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艳玲 作品数:17 被引量:66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山市博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128排螺旋CT诊断儿童肾动脉狭窄一例 2011年 患儿,男,7岁8个月,主因体检发现血压升高10d就诊。患儿自幼遗尿,1~2次/周,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遗尿加重,1~2次/d,10d前来我院就诊,体检发现血压升高,血压波动于(140~153)/(90~102)mmHg,无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无尿急、尿痛、尿频,无夜尿增多。入院查体:神志清楚,呼吸平顺,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颈软,甲状腺无异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蛊饺恚纹⒗?下未触及,未扪及包块,肠鸣音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辅助检查:三大常规未见异常;生化全套。 巴宏军 陈艳玲 黄晓红 王尧 刘玉玲 付四毛关键词:儿童高血压 动态血压监测 肾动脉狭窄 动脉疾病 平均血压 肾血管 甲状腺功能失调对血清胱抑素C及肌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功能失调及甲状腺激素对血清胱抑素C(CysC)及肌酐(Cr)水平的影响。方法检测并比较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亢组)、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甲减组)及健康者(对照组)血清CysC及Cr水平,比较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ysC及Cr水平。结果甲亢组、甲减组与对照组血清CysC以及Cr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甲减患者治疗至游离甲状腺素(FT4)达正常水平后,血清CysC水平升高,而血清Cr水平下降(P<0.05)。甲亢患者治疗至FT4达正常水平后,血清CysC水平降低,而血清Cr水平升高(P<0.05)。结论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对血清CysC及Cr水平产生不同影响;在应用CysC评价患者肾功能时,应同时考虑患者甲状腺功能状态。 彭建明 陈艳玲 官燕飞 叶贵诚 刘树沅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胱抑素C 肌酐 贫血患儿血清维生素B12、叶酸以及铁蛋白水平调查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了解贫血患儿血清中维生素B12叶酸以及铁蛋白水平,探讨其与小儿贫血之间的关系,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7年1月间82例贫血患儿的血清维生素B12、叶酸以及铁蛋白检测结果。结果贫血患儿血清维生素B12平均水平为499.8μg/L,维生素B12缺乏(血清维生素B12〈200μg/L)患儿20例,检出率高达24.4%;边缘性缺乏(血清维生素B12 200~300μg/L)患儿14例,检出率为17.1%;贫血患儿血清叶酸平均水平为11.78μg/L,未见叶酸缺乏(血清叶酸〈2μg/L)患儿。贫血患儿血清铁蛋白平均水平为136.1μg/L,铁蛋白缺乏(血清铁蛋白〈35μg/L)患儿共33例,占40.2%。血清维生素B12水平与贫血患儿的铁蛋白水平、叶酸水平以及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无相关性,与患儿血红蛋白存在一定相关性。绝大部分维生素B12缺乏的贫血患儿为小细胞性贫血。结论在贫血患儿中维生素B12和铁蛋白缺乏检出率较高,特别是在小儿肠炎相关的贫血患儿中较为常见。贫血患儿中叶酸缺乏罕见。儿童维生素B12缺乏并不一定导致典型的大细胞性贫血。 彭建明 陈艳玲 王冬娥 郭瑛关键词:贫血 维生素B12 叶酸 铁蛋白 卵泡抑素样蛋白-1在川崎病诊断及冠状动脉损害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卵泡抑素样蛋白-1(FSTL-1)水平与川崎病及冠状动脉损害的关联。方法选择48例川崎病患者为川崎病组,根据有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分为川崎病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例)和无并发冠状动脉损害组(44例)。选择同期20例健康儿童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中的FSTL-1水平。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川崎病患者血清FSTL-1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冠状动脉损伤的患者其FSTL-1水平明显高于无冠状动脉损害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FSTL-1水平与川崎病存在一定的相关性,有用于川崎病相关冠状动脉损害诊断的可能。 陈艳玲 李小琳 张莉 彭建明 官燕飞 袁斌 黄绍芬关键词:川崎病 冠状动脉损害 中枢性性早熟女童血清中miR-125b与25-OHD联合检测的临床意义研究 唐家彦 黄娟 黄连红 陈艳玲 周涛 付四毛4 196例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调查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与患儿性别、年龄以及季节的关系,为临床诊断、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提供相关资料。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肺炎支原体IgM抗体,回顾性分析2006年全年4196例患儿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结果。