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娇莲

作品数:15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湛江中心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湛江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内镜
  • 2篇蛋白
  • 2篇幽门螺
  • 2篇幽门螺杆菌
  • 2篇食管
  • 2篇胃镜
  • 2篇小肠
  • 2篇小肠疾病
  • 2篇小肠疾病诊断
  • 2篇螺杆菌
  • 2篇结肠
  • 2篇老年
  • 2篇老年人
  • 2篇疾病
  • 2篇疾病诊断
  • 2篇病理
  • 2篇肠镜
  • 2篇大肠
  • 1篇代建制
  • 1篇单气囊

机构

  • 15篇湛江中心人民...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广东医科大学

作者

  • 15篇陈娇莲
  • 8篇陈平湖
  • 6篇钟伟润
  • 4篇叶伟智
  • 3篇包福元
  • 2篇刘艳
  • 2篇刘汉影
  • 1篇卓紫虹
  • 1篇李剑
  • 1篇吴梦强
  • 1篇陈晓燕
  • 1篇黄元熹
  • 1篇梁波
  • 1篇陈德雄
  • 1篇叶元武
  • 1篇戴秀梅
  • 1篇黄楚卿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2篇当代医学
  • 2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黑龙江医药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项目管理技术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1999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分析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调查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了解湛江地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方法对536例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在出血后24~72h内进行胃镜检查、同时取活检组织作病理诊断和HP检测。并分别与同期60岁以上非出血组和59岁以下组做对比。结果胃镜所见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536例中,十二指肠溃疡186例,居于首位,其次为胃溃疡132例、急性胃粘膜病变53例、胃癌45例。本组HP阳性率为33.9%,与同期60岁以上非出血组及59岁以下组(不分出血与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仍以消化性溃疡为多见,且消化道肿瘤相对较多,值得重视。本组HP阳性率比同期60岁以上非出血组和59岁以下组均低,其原因未明。急诊胃镜检查对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既可快速明确诊断,又可配合内科治疗,值得提倡。
陈娇莲钟伟润陈平湖
关键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胃镜幽门螺杆菌
奥曲肽治疗急性胰腺炎34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1999年
陈娇莲钟伟润
关键词:胰腺炎急性药物疗法奥曲肽
GerdQ量表在胃食管反流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GerdQ量表在胃食管反流病(GER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诊治的94例疑似GERD患者行内镜、PPI试验等诊断,同时进行GerdQ量表问卷调查,GerdQ积分达8分者判定为患上胃食管反流病(GERD),进而分析GerdQ量表诊断GERD的价值。结果:GERD组(RE+NERD)中,GerdQ积分主要分布在7~12分的分数段中,非GERD组的积分则主要分布在〈6分的分数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ERD组、RE组分别与非GERD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GerdQ量表对GERD进行诊断,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4.1%、69.4%,使用内镜检查对GERD进行诊断,其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46.7%、94.1%。两者敏感度、特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erdQ量表是临床上诊断GERD的良好工具。
陈平湖叶伟智陈娇莲
关键词:胃食管反流病内镜
60例肝硬化患者的胃电图分析
2006年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胃电运动情况。方法:对近7年间我院住院的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60例的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58例经胃镜和病理确诊为慢性胃炎静止期或轻度炎症患者(对照组)的胃电图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胃电节律异常55例(91.7%),均为过缓,对照组胃电节律异常9例(15.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P<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存在胃电节律过缓,其消化道症状与胃节律过缓有一定关系。
陈平湖李剑叶伟智陈娇莲
关键词:肝硬化胃电图
介入治疗对肝癌患者AFP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对肝癌患者AFP的影响及治疗效果。方法 用微分子化学化光法对179例肝癌患者治疗前3d及术后第1,2~4周进行样本血清AFP数值测定。结果 术后1周AFP值与治疗前3d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2~4周AFP值与治疗前3d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规律进行TACE治疗可以降低AFP值,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陈娇莲钟伟润陈德雄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甲胎蛋白
浅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分析胶囊内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治疗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65例患者,进行胶囊内镜检查75次。结果:共检出病变56例,阳性检出率为86.2%,阴性率为13.8%。其中小肠血管畸形25例,小肠肿瘤7例(手术证实血管瘤3例,小肠癌3例,淋巴瘤1例),小肠溃疡5例,小肠糜烂3例,小肠克罗恩病4例,小肠憩室3例(手术证明Meckel憩室2例),活动性出血5例,小肠寄生虫病3例,小肠息肉1例。结论: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诊断率较高,可达86.2%,安全且无痛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叶伟智陈平湖刘汉影包福元陈娇莲
关键词:胶囊内镜小肠疾病
内镜下电凝切除食管乳头状瘤46例分析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分析经内镜电凝切除食管乳头状瘤的疗效。方法在内镜下对47例患者按乳头状瘤大小不同借助电热活检钳、圈套器进行电凝切除。术后4周至3个月进行胃镜复查。结果1例因伴发贲门癌行手术治疗,余46例均一次电凝切除,成功率达100%,术中无发生任何并发症和不良反应。术后复查胃镜乳头状瘤全部脱落,基底干净。结论食管乳头状瘤内镜下电凝电切除治疗效果好,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价格低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陈娇莲陈平湖刘艳
关键词:食管乳头状瘤胃镜检查术
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应用状况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调查我院消化内科住院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足发生率及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消化内科住院17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于患者入院第2天早晨进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并调查患者2周内(或至出院时)的营养支持状况。结果 NRS 2002的适用率为94.4%(169/178)。患者总的营养风险发生率为34.8%(62/178),营养不足发生率为11.2%(20/178)。62例有营养风险的患者中,有24例(38.7%)接受了营养支持;在无营养风险的116例患者中,有5例(7.8%)接受了营养支持,所有患者肠外肠内营养的应用比例为7∶1。结论 NRS 2002方法适用于消化内科科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筛查,消化内科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营养支持应用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
卓紫虹梁波陈娇莲陈晓燕
关键词:营养风险营养不足营养风险筛查2002营养支持
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136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把患者随机分为单气囊小肠镜A组38例、小肠钡餐B组74例、麻醉肠镜C组24例。单气囊小肠镜组采用单气囊小肠镜检查,其余两组采用结肠镜检查,对比分析3组小肠疾病检查检出失败率、完成时间、满意度、并发症及安全性的情况。结果 A、B、C三组小肠疾病检查失败率分别为2.7%、5.4%、4.2%,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完成时间方面,A组、B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A组、C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安全性和并发症方面,A、B、C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中,具有成功率高、安全舒适的特点,能有效提高医院小肠疾病诊断率。
叶伟智陈平湖刘汉影包福元陈娇莲
关键词:小肠疾病单气囊小肠镜
青少年大肠癌临床特点及延误诊治原因探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 35岁以下青少年大肠癌延误诊治原因 ,以提高其早期诊断率。方法 对 59例 35岁以下青少年大肠癌的临床特点及延误诊治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首要症状以腹痛、腹泻、便血为主 ,病灶部位多位于直肠 (44% )和乙状结肠 (2 0 % ) ,且恶性程度高 ,以黏液腺癌多见 (37% ) ,误诊率高达 81 %。结论 提高对青少年大肠癌认识 ,及时进行肠镜检查 ,是提高早期诊断率的关键。
陈娇莲钟伟润戴秀梅
关键词:青少年大肠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