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海舟
- 作品数:20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约束系统匹配对车-车斜角碰撞中驾驶员损伤影响被引量:8
- 2014年
- 在汽车斜角碰撞过程中,前部车体会发生严重变形从而危害乘员安全,而约束系统的有效匹配可有效降低乘员的损伤。基于不同斜角度碰撞下车-车碰撞相容性的研究,建立了30°斜角碰撞下被撞车辆的多刚体-有限元模型及约束系统模型。同时选取安全带预紧时间、气囊起爆时间、气囊质量流率缩放系数、安全带刚度系数、气囊织物泄气系数、安全带初始松弛量及气囊体积缩放系数为研究变量,通过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方法,以加权损伤指标WIC为目标函数,建立了二阶响应面近似模型,对约束系统参数进行最优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加权损伤指标WIC值比优化前减小了8.33%,驾驶员安全性获得提高。
- 费敬陈可明乐中耀郝海舟颜凌波
- 关键词:相容性参数优化
- 压电功能材料的汽车传感器与执行器应用
- 本文以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和Bosch公司压电喷油执行器为例,全面介绍了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和压电喷油执行器中的压电功能材料与多层压电陶瓷微位移器件.以压电陶瓷功能材料在汽车电子产业中的广泛应用为例,强调了功能材料及其器件在汽车...
- 杨洪王书洪郝海舟任毅邓海龙王永富
- 关键词:压电加速度传感器压电喷油器压电陶瓷微位移器电控喷射系统汽车电子产业
- 文献传递
- 基于深度学习预测行人保护头型结果的方法
- 本发明涉及汽车行人保护预测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深度学习预测行人保护头型结果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1,提取特征数据并构建数据库:从行人保护头型仿真模型中提取特征数据以及特征数据对应的HIC仿真值,形成HIC数据库,且特征...
- 何恩泽史爱民王国杰郝海舟罗非白杨宇熊玥
- 某车型转向机构碰撞仿真建模方法被引量:3
- 2017年
- 以某车型转向机构性能开发为背景,充分考虑该转向机构的碰撞吸能机理,并合理应用LS-DYNA软件中的相关关键字,建立了用于碰撞仿真的转向机构有限元模型。为验证该建模方法的可靠性,依据GB 11557—2011《转向机构对驾驶员伤害的规定》,仿真分析了人体模块撞击转向机构的试验工况,并将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转向机构有限元建模方法的有效性,为转向机构的碰撞仿真提供了一种新的建模方法。
- 郝海舟符志
- 关键词:建模方法有限元
- 一种车辆悬架与车轮子系统小偏置台车碰撞试验方法
-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车辆悬架与车轮子系统小偏置台车碰撞试验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将样件安装到移动台车的试验位置上;S2、安装测试设备、传感器及高速相机;S3、在移动台车不变形区域选择坐标点...
- 何恩泽王国杰余海龙赵清江史爱民刘明杨喜徐伟涛郝海舟宋亚蓝
- 某车型转向机构碰撞仿真建模方法
- 本文以某车型转向机构性能开发为背景,充分考虑该转向机构的碰撞吸能机理,并结合LS-DYNA 软件的相关关键字建立了转向机构用于碰撞仿真的有限元模型。为验证该建模方法的可靠性,本文依据《GB11557-2011 转向机构对...
- 郝海舟陈可明符志刘琦
- 关键词:建模方法
- 一种评判碰撞工况下螺栓断裂的虚拟仿真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判碰撞工况下螺栓断裂的虚拟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创建螺栓虚拟网格模型,S2:生成预紧梁单元,对螺栓施加轴向预紧力,S3:生成表征螺栓力学性能的梁单元,S4:读取碰撞工况下,螺栓的历史载荷输出曲线,...
- 何恩泽赵清江刘明史爱民郝海舟郭怡晖张健
- 文献传递
- 一种预测车辆前后保险杠塑料卡扣碰撞中脱落的仿真方法
- 本发明涉及车辆虚拟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测车辆前后保险杠塑料卡扣碰撞中脱落的仿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塑料卡扣的主卡接端和从卡接口采用壳单元与弹簧梁单元匹配的简化建模方法,构建塑料卡扣的结构局部简化有限元...
- 何恩泽赵清江刘明王国杰史爱民郝海舟黄杰
- 文献传递
- 一种底盘球铰链失效测试试验工装夹具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部件测试辅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盘球铰链失效测试试验工装夹具,包括底座,底座上装配有夹持机构,夹持机构包括压件和成对的夹持件,压件将夹持件压在底座上进行限位,所述夹持件能够卡在球头壳卡槽的下方。本实用新...
- 何恩泽秦高科赵清江郝海舟费敬史爱民
- 文献传递
- 行人安全测试现行腿型冲击器的生物逼真度被引量:1
- 2021年
- 探究了在车辆结构碰撞中腿型冲击器与真实人体响应的差异性。选择了高生物逼真度冲击器和更科学的、可反映实际碰撞事故中人体损伤情况的评价方法。在轿车和运动型多功能车(SUV)车型上,运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3种腿型冲击器和人体模型动力学响应情况;对比了小腿、大腿、膝关节以及骨盆部位的损伤指标。结果表明:先进行人腿型(aPLI)中膝关节内侧副韧带腿型(MCL)比柔性腿型(Flex-PLI)的生物逼真度更好;aPLI腿型的大腿弯矩比刚性腿型(TRL)生物逼真度更好;但aPLI腿型对SUV车型发罩前缘对骨盆造成的损伤评估不全面。因此,在行人下肢评价中采用aPLI腿型和TRL腿型测试,能更全面地评估行人的损伤情况。
- 龙永程郝海舟郝海舟李凡
- 关键词:汽车安全行人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