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豫适
- 作品数:41 被引量:37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从红学索隐派说到“秦学”研究及其他——《论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后记被引量:1
- 2006年
- 郭豫适
- 关键词:索隐派红学后记非科学
- 文化遗产研究要端正思想和方法
- 1998年
- 文化遗产研究要端正思想和方法□郭豫适○记者○:先生,处于世纪之交,关于文化遗产研究问题,您有什么想法,请您谈谈好吗?□:好的。我想,或许可以谈谈文化遗产研究思想方法方面的一些情况和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整个国家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指...
- 郭豫适
- 关键词:学术自由武大郎潘金莲
- 一部有创见的古代小说论著──评王进驹的《乾隆时期自况性长篇小说研究》
- 2007年
- 郭豫适
- 关键词:小说研究乾隆时期古代小说长篇论著
- 论民族文化的扬弃与发展——《弘扬民族优秀文化论集》序
- 1991年
- 本书是一部以探讨有关批判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为共同主题的多人学术论集。我们的目的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马克思主义有关历史文化问题的理论为指导,着重研究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遗产,批判继承和弘扬我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及其光荣传统,借此增强民族自尊心。
- 郭豫适
- 关键词:共同主题文化问题辩证逻辑
- 索隐派红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历史经验教训──评近半个世纪海内外索隐派红学被引量:6
- 1999年
- 半个世纪以来,海内外索隐派红学的出现,从学术史上说是当年胡适、蔡元培新旧红学之争的继续,较突出的有潘重规的《红楼梦新解》,杜世杰的《红楼梦考释》,李知其的《红楼梦谜》,霍国玲、霍纪平、霍力君的《红楼解梦》等。这些书或继续钩沉索隐,寻觅《红楼梦》“反清复明”的寓意,或说曹雪芹是“抄写勤”的谐音,世无其人,或说研究《红楼梦》应当用“详梦”的方法,或耸人听闻,说《红楼梦》是写曹雪芹及其恋人“竺香玉”合谋“弑帝”,林黛玉“竟是谋害雍正皇帝的元凶”云云。以主观随意性为根本特征的红学索隐派的研究方法,无法克服其本身固有的非科学性质和倾向。科学考据和主观索隐二者性质不同,不应将索隐方法说成是科学方法,应将它们区别开来。
- 郭豫适
- 关键词:研究方法主观随意性
- 谈谈怎样对待古代文化遗产
- 2007年
- 各位好!刚才张福贵院长的讲话对我是一种鼓励,我做过一些事情,其实很一般,很多地方也是很不够。吉林大学是一所很重要的名校,包括文科在内,在座刘校长、王汝梅先生还有其他几位教授,我们也都是熟人,在这里做一次学术交流,我也很高兴。但下午这个谈话可否不要叫做"名家讲座",够不上啊。我又没有为这个讲座专门写的讲稿,基本上是对一些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看法,这个我必须先做一点说明。
- 郭豫适
- 关键词:古代文化遗产孔子思想福贵华夏文化解构主义
- 胡乔木同志访晤施蛰存先生记
- 1994年
- 一、引言 胡乔木同志晚年很关心高校和高校教师。一九八七年他在沪期间,曾两度视察华东师人。他对大学教学情况非常关心。座谈会前还利用一点时间会见过几位老教授,其中有名誉校长教育家刘佛年教授,乔木中学时代的老师地理学家胡焕庸教授和文艺理论家中文系徐中玉教授等。一九八九年十一月间。乔木同志时在上海。他又表示要看望师大中文系的施蛰存教授,因为他读施著《唐诗百话》,觉得“很是受益”,想起在中学生时期就开始接触施老的作品,又从该书卷首《序引》中得知施老曾大病住院年余,关切地询问施老健康情况能否在校中或住处见客。
- 郭豫适
- 关键词:《鲁迅全集》《全唐诗》《现代》国民党
- 拓新·杂糅·渗透——关于嘉、道时期章回小说类型问题的思考被引量:1
- 2006年
- 清代嘉庆、道光时期不少章回小说都存在着或归类混杂或难以用传统小说类型来框定的现象,究其原因,既是由此期小说题材内容的拓新、不同小说类型的杂糅引起的,也是由章回小说与其它文体的沟通、渗透而导致的必然结果。从中也可看出此期作家力图突破既定审美规范和企望改良传统章回模式的革新精神。这也决定了此期的小说类型在小说发展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与贡献。
- 郭豫适刘富伟
- 关键词:嘉庆道光时期章回小说小说类型
- 评《陆士谔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田若虹同志<陆士谔研究>一书问世,我想就本书以及有关的问题,谈一点情况和看法.
这本书的命运,跟两年前金秋时节在著名的江南古镇朱家角召开的一次学术会议很有关系.
- 郭豫适
- 关键词:小说创作治学精神家世生平
- 《雅俗之间的徘徊·16世纪至18世纪文化思潮与通俗文学创作》序
- 2000年
- 郭豫适
- 关键词:通俗文学雅俗文化思潮博士论文学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