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荣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4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211工程”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近年来经穴效应特异性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经穴效应特异性是指导针灸临床取穴的基础,同时也是保证针灸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适当刺激经穴,机体所产生的相应反应相对于刺激非穴或其他经穴所引起的反应所具有的特异性称为经穴效应特异性[1]。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经穴是否存在效应特异性一直存在争议[2],
- 张少群曲姗姗张继苹吴春晓欧阳怀亮李志鹏陈嘉荣唐纯志黄泳
- 关键词:针灸效应穴位特异性
- 针灸治疗近视取穴规律文献研究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总结针灸治疗近视临床对照试验中的十四经腧穴取穴规律。方法检索1980年1月至2010年4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中针灸治疗近视的随机临床对照/临床对照研究。将纳入文献中腧穴按其筛选方法分类整理,设计资料提取表,统计各穴位出现的频数,对最后纳入腧穴按照其所在十四经分布、所属部位、所属特性等加以分类,进行相关数据处理。结果共纳入文献82篇,使用腧穴几乎涉及所有经脉,其中足太阳膀胱经的使用频率最大,其所属腧穴睛明、攒竹等作为主穴使用191次,占所有主要穴位的31.01%;所属腧穴胆俞等作为配穴共使用21次,占所有配穴的19.44%。其次为足少阳胆经,其所属腧穴风池作为主穴使用52次,占主要穴位的7.18%。82篇文献中十四经腧穴使用频数前12腧穴依次为:睛明(65)、攒竹(62)、风池(52)、太阳(47)、承泣(45)、四白(40)、合谷(33)、鱼腰(32)、丝竹空(30)、肝俞(24)、瞳子髎(22)、肾俞(21)。结论针灸治疗近视经脉主要以足太阳膀胱经为主,多以眼周腧穴作为治疗主穴。
- 陈嘉荣卢阳佳黄泳林仁勇
- 关键词:近视穴位针灸取穴规律
- 穴位配伍的脑功能成像研究现状被引量:4
- 2013年
- 穴位配伍的方法有上下配穴、局部配穴、本经配穴、同名经配穴等,是针刺治疗疾病的基础。本研究总结了生理、病理状态下,不同穴位配穴方法的脑功能成像变化,以及针刺不同深浅、时辰、侧位、刺激量对脑功能活动的影响,分析了针刺与脑功能成像变化之间的联系。
- 张继苹曲姗姗吴春晓张少群李志鹏陈嘉荣陈俊琦欧阳怀亮黄泳
- 关键词:穴位配伍脑功能成像
- 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取穴规律的探讨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总结和分析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对照试验中的十四经腧穴取穴规律。方法:检索近30年来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临床对照/临床对照研究,对其取穴规律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80篇,使用腧穴分布于所有十四条经脉,其中足厥阴肝经的使用频数最大(52次),其次是足阳明胃经(50次)。80篇文献中十四经腧穴使用频数前12腧穴依次为:太冲(46次)、曲池(33次)、风池(30次)、足三里(28次)、太溪(24次)、三阴交(18次)、丰隆(18次)、肾俞(17次)、肝俞(1 4次)、内关(13次)、涌泉(13次)、百会(11次)。结论:针灸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脉多选用足厥阴肝经和足阳明胃经,穴位多选用太冲、曲池、风池等,取穴遵循循经取穴、辨证取穴,局部取穴等原则。
- 杨灿洪陈嘉荣曲姗姗黄泳
-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针灸穴位取穴规律
- 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机制研究被引量:12
- 2013年
- 近年来有许多国内外学者将针刺太冲穴作为治疗高血压的有效手段,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该文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通过针刺太冲穴引起内皮素、血清NO含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胰岛素抵抗等的改变,论述其对内分泌系统的调节;通过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和神经肽的作用,论述针刺太冲穴对神经系统的调节;并介绍了针刺太冲穴对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从而起到降压作用。在此基础上,对针刺太冲穴治疗高血压的机制研究,进行小结和展望。
- 李志鹏曲姗姗张继苹吴春晓张少群陈嘉荣欧阳怀亮唐纯志黄泳
- 关键词:太冲穴高血压
- 腧穴配伍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腧穴配伍具有协同作用,近年来大量的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在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方面分别对腧穴配伍进行了研究探讨,结果均表明腧穴的配伍能起协同作用,并通过脑功能区激活状况、脊髓层面的研究阐明了腧穴配伍的中枢机制所在。因此,对腧穴配伍协同作用的基本规律及其机制研究的总结,能更好地指导腧穴配伍方法的临床应用,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可靠依据。
- 吴春晓曲姗姗张继苹张少群李志鹏陈嘉荣欧阳怀亮黄泳
- 关键词:针灸疗法腧穴腧穴配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