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丽琳 作品数:13 被引量:34 H指数:3 供职机构: 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玉林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程序性死亡配体-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鼻咽癌患者333例,收集其鼻咽癌组织作为观察组标本,另选取同期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鼻咽炎患者102例的鼻咽炎组织作为对照组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两组患者鼻咽组织中PD-L1蛋白和PD-L1 mRNA的表达,并分析观察组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和PD-L1 mRNA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对照组患者鼻咽炎组织中PD-L1蛋白的阳性率为0.00%(0/102),观察组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的阳性率为69.37%(231/333),两组PD-L1蛋白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T-PCR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鼻咽炎组织中未见PD-L1 mRNA表达,观察组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为(0.8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和PD-L1 mRNA的表达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而TNM分期为Ⅲ-Ⅳ期、有淋巴结转移、有吸烟史患者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阳性率和PD-L1 mRNA的表达均高于TNM分期Ⅰ-Ⅱ期、无淋巴结转移、无吸烟史患者(P<0.05)。结论:在鼻咽癌组织中PD-L1蛋白和PD-L1 mRNA呈现高表达,且其表达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吸烟史有关。 黄庆文 何江 阙丽琳 陈伊 李文关键词:程序性死亡配体-1 鼻咽癌 鼻咽癌侵犯颅底骨SPECT/CT与CT检测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核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aonance imaging,MRI)能够早期检测鼻咽癌的颅底骨侵犯灶,是治疗前标准检查。而SPECT/CT和CT检测颅底骨侵犯的价值尚不明确。本研究对比分析SPECT/CT和CT对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颅底骨侵犯(skull base bone involvemen,SBBI)检测能力及临床价值。方法对2014-01-01-2015-12-31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165例NPC初治患者于放疗前同期进行SPECT/CT颅底断层骨显像,鼻咽颅底CT、MRI检查。以MRI结果为标准,采用双盲法对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根据肿瘤的不同侵犯途径,进一步把颅底骨分斜坡、岩尖,蝶骨体、蝶窦底和翼突、翼板等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PECT/CT和CT检测颅底骨破坏灵敏度分别为96.7%(89/92)和60.9%(56/92),特异度分别为72.6%(53/73)和95.9%(70/73),准确度分别为86.1%(142/165)和76.4%(126/165),Kappa值分别为0.711和0.542。SPECT/CT和CT的AUC值(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7和0.784,分别与曲线下面积0.5行Z检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43,P<0.001;Z=10.09,P<0.001。在斜坡和岩尖区域,SPECT/CT和CT检测SBBI灵敏度分别为96.7%(88/91)和57.1%(52/91),特异性分别为89.2%(66/74)和100.0%(74/74),准确度值分别为93.3%(154/165)和76.4%(126/165),SPECT/CT和CT检测AUC值分别为0.929和0.78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25,P<0.001。结论 SPECT/CT和CT能有效地检测鼻咽癌SBBI,在斜坡、岩尖区域,SPECT/CT检测效能优于CT。 朱海生 严浩林 阙丽琳 覃金莲 甘媚关键词:肿瘤侵犯 3种化疗方案应用于鼻咽癌肺转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DF、NP、TP方案化疗鼻咽癌肺转移的疗效。方法 A组初治( A1组)予DF( DDP 20 mg/m2,第1~5天;5-FU 0.5 g/m2,第1~5天)化疗,有效者( CR/PR)共3~4个周期。复治( A2组):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NP( NVB 25 mg/m2,第1、8天;DDP 30 mg/m2,第2~4天)方案化疗2周期;既往曾DF化疗者予NP化疗2周期,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TP( PTX 175 mg/m2,第1天,DDP 30 mg/m2,第2~4天)方案2周期。 B组初治( B1组)予DF化疗,有效者( CR/PR)共3~4个周期。复治( B2组):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TP方案2周期;既往曾DF化疗者TP方案化疗2周期,化疗2周期未达PR改用NP方案化疗2周期。均每21天为1个周期。结果 DF、TP初治者2组有效率相近,白细胞、血红蛋白毒性,无显著差异,P值>0.05;NP、TP方案对曾DF方案化疗者有效率42.5%、45.0%,NP、TP方案化疗无效者互换方案化疗有效率低于10.0%;TP方案初治中位进展期5.3个月。结论 NP、TP方案二线使用更有优势。 陈卓明 严浩林 黄羽 苏贞栋 苏中华 谭莉萍 阙丽琳关键词:鼻咽癌肺转移 化疗 NP方案 TP方案 吡咯替尼治疗不同特征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疗效及安全性 2023年 探讨吡咯替尼对不同特征的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6~2023.6收治的50例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这50例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70%,疾病控制率(DCR)为96%;ECOG评分0~1分者DCR高于2~3分者,P<0.05;不同转移部位数、月经状态、肿瘤分期的患者的ORR对比无差异,P>0.05;在所有不良反应中,腹泻发生率最高为90%,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最低为4%,大部分为Ⅰ~Ⅱ级。结论 吡咯替尼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疗效较佳,且安全性较高。 阙丽琳 梁丹梅 甘媚 梁莉 罗兰关键词:乳腺癌 晚期 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姑息性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姑息性化疗对晚期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干预作用。方法回顾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我院收治的139例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70例采用顺铂联合多西紫杉醇姑息化疗,对照组69例给予对症治疗。