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武
- 作品数:96 被引量:153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多性状复合育种方案的遗传和经济评估被引量:5
- 2013年
- 设计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多性状复合育种方案,模拟选择20个世代,预测和评估目标性状(收获体重(BW),存活率(SR)和饲料摄入量(FI))的遗传进展及经济效益。利用选择指数理论,估计目标性状的选择反应和遗传进展;通过三级金字塔传递系统(核心群、扩繁群和生产群)放大遗传进展并计算其经济效益;对影响利润(RP)和效益成本比率(BCR)的生物学参数(遗传力、育种目标是否包括FI),经济学参数(对虾价格、饲料价格、贴现率、初投资、年费用)和运行参数(首次回报年份、扩繁效率)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基础参数值下,BW、SR和FI每个世代的选择反应分别为0.81g、1.41%和1.30g;以1 000尾虾为单位计算,BW、SR和FI的经济加权值分别为32元,20元和-8元,育种目标的遗传进展为43.69元,育种方案执行20年产生的RP和BCR分别为8 660.99万元和14.34。敏感性分析显示,生物学参数中,目标性状遗传力变化对RP和BCR影响程度中等,遗传力值越高,RP和BCR越大;将FI经济加权值设为0,育种方案的RP和BCR明显高于基础参数。经济学参数中,对虾价格的变化对RP和BCR影响较大;饲料价格、贴现率和年费用的变化对RP和BCR影响较小,但初投资变化对BCR影响较大。运行参数中,首次回报年份越晚,RP和BCR越低。扩繁效率是影响RP和BCR的最重要因素。高扩繁效率下,生产群规模扩大1 736.15%,RP和BCR分别提高1 866.92%和1 736.75%。
- 栾生金武孔杰罗坤孟宪红张天时王清印
- 关键词:利润
- 一种大规模建立梨形环棱螺家系的装置和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规模建立梨形环棱螺家系的装置及方法,包括螺杆、支撑面、螺笼,螺杆作为立柱支撑整个装置,支撑面与螺杆套接,螺杆上下两端固定,螺笼相互叠加放置在相邻支撑面之间,每个螺笼组合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相邻支撑面相抵。根...
- 金武何义进闻海波马学艳薛婷
- 梨形环棱螺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 为了获知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形态学、生长、壳色性状的规律,以便在生产中更好应用,利用全同胞实验设计以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对这3类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阳澄湖、太...
- 金武闻海波马学艳何义进邴旭文
- 关键词:通径分析遗传力壳色铁元素
- 文献传递
- 梨形环棱螺11个地理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被引量:3
- 2022年
- 为了解国内梨形环棱螺(Bellamya purificata)群体的遗传特征,利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山东微山湖、江苏高邮湖、上海明珠湖、浙江淳安、安徽黄陂湖、湖北长湖、江西仙女湖、湖南耒水、贵州夜郎湖、广西千亩湖、广东榕江1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观察杂合度(Ho)为0.434~0.674,期望杂合度(He)为0.772~0.905,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756~0.885,这11个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均较高。遗传变异中有94.84%来自群体内,5.16%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群体间的遗传分化程度较低(F_(st)=0.052)。浙江淳安群体和江苏高邮湖遗传距离最远。
- 金武曹静越马骋马学艳吕国华闻海波顾若波
- 关键词:微卫星
- 温度对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静水呼吸法测定了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紫黑翼蚌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变化,比较了雌雄蚌的呼吸代谢差异,并研究了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7-27℃条件下,紫黑翼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雄蚌耗氧率高于雌蚌,但无显著性差异;而雄蚌排氨率低于雌蚌,且在22℃、27℃条件下排氨率差异显著(P=0.014,P〈0.01);在27℃条件下,雄蚌的氧氮比显著高于雌蚌(P=0.019),这可能与紫黑翼蚌雌雄生理差异有关;22℃时,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显著高于白天,雌雄蚌的呼吸代谢高峰均出现在凌晨1:00-3:00,除雄蚌的排氨率低谷出现在9:00-11:00,其他低谷均出现15:00-17:00。在22℃条件下,雄蚌一昼夜平均耗氧率高于雌蚌,而平均排氨率低于雌蚌,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结果初步揭示了温度对雌雄紫黑翼蚌呼吸代谢的影响及昼夜变化规律,为提高其人工驯养成活率、池塘合理放养及雌雄生长差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 马学艳闻海波杜兴伟金武华丹顾若波
- 关键词:耗氧率排氨率温度
- 一种暗纹东方鲀活体提取皮肤组织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暗纹东方鲀活体提取皮肤组织的方法,首先将活体暗纹东方鲀一侧的表皮向外提起,用手术剪剪开一个小口,从小口中向四周剪取皮肤组织,然后用浓度为8-12∶2000(w/v)的金霉素溶液进行伤口涂抹处理,待金霉素溶...
