: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遥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