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秉公

作品数:97 被引量:1,033H指数:1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9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文化科学
  • 32篇政治法律
  • 16篇哲学宗教
  • 12篇经济管理
  • 10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主题

  • 28篇社会
  • 28篇主义
  • 18篇社会主义
  • 17篇教育
  • 14篇社会主义核心
  • 14篇社会主义核心...
  • 13篇政治
  • 13篇思想政治
  • 10篇政治教育
  • 10篇治教
  • 10篇教学
  • 9篇学科
  • 9篇意识形态
  • 9篇社会思潮
  • 9篇社会主义核心...
  • 9篇思潮
  • 9篇思想政治教育
  • 9篇文化
  • 9篇价值观
  • 7篇人格

机构

  • 93篇吉林大学
  • 4篇北京联合大学
  • 2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宁波大学
  • 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华中理工大学
  • 1篇中共吉林省委
  • 1篇深圳市人事局

作者

  • 96篇陈秉公
  • 5篇陈卓
  • 2篇赵俊芳
  • 1篇娄淑华
  • 1篇薛洁
  • 1篇姚启和
  • 1篇廖肇羽
  • 1篇张锡生
  • 1篇周敏
  • 1篇霍绍周
  • 1篇骆郁廷
  • 1篇刘献君
  • 1篇谭晓平
  • 1篇王丽荣
  • 1篇颜明权
  • 1篇郑晓艳
  • 1篇张庆花
  • 1篇李鹏

传媒

  • 8篇思想教育研究
  • 7篇思想政治教育...
  • 6篇新长征
  • 5篇学校党建与思...
  • 5篇理论探讨
  • 5篇思想理论教育
  • 4篇江汉论坛
  • 4篇中国高等教育
  • 3篇思想理论教育...
  • 3篇新华文摘
  • 3篇学术界
  • 3篇高教研究与实...
  • 3篇广东培正学院...
  • 2篇政治学研究
  • 2篇社会科学战线
  • 2篇教育研究
  • 2篇马克思主义研...
  • 2篇复印报刊资料...
  • 2篇新德育.思想...
  • 1篇中国特色社会...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7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8篇2011
  • 6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3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 3篇2002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无限可能性
2002年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对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指出,“希望大家增强创新意识”,“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陈秉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理论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博士生导师理论联系实际
论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高势位”建设——兼论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建设文化强国精神的一个理论视角被引量:2
2011年
论文从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文化伟大复兴历史任务出发,揭示了中国主流价值文化"高势位"建设的必要性和内在依据——价值文化的四个"特性":结构性、流动性、内卷性与合法性,深入阐释和论证了中国主流价值文化"高势位"建设的五个"目标诉求":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民族性品格、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真理性品格、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时代性品格、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包容性品格、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开放性品格,同时,提出了"高势位"建设中国主流价值文化的正确方针、路径和方法。
陈秉公
论荣辱观与国民精神动力的“合目的性”整合被引量:1
2007年
国民精神动力需要整合,否则社会就会处于混乱状态,而精神动力的整合必须坚持合理性,即整合必须适应人与社会的生存发展需要。国民精神动力整合的“合理性”表现为“合目的性”。“八荣八耻”正是对国民精神动力结构的“合目的性”整合,落实“八荣八耻”是进一步完善我国国民精神动力开发方式的重要举措。国民精神动力的基本开发方式有三类:“学习变动力”、“竞争压力变动力”、“道德亲和力变动力”。
陈秉公
关键词:精神动力荣辱观动力结构
谈谈思政课教学的魅力问题被引量:5
2021年
思政课是高校立德树人的主阵地和主渠道,教学具有独特的"自性"——价值性、修身性和自建构性,具有强大的魅力。这就是:理论魅力,以逻辑的力量征服人;知识魅力,以事实的力量打动人;艺术魅力,以高雅的力量感染人;人格魅力,以崇高的力量折服人。思政课教师要创造出强大的教学魅力,应当自觉提升自身素养,努力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家。
陈秉公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魅力立德树人
探索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规律——学习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被引量:17
2017年
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根本是以理服人。这是因为,以理服人是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优良传统,是人性规律的基本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育人的基本方式是理论方向育人、理论魅力育人、理论整合育人、理论人格育人。哲学社会科学教师育人应具备较的素养——肩负"经师与人师"双重职责、掌握"两种"学问、提升人格境界、教学具有魅力。
陈秉公
关键词:以理服人教学魅力
中国传统人格发展历程与当代理想人格模式建构被引量:2
2015年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不仅要绸缪经济和社会发展,还要绸缪国民人格的发展。中国传统人格为当代理想人格的建构奠定了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为指导,依据主体人类学所提供的"人的生命本体"知识框架,当代理想人格应是集"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反省力量"于一身的完整人格,即集"进取性精神品质""创造性精神品质""协调性精神品质""超越性精神品质"于一身的完整人格,也即"真善勇美"(或"智仁勇美")完整均衡发展的人格。这种理想人格有五个基本标志,即: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正确、具有合格的道德水平、具有较好的智慧力量、具有较强的意志力、有反省和超越精神。
陈秉公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二十一世纪的理想校长模式与素质结构——兼论关于学校诸“化”的偏失
2001年
陈秉公
关键词:学校管理
论意识形态的结构、功能及功能实现方式被引量:8
2008年
马克思、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创立了元典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使意识形态理论第一次达到科学的高度,做出了划时代的贡献。意识形态是具有严密内在结构的价值观念系统,具有方向性、核心性、认同性、动态性等特征。意识形态的巨大社会功能主要体现在:引领功能、凝聚功能、稳定功能、维护功能、动力功能和自建构功能。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基本方式是"公民认同"。
陈秉公
关键词:意识形态系统结构社会功能
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若干理论研究被引量:11
2016年
关于古今中西"体用"之争已有百余年历史,至今仍无定论。应换用"马中西"关系命题深入讨论当代中国价值观演进问题。"马中西"关系应定位为"马魂、中根、西鉴"。中国传统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价值"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价值"本体",要以价值"根基"涵养价值"本体"。完成这项涵养任务,必须系统建构中国传统价值观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体系、方法体系和社会支撑体系。
陈秉公
关键词:价值本体
论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公正被引量:3
2008年
随着农民工市民化进程的加快,如何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公正,已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性课题。公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的理想诉求。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公正,必须从社会系统建构着手,实现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目标公正"、"社会过程公正"、"制度供给公正"和"政府作为公正"。
陈秉公颜明权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社会公正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