- 金武顾若波闻海波杜兴伟郑金良
- 文献传递
- 橄榄蛏蚌亲蚌运输与水霉防治技术
- 2022年
- 橄榄蛏蚌(Solenia oleivora)是我国特有的淡水经济贝类,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开展人工养殖前景广阔。橄榄蛏蚌曾在长江中下游流域广泛分布,但近40年来,资源调查显示我国橄榄蛏蚌自然资源日益衰退。鉴于其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联合阜阳市水产发展中心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2018年首次突破其人工繁育关键技术,2020年实现全人工繁养,为我国橄榄蛏蚌繁育保护与养殖产业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
- 沙青耿凯祥王林丁图强马学艳吕国华金武闻海波
- 关键词:淡水渔业人工养殖经济贝类
- 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几种主要疾病的控制技术被引量:2
- 2015年
- 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时由于养殖池塘处于相对封闭状态,集约化程度高,养殖密度大,很容易滋生病菌,引起疾病发生,因此要坚持"全面预防、积极治疗"的方针,强调"防重于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和《NY5070-2002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执行,提倡生态综合防控病害。在温室大棚养殖中华鳖过程中,中华鳖会发生许多病害,现根据近几年在温室养鳖场的实践经验,对几种主要鳖疾病的控制技术总结如下。
- 何义进金武张铁辉蒋业林程云生陈华良
- 关键词:大棚养殖控制技术中华鳖无公害食品
- 褶纹冠蚌钩介幼虫非寄生变态发育观察及早期稚蚌的生长被引量:2
- 2017年
- 为揭示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特征及过程,采用体外培养方法实现了褶纹冠蚌钩介幼虫的非寄生变态发育。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变态发育过程中幼虫外部形态、内部器官发育进行了系列观察,对非寄生变态发育的稚蚌后期生长发育进行跟踪研究,并分析了底泥和光照两种环境因子对稚蚌存活及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整个培养过程中,钩介幼虫的外部形态及大小未出现显著性变化,而斧足、鳃丝、外套膜及内脏团等组织器官逐步形成;在培养第3天,幼虫可见斧足雏形,鳃丝、外套膜纤毛尚未发现;在培养第6天,斧足成形,可见斧足侧沟,外套膜纤毛稀疏,鳃丝出现;培养第9天,斧足纤毛、外套膜纤毛增多,鳃丝密集。稚蚌投喂30d后,鳃丝基本成形。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底泥对稚蚌存活和生长具有显著影响(P<0.01),而光照无显著性影响(P>0.05)。该结果为蚌科钩介幼虫变态发育生物学研究积累了基础资料,也通过对稚蚌生长的评估证实了体外培养是蚌类人工繁育及保护的有效技术途径。
- 马学艳徐云涛闻海波金武徐跑华丹顾若波
- 关键词:褶纹冠蚌钩介幼虫发育
- 人工神经网络在橄榄蛏蚌性别鉴定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21年
- 为了降低橄榄蛏蚌(Solenaia oleivora)规模化繁育过程中亲本性别鉴定的工作量,通过对壳长(SL)、壳高(SH)、壳宽(SW)、体质量(BW)4个性状221行数据采集并归一化处理,从原始数据中随机抽取90%的数据(199个样本)用于数据测试,并以此建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对橄榄蛏蚌进行性别预测。结果显示,建立的人工神经网络能够较好地模拟橄榄蛏蚌两种性别的数据,准确度为0.68,SH、SW、BW3个性状与性别的关系较弱,仅SL和性别表现出一定的非线性影响关系。
- 金武马学艳孙光兴徐东坡王林闻海波吕国华徐跑华丹顾若波
- 关键词:人工神经网络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