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磊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糖耐量水平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的研究
-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
方法1、病例选择:随机选取2008年12月至2009年12月在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中心行经皮冠状动脉造影术(CAG)证实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
- 鉴磊
- 关键词:冠心病糖耐量水平冠状动脉病变特征
- 文献传递
- 不同糖耐量水平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探讨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不同糖耐量水平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方法选取84例在我院行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完成性别、年龄、吸烟人数、体重、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的检测,根据口服75克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3组:正常糖代谢组(NGT)21例、糖耐量减低组(IGT)29例、糖尿病组(DM)34例,比较分析3组冠状动脉病变的情况。结果糖尿病组、糖耐量减低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高于正常糖代谢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糖耐量减低组冠脉病变支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糖耐量减低的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特征与糖尿病患者相似,均较正常糖代谢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
- 鉴磊丛培玲孙晓斐
- 关键词: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糖耐量减低冠脉病变程度冠脉造影
- 非洛地平联合氟伐他汀对糖耐量减低的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在应用非洛地平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对糖耐量减低的高血压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高血压病并发糖耐量减低的患者127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66)和氟伐他汀组(n=61),对照组服用非洛地平缓释片(10 mg,1次/d),氟伐他汀组在此基础上口服氟伐他汀(40 mg,1次/d),治疗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hs-CRP和内皮功能等的变化。结果:经12周治疗后,两组hs-CRP[对照组:(2.9±1.5)mg/Lvs.(2.4±0.7)mg/L,P<0.05;氟伐他汀组:(2.9±1.5)mg/Lvs.(1.3±0.4)mg/L,P<0.0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对照组:(114±47)μg/Lvs.(98±28)μg/L,P<0.05;氟伐他汀组:(118±46)μg/Lvs.(78±24)μg/ml,P<0.01]及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对照组:(2 265±99)μg/Lvs.(190±56)μg/L,P<0.05;氟伐他汀组:(230±97)μg/Lvs.(158±36)μg/L,P<0.01]水平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氟伐他汀组hs-CRP及SICAM-1、SVCAM-1有更明显的降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在应用非洛地平的基础上加用氟伐他汀能明显减低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糖耐量减低患者hs-CRP的水平并改善患者的内皮功能。
- 鉴磊丛培玲孙晓斐张新岭
- 关键词:氟伐他汀非洛地平糖耐量减低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