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佳艳
- 作品数:27 被引量:83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机械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CEA在评估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中的意义
- :探讨局部晚期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疗效的预测因素,以指导直肠癌的个体化治疗. 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间收治的28例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利用化学发光法...
- 陈佳艳张弛余静王勇封益飞奚春华陈涛
- 关键词: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癌胚抗原
- 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联合同期吉非替尼治疗含铂化疗方案失败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剂量递增及转化性研究
- 目的: 临床前期数据表明,吉非替尼(一种小分子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与放疗结合的治疗模式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可产生协同的抗肿瘤作用。临床数据提示,...
- 陈佳艳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疗吉非替尼EGFR突变
- 智能扩增检测法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及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近年来,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cancer,NSCLC)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改变了NSCLC患者的治疗策略。EGFR突变是该类药物的预测因子,在NSCLC的治疗决策中起重要作用。
- 陈佳艳樊旼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非小细胞肺癌受体突变肿瘤组织检测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 基于CT或PET/CT的影像组学信息预测Ⅰ期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消融放疗疗效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9
- 2017年
- 背景与目的:影像组学作为极具潜力的新领域,是指从影像图像中提取有价值的图像特征,并将这些特征数据定量化并转换成可挖掘的数据矿用以指导临床。该回顾性研究应用影像组学的方法初步探索PET/CT对比常规CT在Ⅰ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立体定向消融放疗(stereotactic ablative radiotherapy,SABR)后疗效预测方面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经病理证实并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行SABR治疗的Ⅰ期NSCLC患者,提取治疗前PET/CT和定位CT图像,由放疗科医师勾画病灶,运用影像组学的方法进行特征值的提取、分析和总结,采用NMF聚类法(non-negative matrix factorization)分析这些特征值是否能够对有无局部进展的患者进行区分,所有统计学算法都在R平台(R Development Core Team)上实现。结果:16例患者纳入最终分析,在PET/CT的影像组学PET特征中发现两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值(灰度共生矩阵最大相关系数和灰度游程共生矩阵长行程加重),可以用以区分患者是否出现局部进展,而在所有定位CT图像提取的特征值中并没有类似发现。结论:在经过SABR治疗后的Ⅰ期NSCLC患者中应用基线PET/CT及胸部定位CT提供的信息进行影像组学分析后,PET/CT似乎能够提供更具统计效能的PET特征值用以预测疗效,对比胸部定位CT提供的信息,PET/CT所提取的特征值可能更敏感、更全面甚至更具特征性。
- 陈佳艳王佳舟张军华刘笛张静许新颜黄律樊旼
- 关键词:PET/CT肺癌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研究进展
- 2011年
-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已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研究热点。在有EGFR突变的患者中,一线单药EGFRTKI能显著延长患者无进展生存期;EGFR突变是EGFR—TKI治疗获益的有效预测指标。虽然EGFR—TKI与化疗同步联合未能显示出生存优势,但在序贯联合的研究中能延长无进展生存期。EGFR—TKI维持治疗能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EGFR—TKI二线治疗较安慰剂有显著生存获益,与标准二线治疗总生存期相似,但安全性更好。
- 陈佳艳周彩存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类
- 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无症状脑转移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培美曲塞已被确定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非鳞癌)的标准用药之一。本研究旨在探讨培美曲塞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无症状脑转移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10年12月45例非小细胞肺癌无症状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颅内转移灶的疗效:部分缓解17例(37.8%),疾病稳定20例(44.4%),疾病进展8例(17.8%),客观缓解率为37.8%,疾病控制率为82.2%。全身病灶的总体疗效:部分缓解5例(11.1%),疾病稳定16例(35.6%),疾病进展24例(53.3%),客观缓解率为35.6%,疾病控制率为46.6%。颅内转移灶与全身病灶的疾病控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而客观缓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颅内转移灶的无进展生存期为3.87个月,全身病灶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2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颅内转移灶的近期疗效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状况、脑转移灶数目、是否接受放疗等临床特征之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培美曲塞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颅内转移灶具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小。
- 胡琼任胜祥李爱武陈晓霞陈佳艳孟淑燕何雅亿王永生况鹏李冰周彩存
- 关键词:脑转移培美曲塞
- 西妥昔单抗联合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进展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开放、非随机、Ⅰ/Ⅱ期临床研究
- 目的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普遍表达于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西妥昔单抗是靶向EGFR的人...
