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钦

作品数:17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5篇哲学宗教
  • 3篇经济管理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民国
  • 2篇述论
  • 2篇文化名城
  • 2篇历史文化名城
  • 2篇船山学
  • 1篇登场
  • 1篇地方历史
  • 1篇新架构
  • 1篇熊十力
  • 1篇真相
  • 1篇史识
  • 1篇士大夫
  • 1篇事实真相
  • 1篇市民
  • 1篇市民社会
  • 1篇市政
  • 1篇谭嗣同
  • 1篇平议
  • 1篇清初
  • 1篇清末

机构

  • 14篇湖南省社会科...

作者

  • 14篇郭钦

传媒

  • 5篇湖南社会科学
  • 4篇求索
  • 2篇船山学刊
  • 1篇湖南大学学报...
  • 1篇江西行政学院...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民国时期熊十力与船山学研究
2022年
熊十力的《心书》(1918)、《新唯识论》(1944)、《读经示要》(1945)等著作既反映了熊十力对王船山的学术思想的认识历程,也大体反映了民国时期熊十力对王船山学术思想的研究情况。《心书》所论王船山学术是熊十力早年思考人生与哲学关系之时对船山“道器一元”论的初步体悟;《新唯识论》则以“翕辟成变”说对船山易学之“乾坤并建”等宇宙观有继承有批判;《读经示要》以“尊生”“明有”“主动”“率性”四说对王船山学术及精神进行了总体评价,其有认同王船山学术之处,也有不认同之处。总之,因熊十力的哲学宗主、宗旨不同,其为学之道与王船山也就同趣异旨。
郭钦
关键词:熊十力船山学
建国以来我国城市聚集趋势的历史观察及对策建议被引量:1
2007年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出现了聚集化发展的趋势,这种趋势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沿海地区、东北地区,一些区域也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城市聚集现象。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区域性城市聚集发展的趋势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政策和投资水平起了决定作用、区域内外开放的程度起了促进作用、基础设施较为发达起了基础性作用,人口的合理流动起了推动作用。我国城市聚集化趋势和发达国家的城市密集发展的历程表明:城市化——城市聚集群——大都市密集区是中国城市未来发展的规律性趋势。
郭钦
关键词:城市群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和发展被引量:22
2004年
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文化积累的典型表现形式。在城市高速发展的今天,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正处在非常时期。历史文化名城命运的关键点在于如何实施保护和发展的有机统一。对于城市规划部门和建设部门而言,返本保护和开新发展的有机统一不失为一种比较好的理念和实践模式。返本保护理念主要在于"五本",即"本街"、"本址"、"本族"、"本然"、"本色"的保护。基于返本的保护理念,历史文化名城的开新发展的实践则有历史街区民居古宅的外部完整保护和内部的现代化,保护古城区、开发新城区,古城整治的有机更新。
郭钦
关键词:历史文化名城
民国前期长沙市政现代化初步发展述论被引量:4
2006年
作为内陆省会城市长沙,随着城市近代化的初步发展,城市市政现代化也开始筹设。民国前期湖南长沙现代市政管理及筹划建设,促进了长沙城市由传统向现代的逐渐转变。
郭钦
关键词:市政
良史乎,谤史乎?——关于王闿运《湘军志》百年纷争的评议被引量:2
2009年
王闿运"名满天下,谤满天下",一部《湘军志》引来百年纷争,迄今未能定案。良史、谤史之称交互更替。梳理百年来关于王闿运与《湘军志》的纷争,揭示和阐述地方人物和历史究竟应如何认识和书写,这并不是简单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
郭钦
关键词:王闿运纷争
事实真相与史识倾向——以《湘军志》、《湘军志平议》、《湘军记》为中心的考察之一
2009年
以《湘军志》、《湘军志平议》、《湘军记》中的《湖南防守篇》里对于湖南以及早期湘军的两个史实:湖南是否"纵寇"和江忠源"蓑衣度之战"是应当记其"为保全湖南首功"还是应当"直没其战迹"的对照研究表明,对微观史事倾向性认知会导致史识的重大倾向性差异。这在地方历史的书写中尤其普遍存在和值得注意。
郭钦
关键词:地方历史
你方唱罢我登场:民国初年法统问题述论被引量:1
2010年
民国初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实际上是民国的法统,是否遵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其规定的体制也就是继承法统还是废弃法统的问题。法统问题反映出二十世纪初年西方宪政理论的中国化出现的问题和民国初年中国宪政环境的缺乏。
郭钦
关键词:民国法统
辛亥革命时期王船山的主要映像被引量:2
2012年
晚清为政治巨变时期,因此晚清革命者和清官方都对传统思想资源王船山进行了重新塑造,形成了民族主义者和正统卫道大儒的不同映像。各方争夺王船山资源的过程,实际就是时代各种力量展现各自的社会理念、意识形态的过程,其论争结果如何与各方的势力消长密切相关。
郭钦
关键词:辛亥革命王船山
谭嗣同对船山思想的创新性诠释
2023年
谭嗣同是晚清推动传统湘学转型的代表人物。他对王船山“器体道用”观进一步阐释和创新,以论证“变”的必要性,化解了魏源、郭嵩焘虽推崇船山却无法跳出传统经学视域的困境。谭嗣同借用船山的重民论,构建了“仁学”的民权观;借用船山的生灭观和生死观,探索了人生对于社会的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谭嗣同以船山学说为基础,融汇古今中西,初步建立了自己的思想系统,影响了此后的唯物主义和文化守成主义的船山学研究。谭嗣同实际上开启了船山学研究的近现代转型,其船山学研究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
郭钦
关键词:谭嗣同船山学
明末清初士大夫的家国伦理与学术趋向——以王夫之为中心被引量:1
2020年
王夫之是明清鼎革之际“不著名”的时代人物,是后世尊崇的明末清初著名的三大思想家之一,其人生选择和学术经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性。面对剧烈的社会变动,王氏父子均不愿独善其身而慷慨赴险以成就父子之伦,这也是后来王氏父子“移孝作忠”赴国难的伦理所在。面对王朝更替的政治变动,王夫之直面生死、气节、出处进退等家国伦理,从乱离、抗争、幻灭走向了隐逸。而孤忠持守、匡复道学的士大夫情怀,又引发了其学术反思、追问和总结,从而在出逃现实政治之时转向追求文化生命。不忘士大夫的责任,正是任何一个伟大和平凡的中国士人应有的担当。
郭钦
关键词:士大夫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