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乃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超(超)临界机组湿态自动转干态控制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对超(超)临界机组湿态转干态过程进行了分析。由于操作设备多、系统复杂、运行人员操作机会少等特点,在切换过程中由于水煤比、主汽压力控制不当或转换时机选择不当等原因,造成干湿态频繁切换、机组参数剧烈波动而导致设备故障、受热面超温、分离器满水甚至过热器进水等事故,严重威胁机组安全运行。通过采用顺序控制和模拟量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实现超(超)临界机组湿态转干态全程自动,使机组在启动阶段由湿态平稳过渡到干态运行。经过在某2×600 MW超临界机组应用,表明该控制方案可靠有效。
- 闫乃明李会玲李珊珊杨亚飞
- 关键词:湿态自动转换
- 直流炉干湿态自动转换控制研究被引量:7
- 2013年
- 在直流炉湿/干态切换过程中,起动热力系统的运行状况非常复杂,手动控制易对系统产生较大扰动,特别是水煤比控制不当将导致干湿态之间频繁切换和机组参数的剧烈波动,从而影响机组正常运行。分析直流炉干湿态转换过程,提出了一种通过控制燃料量和给水流量实现干湿态自动转换的控制方案,并应用于某2×600MW机组直流炉。该方案实现了直流炉干湿态转换过程的全程自动控制。
- 闫乃明李珊珊高志刚
- 关键词:直流炉湿态自动转换
- 基于软测量技术的双进双出磨煤机入炉煤量计算被引量:4
- 2012年
- 电站锅炉入炉煤量计算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对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具有重大影响。文中在提出制粉系统稳定运行工况的基础上,将软测量技术与信息融合技术相结合建立入炉煤量软测量模型,提高入炉煤量计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通过现场实际运行表明该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的优点,有效保障了协调控制系统的稳定投入,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唐耀华刘海宝朱峰闫乃明
- 关键词:软测量双进双出磨煤机信息融合
- 一次风机变频运行方式RB功能的优化被引量:9
- 2012年
- 1 存在问题
(1)一次风机辅机故障减负荷(RB)时变频器将变频方式运行的风机调至最大出力的时间(由0调至25Hz需要100 s,由25 Hz调至50 Hz需要60 s)较工频方式运行的一次风机入口调节挡板开至最大开度的时间(一次风入口调节挡板开度调至100%需约15 s)长,一次风机在变频运行方式下RB时瞬间会使一次风压力降低.如果一次风压力低于送粉临界值,将导致失去全炉膛燃料.因此,运行风机应短时达到目标出力.
- 闫乃明李珊珊王宏伟高志刚
- 关键词:一次风机RB调节挡板磨煤机磨机
- 火力发电机组自动控制预警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由于火力发电机组自动控制被控对象动态特性随着运行工况发生较大的变化,在某工况下超出控制器调节参数的最佳调节区域,容易出现等幅振荡、发散振荡或调节偏差越限,危及机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自动控制调节品质指标分析,结合具体案例,制定了自动控制预警方案,应用DCS常见功能块组态,在出现发散振荡或调节偏差越限时实时报警。经过在某2×1000 MW超(超)临界机组成功应用,实现了自动控制在调节品质恶化时实时报警。
- 闫乃明梁正玉
- 关键词:火力发电自动控制预警
- 火力发电机组DCS改造技术分析及对策被引量:1
- 2009年
- 由于设备的老化及技术的发展,一些较早使用分散控制系统(DCS)的机组面临着系统的升级问题。本文对大唐洛阳首阳山发电厂#3机组DCS改造过程中方案选择、系统优化、工程实施阶段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了技术分析,并给出解决方案。
- 李珊珊闫乃明
- 关键词:分散控制系统SYMPHONY系统
- 600MW超临界机组RB策略及试验被引量:3
- 2009年
- 针对超临界直流炉600MW机组动态特性,以运行人员操作最少、机组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为基础,机组各参数波动较小,在非正常工况下对设备损坏程度最小为原则,制定相适应的RB控制策略;试验前做好模拟试验和准备性试验,以保证RB高质量完成。
- 闫乃明崔猛
- 关键词:超临界直流炉R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