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龙山
- 作品数:35 被引量:366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早期上皮愈合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分析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早期植片上皮缺损和愈合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61例 62眼行部份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裂隙灯显微镜和荧光素染色法观察术后植片上皮的缺损情况 ,分类并记录植片上皮的愈合时间 ,分析植片上皮愈合时间与角膜原发疾病、新生血管增生、受体性别、年龄以及供体眼球保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术后植片上皮的平均愈合时间为 3 45天± 2 72天 ,圆锥角膜组的植片上皮愈合时间与大泡性角膜病变组、角膜白斑组相比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 :0 0 45和 0 0 0 7) ;植片上皮愈合时间与受体性别、植床新生血管增生无关 (P值均 >0 0 5 ) ;大于 61岁年龄组与小于 2 0岁年龄组、 2 0岁至 40岁年龄组的上皮愈合时间相比明显延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为 0 0 0 3和 0 0 0 4) ;供体眼球保存时间大于 12小时组的植片上皮愈合时间较小于 12小时组明显延长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值 =0 0 0 8)。结论 植片上皮愈合时间受原发角膜疾病种类、受体年龄、及供体眼球保存时间的影响 ,与受体性别、植床新生血管增生情况无关。
- 冀建平陈家祺黄挺刘祖国陈龙山
- 关键词:上皮愈合时间植片术后早期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 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38
- 2005年
- 目的研究1999~2003年我院真菌性角膜炎的病原学分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化脓性角膜炎真菌涂片标本922份、连续性真菌培养标本1814份,并与我院1975~1986、1989~1997年两个阶段比较。结果涂片标本阳性率为27%(306/922),与培养的阳性一致率为82%;真菌培养阳性率为25%(456/1814);上半年与下半年的比例为1:2.2;培养阳性的真菌菌株中,镰孢菌属占34%(155/456),曲霉菌属占26%(118/456);茄病镰孢菌和烟曲霉菌分别是最主要的致病菌株;与我院前两个阶段的资料比较曲霉菌的比例有明显下降而镰孢菌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另外,456份标本中80份伴有细菌培养阳性。结论目前,镰孢菌属和曲霉菌属是广州地区真菌性角膜炎的主要致病真菌。
- 宋书华林跃生黎明孙明霞梁志光陈龙山陈家祺
-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炎病原学曲霉菌属细菌培养
- 脱细胞真皮与异体巩膜在眼睑重建中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3年
- 目的 了解脱细胞真皮植入兔眼睑后的组织相容性 ,比较脱细胞真皮与异体巩膜替代睑板后的组织转归。方法 16只新西兰白兔 ,随机平均分成两组 ,在去除右下睑 5mm× 10mm的全层睑板后 ,分别植入脱细胞真皮和异体巩膜 ,观察大体情况和血液中免疫学指标的改变 ,分别于术后 1、4、8、12周取出植片 ,光镜检查组织学的改变 ,取第 4周的植片做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脱细胞真皮植入眼睑后结膜充血水肿消退较快 ,无植入物排斥 ,两组血液中抗体和CD 4、CD 8细胞的改变无明显差异 ,组织学检查显示脱细胞真皮引起的免疫和炎症反应轻微。作为一种生物支架 ,可以引导受体新生血管和胶原纤维的长入。结论 脱细胞真皮在植入兔眼睑后有较好的组织相容性 ,并可引导新生胶原的生长 。
- 顾建军陈家祺彭鸿钧黄挺陈龙山周世有何玉良
- 关键词:脱细胞真皮异体巩膜
- IL-1ra治疗角膜碱烧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
-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1受体拈抗剂(Interleukin—1 recipi- ent antagonist,IL—1ra)治疗角膜碱烧伤的疗效及免疫学机制。方法:制作Wistar大鼠角膜碱烧伤模型,随机分为4 组,每组3...