- 刘笛樊旼陈佳艳沈钰新谢笠簃赵伟新付小龙蒋国樑
- 文献传递
- 肿瘤放疗回顾与展望特别论坛——暨贺刘泰福教授九十寿诞被引量:2
- 2012年
- 春回大地,百花盛开。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办的肿瘤放疗回顾与展望特别论坛,于2012年3月31日在春和景明的上海如期举行。此次特别论坛是为庆贺中国肿瘤放疗领域泰斗刘泰福教授90寿诞而设的,同时也呈现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中国放疗奠基人、刘老的先师吴桓兴教授夫人毛芝英女士和儿子吴旋光先生,以及来自全国各地200多名放疗界精英,齐聚上海为刘老寿诞送上了诚挚祝福和深深敬意。
- 陈佳艳章真
- 关键词:肿瘤放疗奠基人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同步放化疗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同步放化疗后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经病理学确诊的食管鳞癌患者100例,采用同步放化疗方案。治疗前采集入组患者空腹外周血,采用基因芯片法检测VEGF rs3025039及rs833061的SNP。随机抽取10%的样本行基因测序验证此方法的准确性,比较不同基因型食管鳞癌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生存期的差异。结果VEGF rs3025039及rs833061两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且分布与年龄、性别并无关联。中位随访时间22个月,VEGF rs3025039 CT+CC基因型同步放化疗后食管鳞癌患者MST(Median survival time)、1年、2年和3年生存率为96.6%、71.4%、26.8%,均优于TT基因型患者60.0%、18.8%、9.42%,(P<0.05);VEGF rs833061 CC基因型患者同步放化疗后2年生存率(51.3%)优于CT+TT基因型患者(21.7%)(P<0.05)。两组间MST、1年和3年生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VEGF rs3025039及rs833061基因多态性与ESC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的生存期存在相关性,是预测ESCC患者同步放化疗后生存期的潜在指标。
- 裴忠玲郭卿孙新臣陈佳艳葛小林张胜宋亚颀张弛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食管鳞癌同步放化疗生存期
- 吸烟对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化疗失败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应用吉非替尼联合放疗治疗既往含铂类化疗方案失败的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观察吸烟与不吸烟患者疗效、生存以及EGFR突变率的差异。方法 40例晚期NSCLC患者,吉非替尼250 mg/d,自放疗第1天开始口服直至放疗结束后60 d,联合胸腔放疗(4个剂量组)。收集患者组织27例,血浆40份,应用ARMS方法进行EGFR突变检测。结果不吸烟患者中,有效率35%,疾病控制率90%。吸烟患者中,有效率25%,疾病控制率75%。不吸烟与吸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4.6个月(95%CI:9.2~20.0个月)和10.7个月(95%CI:9.4~12.0个月)(P=0.8);中位无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6.9个月(95%CI:4.0~9.7个月)和4.5个月(95%CI:3.4~5.6个月)(P=0.7),1年生存率两者分别为70%和45%。在27例可分析的组织标本以及40份血浆中,共检测出9例EGFR突变,包括6例19号外显子的缺失突变(Del 19突变),2例21号外显子的L868R点突变以及1例T790M点突变。其中,与治疗有效相关的8例突变中,5例(25%,5/20)为不吸烟患者,3例(15%,3/20)为吸烟患者。结论在以吉非替尼为组成部分的综合治疗中,非吸烟患者治疗效果优于吸烟患者,EGFR突变发生率在非吸烟组明显高于吸烟组。
- 陈佳艳樊旼朱冠山鹿亚超
- 关键词:吸烟非小细胞肺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吉非替尼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