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动脉
  • 7篇冠状
  • 7篇冠状动脉
  • 5篇疗效
  • 5篇介入
  • 5篇介入治疗
  • 4篇动脉介入治疗
  • 4篇心脏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经皮冠状动脉...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4篇冠状动脉介入...
  • 3篇心病
  • 3篇尿激酶
  • 3篇疗效观察
  • 3篇慢性
  • 3篇冠心病
  • 3篇并发
  • 2篇心功能
  • 2篇心肌

机构

  • 13篇陕西省安康市...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8篇陈进业
  • 8篇沈桂冬
  • 8篇刘发俊
  • 4篇孙朝阳
  • 4篇王东
  • 3篇刘茜
  • 3篇郑时康
  • 2篇刘胜强
  • 2篇杨剑
  • 2篇曾德银
  • 2篇陈庭燕
  • 2篇王东
  • 1篇沈桂东
  • 1篇周坤
  • 1篇丁红
  • 1篇任晖
  • 1篇张军康
  • 1篇孙朝阳
  • 1篇丁红
  • 1篇周坤

传媒

  • 4篇河北医学
  • 3篇临床和实验医...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生化药物...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7
2014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老年冠心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间动脉穿刺成功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时间、X线曝光时间、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成功率、穿刺相关血管并发症、迷走反射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桡动脉穿刺成功率、手术时间,穿刺时间以及X线曝光时间,与对照组股动脉穿刺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造影时间、穿刺相关血管并发症、迷走反射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桡动脉组明显低于股动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行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治疗老年冠心病安全可行,且易止血,术后无须卧床,并发症少,创伤小,可作为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首选途径。
王东孙朝阳沈桂冬陈进业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支架术
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162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与分析射频消融治疗室上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来我院就诊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162例为研究对象,对其予以射频消融治疗,将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162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成功消融157例,占96.91%。房室旁道共83例,成功79例,占95.18%。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79例,均成功消融,成功率为100%。②cTnI术后的浓度与术前相比,P<0.05。③射频消融治疗后患者的GH、RP、PF、SF、RE、MH、VT及BP等各方面与术前相比,P<0.05。④本组共发生7例并发症,占4.32%,复发2例,占1.23%。结论:射频消融是治疗室上速的安全有效方法,并发症与复发率跟生理类型、解剖特点、消融靶点的位置相关。
陈进业刘发俊
关键词:射频消融室上速临床疗效
尿激酶与低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肺栓塞疗效对比分析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分析比较尿激酶与rt-PA治疗急性肺栓塞的临床疗效,寻找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抢救的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50mg小剂量rt-PA治疗,对照组采用尿激酶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同时间肺动脉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溶栓治疗后短时间内,观察组肺动脉收缩压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有出血性并发症,但对照组出血性并发症显著性高于观察组。结论:50mg rt-PA治疗急性肺栓塞可在短时间内改善急性肺栓塞对于心功能的影响以及组织缺氧状态,疗效肯定,临床使用较为安全。
刘发俊陈进业
关键词:尿激酶低剂量瑞替普酶急性肺栓塞
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急性STE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PCI术治疗,观察组给予PCI术联合替罗非班治疗,观察两组疗效与出血事件等。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血流灌注,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T段回落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右室射血分数(LVEF)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T)及血小板聚集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诊PCI治疗急性STE-MI中具有肯定的疗效,但可能增加出血风险,临床应用中应注意监测。
刘发俊陈进业沈桂冬
关键词: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替罗非班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分析.方法 选取安康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患者.2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每天给予20 mg的阿托伐他汀,实验组患者每天给予40 mg的阿托伐他汀.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内径显著大于实验组,左室射血分数显著低于实验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现心源性死亡以及心力衰竭复发住院的概率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及6MWT并无显著差异,能够进行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hs-CRP水平显著高于实验组患者,6MWT显著短于实验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20 mg/d阿托伐他汀相比,40 mg/d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疗效较好,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
陈进业杨甲平王东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心力衰竭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患者30例,行导管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治疗,观察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其中19例起源于左室间隔部和流出道,11例起源于右室流出道;28例即刻成功,2例失败,成功率93.3%,2例患者经再次消融,均获成功,治疗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及频发室性期前收缩是安全有效的。
孙朝阳王东陈进业沈桂冬
关键词:导管消融术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期前收缩
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探讨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CTO)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并发症及相应有效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50例行PCI介入治疗后出现并发症情况的CTO患者临床资料,归纳、总结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介入术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结果 50例患者均好转出院,无1例死亡和加重病例。结论积极处理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PCI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可降低患者死亡率,改善预后。
陈进业刘发俊沈桂东
关键词:慢性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病变介入治疗并发症
重组人尿激酶原经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2024年
目的研究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经置管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以期为急性DVT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60例急性DVT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编号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及试验组,各8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与植入下腔静脉滤器。在此基础上,参照组接受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治疗,试验组接受rhPro-UK经置管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患肢腿围及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6.25%,高于参照组的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期间肺栓塞、出血及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患肢大腿、小腿腿围均小于治疗前,且试验组小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PTS总发生率为17.50%,低于参照组的3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Pro-UK经置管溶栓治疗急性DVT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佳,且能改善患肢肿胀情况,降低PTS发生风险。
陈进业郑时康路飞刘茜罗荣王凯张茜茜贾恩浩
关键词:下肢深静脉血栓重组人尿激酶原置管溶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8例行PCI术后发生再狭窄的患者做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手术治疗术后未发生狭窄的160例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空腹血糖、收缩压、胆固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体质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空腹血糖、收缩压、胆固醇、hs-CRP及体质指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而年龄及性别构成比无显著差别(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hs-CRP及胆固醇为PCI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风险因素。结论临床上对PCI术前,术后应强化抗炎、降脂和控制血糖治疗,以降低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
陈进业刘发俊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再狭窄
80例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80例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0例,介入治疗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方式治疗;药物治疗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两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PCI手术对于心脏急症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治愈时间明显缩短,且术后效果较明显,风险也较小,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陈进业
关键词:心脏急症冠心病药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