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肥胖症的综合研究
- 刘竟芳朱志明尹柯陈伟付满娇李锦
- 本项研究目的在探讨肥胖症在老年人群中的成因、分布规律、并发症及其与健康的关系,为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采用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2002年度公布的国人体型分级及肥胖症最新诊断标准。问卷内容包括一般项目、病史、卫生学调查、生理...
- 关键词:
- 关键词:老年肥胖症
- Apelin-13对糖尿病大鼠相关肌少症的作用机制探讨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观察apelin-13对糖尿病相关性肌少症大鼠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高脂饲料喂养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Goto-Kakizaki大鼠建立糖尿病相关肌少症大鼠模型,同时每天给大鼠腹腔注射apelin-13(0.1μmol/kg),实验时间为12周;Wistar大鼠作为对照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测量大鼠的饮水量摄食量和体重,同时检测大鼠的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和血脂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称量大鼠腓肠肌的湿重,观察腓肠肌形态学改变;Westernblot检测腓肠肌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和磷酸化Akt(p-Akt)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模型+apelin-13组大鼠的饮水量在第8和12周均显著降低(F=7.17.7.91),摄食量(F=5.84、6.12)和体重(F=5.76、6.07)在第8和12周均显著增加(均P<0.05),空腹血糖水平在第8和12周均显著降低(F=8.07.8.24,均P<0.05),血清三酰甘油、总胆固阵、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鹳空腹胰岛紫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第12禺均显著降低(F-5.17.7.94.10.27、8.32.6.94、11.31,均P<0.05),大鼠脖肠肌的湿重显蓉增加[(0.63±0.04)g比(1.02±0.05)g,t=4.32、P<0.05]。与模型组比较,模型+apelin-13组大鼠腓肠肌中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显著上调(t=7.32、8.07,均P<0.05)。结论Apelin-13对糖尿病相关肌少症具有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上调骨骼肌中PI3K和p-Akt的表达有关。
- 杨非柯贺祥凤陈伟刘志杰何新平
-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 17-β-雌二醇对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中葡萄糖转运体4表达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17-β-雌二醇(17-β-E2)和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素抵抗骨骼肌细胞中葡萄糖转运体4(GLUT4)表达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和鉴定大鼠骨骼肌细胞,采用棕榈酸诱导骨骼肌细胞形成胰岛素抵抗,糖氧化酶法测定培养液中葡萄糖的浓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免疫印迹法测定GLUT4mRNA和蛋白的表达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棕榈酸处理增加骨骼肌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分别为(3.86±0.64)mmol/L和(5.43±0.55)mmol/L(q=4.13,P〈0.05),抑制胰岛素刺激的糖摄取(P〈0.01),降低GLUT4磷酸化Akt的表达(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17-β-E2(100nmol/L)诱导降低骨骼肌细胞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分别为(3.86±0.64)mmol/L和(3.77±0.35)mmol/L(q=4.76,P〈0.05),增加胰岛素刺激的糖摄取和GLUT4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的表达(P〈O.01,P〈0.05,P〈0.05);17-β-E2(10nmol/L和100nmol/L)逆转棕榈酸诱导的骨骼肌细胞基础糖摄取和胰岛素刺激的糖摄取的降低,同时逆转棕榈酸诱导的骨骼肌细胞GLUT4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的降低(均P〈0.05)。结论17-β-E2抑制棕榈酸诱导的原代培养的大鼠骨骼肌细胞胰岛素抵抗,其机制与17-β-E2上调骨骼肌中磷酸化蛋白激酶B和GLUT4的表达有关。
- 杨非柯刘竟芳黎小芳樊金莎周菁陈伟
- 关键词:雌二醇胰岛素抗体葡萄糖转运体4型
- 长沙市社区老年人OSAHS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本院在开展长沙市老年人慢性病现状调查及社区规范化防治的推广和普及的研究中,采用多阶段抽样法抽取长沙市雨花区>65岁老年人500例,采用多导睡眠监测仪(PSG)进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检测和健康体检指标的收集,共70例达到OSAHS诊断标准,根据患者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分为轻度42例,中度16例,重度12例,选择非OSAHS 20例为对照组。比较组间一般资料、PSG水平、动态血糖水平。并对OSAHS患者的动态血糖水平与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OSAHS组与对照组BMI、围长比、吸烟史、饮酒史、呼吸暂停次数、最长低通气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仰卧位呼吸暂停通气指数、非仰卧位呼吸暂停通气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与睡眠呼吸低通气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OSAHS发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以BMI、围长比及睡眠体位影响较大,该三种因素与OSAHS的发病率及患病程度呈正相关,同时OSAHS患者的血糖波动幅度与OSAHS患病程度正相关。
