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2篇妊娠率
  • 2篇周期
  • 2篇临床妊娠
  • 2篇临床妊娠率
  • 1篇冻融
  • 1篇冻融胚胎
  • 1篇冻融胚胎移植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血液
  • 1篇血液病
  • 1篇药物敏感
  • 1篇药物敏感性
  • 1篇药物敏感性分...
  • 1篇原菌分布
  • 1篇支原体感染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体感

机构

  • 5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钱莉
  • 2篇陈洁
  • 2篇肖潇
  • 2篇张昀
  • 2篇熊芳
  • 2篇蔡立义
  • 2篇杨炜敏

传媒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19
  • 2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血液科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分析
2023年
目的:探讨血液科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分布及药敏特征,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患者的病原菌种类分布和药物敏感性数据,并对不同标本类型分离的病原菌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5-2020年血液科1501例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2029株,其中62.2%为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革兰阳性球菌占18.8%,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N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真菌(17.4%)以念珠菌属为主。2029株病原菌主要分离自呼吸道(35.1%)、血液(31.8%)和尿液(19.2%)标本。不同标本类型的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60%),呼吸道标本最多见者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血液标本以大肠埃希菌、CoNS、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多见,尿液标本以大肠埃希菌和肠球菌最为常见。肠杆菌目细菌对阿米卡星、碳青霉烯类药物的敏感率最高(>90.0%),其次是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铜绿假单胞菌对除氨曲南(<50.0%)之外的抗菌药物均有较好的敏感性;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种抗生素的敏感率低于70.0%。呼吸道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血液标本和尿液标本。结论:血液科患者临床分离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不同标本类型的病原菌分布有所不同,且各菌株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差异较大。临床应根据不同感染部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病原菌耐药的发生。
钱莉夏文颖倪芳张晓慧
关键词:血液病病原菌耐药性
反复宫腔内人工授精周期次数与临床妊娠结局的关系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不孕妇女年龄及反复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周期次数与临床妊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总结2010年1月~201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1164个IUI周期的临床资料,主要分析IUI周期次数及不孕妇女年龄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对644对不孕不育夫妇总计进行1164个IUI周期,其中144例获得临床妊娠,平均IUI周期妊娠率为12.37%。第1次、2次、3次、4次以上组IUI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14.26%、12.75%、8.81%、7.58%,随IUI周期次数的增加,周期临床妊娠率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其中第1次周期组与第3次周期组及第4次周期组的平均周期临床妊娠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不孕妇女年龄≥35岁,IUI周期妊娠率明显降低,35岁以上不孕患者的人工授精平均周期妊娠率4.49%,第3次以上IUI临床妊娠率极端低下。结论:随着反复IUI次数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反而下降。年龄≥35岁女性不孕患者,2次人工授精没有妊娠,可建议尽早采用体外受精生殖技术助孕。
肖潇蔡立义熊芳钱莉张昀陈洁杨炜敏
关键词:宫腔内人工授精临床妊娠率年龄
锌转运蛋白8在1型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
第一部分 SLC30A8基因rs13266634位点C/T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易患性的关系 目的:评价SLC30A8(Solute carrier family30, member8)基因rsl3266634位点C/T多态...
钱莉
关键词:基因多态性自身抗体1型糖尿病表位肽CD8+T细胞HLA-A*0201
文献传递
冻融胚胎移植的3种内膜准备方法比较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FET)3种不同的内膜准备方法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4月-2012年3月在本中心进行的冻融胚胎移植共287个周期,其中自然周期组184例,激素替代周期组57例,促排卵周期组46例。比较周期妊娠率、流产率、种植率、多胎妊娠率等指标。结果:3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37.5%。38.6%。47.8%,流产率分别为8.7%、27.3%。18.2%,种植率分别为18.6%、21.8%、28.6%。促排卵周期组的临床妊娠率高于自然周期组及激素替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但相较于自然周期组,促排卵周期组的种植率显著增加(P 〈 0.05)。移植1、2、3枚胚胎的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分别是27.8%、36.9%、43.9%和 0%、6.8%、14.2%。随着移植数目的增加,临床妊娠率有增加趋势。移植3枚胚胎的多胎率较移植1枚胚胎显著增加(P 〈 0.05)。结论: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3种内膜准备的妊娠率。流产率无明显差异,但促排卵周期组的种植率较高。增加移植胚胎数目在提高妊娠率的同时,显著增加多胎率。
肖潇蔡立义熊芳钱莉张昀陈洁杨炜敏
关键词:冻融胚胎移植自然周期促排卵周期临床妊娠率
南京市浦口区不同人群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e,MP)感染状况,探讨南京市浦口区M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温、空气质量的相关性,为临床诊断及防治MP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6年1月-2018...
钱莉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气象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