结果在4196例患儿中共检出阳性739例,阳性率为17.61%,男女患儿阳性率分别为14.77%和22.66%。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年龄的增加,阳性率也逐步增加。1岁以内患儿阳性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段(2~14岁)5.38%。在1岁以内的患儿中,小于半岁的患儿阳性率不到1.00%,远低于半岁至1岁的患儿(9.70%)。全年均可发病,但春夏季阳性率较高。结论肺炎支原体好发于一岁以上儿童,女童感染机会高于男童,全年均可发病,春夏季阳性率较高。半岁以下婴儿阳性率太低,检测肺炎支原体意义不大。 陈艳玲 王冬娥 付四毛 彭建明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抗体 儿童 呼吸道感染 不同检测系统电解质K Na Cl测定结果的可比性研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对不同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分析,探讨不同检测系统电解质K、Na、Cl测定结果的可比性。方法参照CLSIEP9-A2文件的要求,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K、Na、Cl,以Bayer240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应用我科3个不同的检测系统(Bayer 2400、MEDIC easylyte、COBASb221)对质控物各测定20次和测定40例不同浓度的患者的新鲜血清标本。结果各检测系统测定K、Na、Cl的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小于1/3CLIA’88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以Bayer2400检测系统为目标检测系统,其余2系统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3个检测系统测定电解质K、Na、Cl结果的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Bayer2400、MEDIC easylyte、COBAS b221检测系统经过测定40例患者的血清比对,结果均有可比性。 张艳芳 彭建明 陈艳玲 袁斌 麦炬辉G6PD酶活性测定在地中海贫血初筛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G6PD酶活性测定在地中海贫血初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进行初筛人群的G6PD酶活性和红细胞MCV,同时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反应以及反向点杂交检测初筛人群的仪地贫基因缺陷以及β地贫基因缺陷。结果正常人群、α地贫组以及β地贫各组间G6PD酶活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G6PD酶活性测定可以应用于地中海贫血的初筛。 张艳芳 彭建明 陈艳玲 官燕飞 袁斌关键词:地中海贫血 初筛 1型糖尿病儿童25羟维生素D状况及其对骨密度以及骨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1型糖尿病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 D 状况及其对骨生化和骨密度的影响以及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方法:42例8~14岁的1型糖尿病患儿纳入研究。分别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 D 以及其他与骨健康相关的生化指标,采用定量骨密度超声仪测定桡骨的骨密度。45例健康儿童检测血清25羟维生素 D。结果:27例(64.3%)患儿25羟维生素 D 浓度﹤75 nmol/ L,其中13例﹤50 nmol/ L,2例﹤25 nmol/ L。1型糖尿病儿童血清维生素 D 显著低于健康儿童。维生素 D 缺乏患儿其血清镁离子以及骨密度显著低于维生素 D 正常的患儿。两组患儿在血清钙、磷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有糖尿病肾病的患儿在维生素 D、糖化血红蛋白以及骨密度方面与没有糖尿病肾病的患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有糖尿病肾病的患儿其血清胆固醇以及三酰甘油显著增高。结论:25羟维生素 D 异常与儿童1型糖尿病存在一定相关性,维生素 D 不足与1型糖尿病患儿骨密度以及血清镁的下降相关。将近三分之二的患儿其维生素 D 不足,显示在1型糖尿病患儿中监测以及补充维生素 D 具有临床意义。 陈艳玲 袁斌 官燕飞 黄绍芬 彭建明关键词:1型糖尿病 儿童 25羟维生素D 骨密度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技术快速检测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α地贫),初步评价其诊断性能,并探讨该体系应用于临床基因诊断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多重荧光定量PCR体系检测300份,采用gap-PCR和β地中海贫血(以下简称β地贫)点突变反向点杂交法确定基因型的正常及地中海贫血标本,其中150例为α地贫标本,100例基因型为αα/αα的正常样本,50例为β地贫标本。结果多重荧光定量PCR在150例α地贫样本及100例正常样本的检测结果与gap-PCR符合率均达到100%,50例β地贫标本,有49例检测结果与gap-PCR一致,有1例gap-PCR报告为αα/αα的标本,多重荧光定量PCR报告为α1以及α2各仅有一个拷贝,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证实为--THAI/αα。结论多重荧光定量PCR是一种快速、简便和可靠的缺失型α地中海贫血检测技术。 彭建明 陈艳玲 官燕飞 袁春雷 张艳芳 范汉恭关键词:TAQMAN探针 缺失型 Α地中海贫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