- 金岚陈哲何新平陈伟杨非柯刘竟芳
- 关键词:老年人多道睡眠描记术
- 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探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激素替代治疗对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认知功能的作用。方法 74例甲状腺功能减退的老年患者,均给予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以及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患者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及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明显升高,但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采用激素替代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借鉴和积极推广。
- 杨非柯陈伟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激素替代治疗
- 中药方剂结合含铋剂四联疗法在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中的治疗效果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探讨中药方剂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效果。方法:2017年8月-2020年8月收治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使用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含铋剂四联疗法基础上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胃黏膜环氧化酶G2、钙黏蛋白E和胃泌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症状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伴幽门螺杆菌的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可改善患者胃功能,缩短症状持续时间。
- 陈伟
- 关键词:胃苏颗粒四联疗法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胃功能
- 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疗效评价被引量:5
- 2007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采用单纯药物治疗(A组)、26例采用CPB+药物治疗(B组)。比较2者腹部症状,血浆IL-6、IL-8、TNF-α、Amy浓度方面的差异。结果B组患者较A组腹部症状明显减轻(P<0.05);血清IL-6、IL-8、TNF-α、Amy浓度B组患者较A组亦明显降低(P<0.05)。结论CPB能迅速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局部症状,缩短病程,改善预后。
- 陈伟何新平杨非柯
- 关键词:血液滤过胰腺炎疗效
- 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用药治疗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的临床疗效被引量:3
- 2021年
- 目的:分析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治疗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2019年8月-2020年7月收治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试验组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用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疾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相关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奥美拉唑、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三联用药治疗胃炎及十二指肠溃疡,临床疗效显著,可促使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 陈娅琦陈伟
- 关键词:克拉霉素阿莫西林胃炎十二指肠溃疡
- 住院老年病人肥胖症的综合研究
- 2006年
- 目的探讨老年肥胖症的分布、病因、并发症等及其与健康的关系。方法制定调查问卷,内容包括病史、体重指数(BM I)、生理值、生化指标、抗氧化指标及疾病诊断等项,统一调查检测方法、标准、由医生结合日常临床工作进行调查检测。结果回收问卷522份,38.5%超重,7.9%肥胖;主要病因为营养过剩;血清总抗氧活性(TAS)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均随体重指数(BM I)增加而降低,丙二醛(MDA)则以肥胖者含量高;血压、血脂、血糖均值及心血管病、高脂血脂、糖尿病等患病百分比均随BM I增加而上升,以肥胖型最高。结论老年肥胖症主要由营养过剩引起,且存在自由基损伤,并发症多,严重影响老年人健康。
- 刘竟芳朱志明尹柯陈伟付满娇李锦易树君向阳根
- 关键词:肥胖症病因自由基并发症老年人
- 单核细胞显著增加的初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伴罕见核型1例及文献复习
- 2021年
- 单核细胞增加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少见,与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难以鉴别。1例31岁男性患者,以全身疼痛起病,初步诊断为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经融合基因和染色体等检查最终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除了典型的Ph染色体外,还发现罕见的染色体易位t(2;7)(p13;p22)。流式细胞学检测单核细胞亚群有助于鉴别诊断,融合基因与单核细胞增加的关系尚不明确。采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或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 张颖谭倩曹鹏飞陈聪陈伟
- 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