- 陈家祺袁进陈志士顾建军黄挺陈龙山
- 关键词:碱烧伤IL-1RA结膜下注射免疫学机制
- 文献传递
- 共焦显微镜与OrbscanⅡ角膜地形图系统在角膜厚度测量中的差异被引量:5
- 2004年
- 罗丽辉刘祖国陈家祺陈龙山肖启国张梅蒋爱华
- 关键词:共焦显微镜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
- 我国南方穿透性角膜移植的病因构成及发展趋势分析
- 邵应峰黄挺陈龙山陈家祺
- 前房注气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的初步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前房注气无缝线深板层角膜内皮移植术 (DLEK)的手术方法、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方法:对23例(23眼)大泡性角膜病变患者(白内障摘除术后15例,ICE综合征7例,角膜内皮炎1例)行前房注气无缝线深板...
- 黄挺陈家祺王玉娟邵应峰陈龙山王智崇
- 文献传递
- 应用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的眼睑原位重建术被引量:46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脱细胞真皮在眼睑缺损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11月至2002年11月收治10例眼睑缺损患者(11只眼睑),其中上睑8例,下睑1例,同侧眼上下睑1例;外伤所致者9例,先天性缺损者1例;眼睑完全缺损2只睑, 2 /3缺损8只睑, 1 /3缺损1只睑。以厚度为1mm的商业化同种异体脱细胞真皮代替睑板,运用眼睑原位重建术治疗眼睑缺损。随访观察平均8个月。结果 脱细胞真皮植入眼睑后炎性反应轻微,未见有植入物脱落和感染现象,受体结膜可在脱细胞真皮表面爬行生长。组织学检查发现术后半年脱细胞真皮植片内有新生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存在。术后按治疗标准评为优者8只睑,良好2只睑,改善1只睑,治愈率为91%。结论 脱细胞真皮不仅能代替睑板起支撑作用,而且术后引起的免疫和炎性反应轻微,可作为一种生物支架引导受体新生血管和胶原纤维的长入。
- 陈家祺顾建军彭鸿钧黄挺陈龙山周世有
- 关键词:异体脱细胞真皮眼睑缺损新生毛细血管先天性缺损下睑
- FK506局部治疗顽固性春季角结膜炎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评价FK506滴眼剂对顽固性春季角结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方法观察005%FK506滴眼剂治疗前后的春季角结膜炎症状和体征的变化及副作用,检测用药期间血中FK506浓度。结果随诊3~48个月,所有患者在用药1周后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周内盾形角膜溃疡全部修复。4例患者滴眼时有一过性轻微刺激症状,占1538%,未发现其它眼表毒副作用;8例(3076%)患者在停药1周~1个月后症状复发,重新用FK506滴眼剂后可迅速控制症状。全血中未检测到FK506。结论FK506局部治疗顽固性春季角结膜炎安全有效。
- 费文雷陈家祺王智崇陈龙山孙明霞
- 关键词:FK506春季角结膜炎顽固性滴眼剂方法观
- 人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共焦显微镜研究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活体角膜内皮细胞的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共焦显微镜观察正常人(20例)、角膜炎(12例)、角膜移植术后(19例)、葡萄膜炎(5例)、大疱性角膜病变(3例)、角膜白斑(6例)、角膜营养不良(7例)、青光眼(10例)、圆锥角膜(17例)等患者的角膜内皮,分析所得活体角膜内皮图象,总结其形态学特征。结果活体共焦显微镜下角膜内皮的图象主要有8种:①完全正常角膜内皮。②水肿角膜内皮。③失代偿角膜内皮。④“激活”角膜内皮。⑤排斥角膜内皮。⑥有KP角膜内皮。⑦有“疣状物”的角膜内皮。⑧“双核”角膜内皮细胞。结论共焦显微镜能对活体角膜内皮进行实时、无创、准确以及可重复、可比较的观察。
- 黎明林跃生姚晓明陈家祺陈龙山宋书华肖启国黄挺周世有
- 关键词:共焦显微镜角膜内皮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