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莎莎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电图
  • 7篇心电
  • 7篇心电图
  • 4篇原发性
  • 4篇原发性肝癌
  • 4篇原发性肝癌患...
  • 4篇肝癌
  • 4篇肝癌患者
  • 4篇癌患者
  • 3篇电解质
  • 3篇心律
  • 3篇转氨酶
  • 2篇动态心电图
  • 2篇心律失常
  • 2篇型心
  • 2篇异常心电图
  • 2篇危急
  • 2篇危急值
  • 2篇慢型
  • 2篇缓慢型

机构

  • 8篇杭州市第一人...

作者

  • 8篇金莎莎
  • 7篇朱晨
  • 7篇厉剑
  • 7篇李洪
  • 5篇谢玮
  • 4篇杨洁
  • 3篇李骁睿
  • 3篇张磊
  • 2篇张磊

传媒

  • 2篇中国乡村医药
  • 2篇心电与循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涉及“危急值”的动态心电图缓慢型心律失常70例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我院将患者可能处于生命危急的边缘状态的各种检验和检查结果列为“危急值”。其目的是第一时间将某一项或几项“危急值”通知临床,以引起医务人员足够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医疗及患者生命安全。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科报告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中涉及“危急值”的缓慢型心律失常达70例,现择其重点分别举例分析,为临床医师及时诊治提供有力的依据。
朱晨厉剑金莎莎李洪李骁睿
关键词:24小时动态心电图缓慢型心律失常危急值生命安全临床医师
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心电图与转氨酶和电解质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患者常规心电图(下称心电图)与转氨酶和电解质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分析法,对1997年1月至2014年1月经住院确诊的335例肝癌患者的心电图结合转氨酶三项和电解质二项...
朱晨厉剑谢玮张磊李洪李骁睿金莎莎杨洁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常规心电图转氨酶电解质
文献传递
103例涉及“危急值”的动态心电图缓慢型心律失常分析
目的探讨涉及"危急值"的动态心电图(DCG)缓慢型心律失常,为临床医师及时诊治患者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我科报告的DCG中涉及"危急值"的103例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一般资料、DCG的诊断...
朱晨厉剑李骁睿金莎莎李洪
关键词:危急值动态心电图缓慢型心律失常病窦综合征
文献传递
原发性肝癌患者异常心电图与转氨酶和电解质的关系探讨
朱晨厉剑谢玮张磊李洪李骁睿金莎莎杨洁
原发性肝癌患者异常心电图与转氨酶和电解质的关系探讨
2015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与年龄、性别、转氨酶和电解质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997年1月至2014年1月经住院确诊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35例,采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影响因素的方法,分析心电图表现与年龄、性别、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和电解质(血钾、血钙)等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 3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心电图正常69例(20.60%),心电图异常266例(79.40%),主要异常表现为ST-T和(或)U波改变、心律失常、ST段和(或)Q-T间期延长等;3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中≥60岁患者心电图异常率高于<60岁的患者,GGT升高的患者心电图异常显著高于GGT正常的患者,电解质异常的患者心电图异常显著高于电解质正常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11.997、8.324、12.074,均P<0.05);年龄≥60岁、GGT升高、电解质异常是导致患者心电图异常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或0.01)。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心电图异常与年龄、以GGT升高为主的转氨酶升高和电解质异常有关。
朱晨厉剑谢玮张磊李洪李骁睿金莎莎杨洁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心电图转氨酶电解质
3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常规心电图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患者常规心电图(下称心电图)的诊断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前瞻性和回顾性相结合的分析法,对1997年1月~2014年1月经住院确诊的无心脏病的且在手术和化疗前的335例肝癌患者的心电图结合电解质二项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35例肝癌患者中心电图异常266例(79.40%),心电图正常69例(20.60%)。心电图异常主要有低电压101例(30.15%)、T波改变99例(29.55%)、窦性心律失常72例(21.49%)、Q-T间期延长65例(19.40%)、ST段改变48例(14.33%)、传导阻滞46例(13.73%)、房性心律失常40例(11.94%)、U波改变26例(7.76%)、室性心律失常14例(4.18%)。335例肝癌患者中有胸腔和/或腹腔积液140例(占41.79%)。心电图正常、异常组与电解质正常、异常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7,P〈0.05)。结论335例肝癌患者的心电图异常主要表现低电压、ST-T和U波改变、心律失常、ST段和Q-T间期延长,与胸腔和(或)腹腔积液、心脏损害和电解质异常相关。
朱晨张磊厉剑谢玮李洪李骁睿金莎莎杨洁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心脏损害电解质异常
右位心16例临床分析
2013年
目的分析右位心患者的住院情况,总结临床检查、治疗右位心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治疗的16例右位心患者的44份住院病历。结果①镜像右位心伴全内脏反位13例,共同心电图特征:Ⅰ导联P-QRST波群均倒置,为正常Ⅰ导联的镜像图;Ⅱ与Ⅲ互换,a V R与a V L互换,a V F不变;V1→V6R波递减,而S波递深;将左右手导联线反接并将V1→V6改做V2→V1→V3R→V6R后出现常人心电图。②心脏右移2例,左横膈膨出伴纵隔右移、冠心病伴肺动脉高压各1例。③孤立性右位心1例,为胎膜早破行剖宫产生下的足月小样儿。结论在检查、诊治和手术时应及时发现患者心脏或其他内脏有无反位或移位,杜绝误诊治。
朱晨李洪厉剑李骁睿金莎莎张磊
关键词:右位心镜像右位心
青少年—过性全心停搏1例
2014年
患者男性,15岁,因胸闷6d就诊,否认既往心脏病病史。心电图示窦性心律不齐,心室预激图形。体检:体温37.4℃,血压130/81mmHg,呼吸20次/min。叩诊心界正常,听诊心率71次/min,心律尚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超声心动描记术、X线胸片正位片、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24h动态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心室预激图形,双源房性期前收缩610次,室性期前收缩1次;于21:26及21:27分别可见4.75s、4.55s两次长P-P间期,提示一过性窦性停搏、全心停搏(图1)。
金莎莎谢玮
关键词:全心停搏青少年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心电图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