对比两组生存率、营养状况各指标、QLQ-C30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生存率为72.86%,对照组为65.22%,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营养状况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功能、症状、腹泻、呼吸困难、失眠、无食欲、便秘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姑息性化疗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阙丽琳关键词:姑息性化疗 肺癌 晚期 卡培他滨联合放射治疗对非手术老年食管癌的疗效分析 2019年 食管癌发病和年龄密切相关,多见于中老年男性[1]。本研究旨在观察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化疗对老年食管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 朱海生 严浩林 甘媚 阙丽琳 李浩华关键词:老年食管癌 疗效分析 卡培他滨 中老年男性 安全性 全脑同期加量调强放疗治疗脑转移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 评价全脑同期加量调强放疗(IMRT)治疗脑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第一、二人民医院住院放疗的120例脑转移瘤患者.采用信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维适形序贯加量组(3 DCRT组,n=60)和调强同步加量组(IMRT组,n=60),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患者放疗前后精神状态变化.结果 3DCRT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1.5个月,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83.3%、35.0%;IMRT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12.9个月,半年、1年生存率分别为86.7% 、38.3%,两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3,P=0.705).3DCRT组完全缓解8例,部分缓解38例,病情稳定11例,疾病进展3例,IMRT组分别为9例、40例、9例和2例,两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641,P=0.5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递归分隔分析(RPA)分级(χ2=53.484,P<0.001)、颅外病灶的控制情况(χ2=13.392,P<0.001)、中线结构是否偏移(χ2=4.427,P=0.035)为预后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PA分级(HR=2.631,95% CI为1.884 ~3.673,P<0.001)、颅外病灶的控制情况(HR=1.697,95% CI为1.034 ~2.786,P=0.037)、中线结构是否偏移(HR=1.787,95%CI为1.118 ~2.856,P=0.015)是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3DCRT组放疗前后简短精神状态量表评分分别为(27.12 ±2.42)分、(26.08±2.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3,P=0.009);IMRT组放疗前后评分分别为(26.57 ±3.09)分、(27.20±2.4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10,P =0.113).结论 全脑同期加量IMRT是多发脑转移瘤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可缓解患者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命质量. 朱海生 严浩林 阙丽琳 甘媚 梁雷锋 何林关键词:调强适形 颅脑照射 体腔持续热灌注化疗在恶性胸腹水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评价体腔持续热灌注化疗在恶性胸腹水治疗中的应用疗效,探讨其临床适用性。方法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间收治的62例恶性肿瘤伴恶性胸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腔内化疗,于腔内中心静脉置管抽液后注入化疗药物;观察组患者采用体腔持续热灌注化疗,于腔内置管抽液化疗联合体腔持续热灌注。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Karnofsky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所缓解,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为7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98,P<0.05)。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2,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91,P<0.05)。结论体腔持续热灌注化疗在恶性胸腹水治疗中有很好的疗效,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苏中华 谭莉萍 阙丽琳 严浩林 吕绿秀 邓珊波 阳继葵 陈朝州关键词:药物疗法 恶性胸腹水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检测鼻咽癌侵犯颅底骨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 探讨99Tcm-亚甲基二膦酸盐(MDP)SPECT结合定位CT对鼻咽癌(NPC)颅底骨侵犯(SBBI)检测能力及临床价值。方法 对165例鼻咽癌初治患者于放疗前同期进行99Tcm-MDP SPECT结合定位CT鼻咽颅底断层骨显像和MRI检查。于SPECT/CT图像矢状面,颅底放射性浓聚程度最高(L)层面与高位颈椎体(C1-C3,S)处勾画相同大小的感兴趣区(ROI),计算其放射性摄取比值,L/S〉1提示SBBI。以MRI结果为标准,采用双盲法对两者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根据肿瘤的不同侵犯途径,进一步把颅底骨分斜坡、岩尖、蝶骨体、蝶窦底和翼突、翼板等区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SPECT/CT检测SBBI总体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к值分别为96.74%(89/92)、72.60%(53/73)、86.06%(142/165)、81.65%(89/109)、94.64%(53/56)、0.711,ROC曲线下面积0.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436,P〈0.01);斜坡、岩尖区域的阳性预测值(91.67%)明显高于蝶骨体、蝶窦底区域和翼突、翼板区域的阳性预测值(30.00%、14.29%)。结论 99Tcm-MDP SPECT/CT能有效地检测鼻咽癌SBBI,尤其在斜坡、岩尖区域,与MRI检测结果高度一致。 朱海生 王仁生 严浩林 黄俊华 陈明东 伍纶庆 阙丽琳 梁雷锋关键词:颅骨 发射型计算机 单光子 乳腺癌抗Her-2治疗进展 被引量:3 2017年 分子靶向药物与细胞毒药物相比具有选择性高、毒副反应低的优点,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目前乳腺癌分子靶向治疗主要为抗Her-2和抗血管生成。赫赛汀、帕妥珠单抗、T-DM1等新的抗Her-2药物给患者带来了明显的生存获益和更多的选择。本文对乳腺癌抗Her-2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覃金莲 林展 严浩林 苏中华 陈卓明 阙丽琳关键词:乳腺肿瘤 靶向治疗 曲妥珠单抗 HE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