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劲松
-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常熟理工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应用型本科中文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被引量:1
- 2012年
- 多媒体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具有增大课堂容量、拓展课堂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等作用。目前,应用型本科高校中文专业《现代汉语》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存在如下三方面问题:容量过大,授课过快;延伸宽泛,离题偏远;应用过滥,颠倒主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解决这些问题可取策略如下:回望传统,强化视听;延展适中,加深厚度;凸显应用,突出实践。
- 顾劲松
- 关键词:多媒体应用型本科中文专业《现代汉语》课程教学
- “解手”来源纠谬被引量:1
- 2011年
- 排便义"解手",既不是"解溲"音近而讹,也不是缘于排便义"解"的双音化,跟明清时期的移民传说也无关,而是由唐宋时期解决义"解手"引申发展而来,是一个婉辞用法。
- 顾劲松
- 关键词:解手移民
- 涟水话的系词“斗”被引量:8
- 2011年
- 涟水话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内部有一定差异。本文的描写以距离县城约40公里的南禄乡话为准。
- 王健顾劲松
- 关键词:系词江淮官话
- 《西游记》中“筑”字形义考辨被引量:1
- 2012年
- "筑"字在《西游记》中出现频率很高,计112处。《西游记》中"筑"字的本来面貌,尚无文献给予比较科学的解释,其意义分析也欠妥当。根据文献梳理,借助事理推敲,辅以方言佐证,可以认为,《西游记》中"筑"字,本字为"劚",意义为"刨掘"。
- 顾劲松
- 关键词:《西游记》江淮官话
- 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研究综述被引量:4
- 2014年
- 半个多世纪来,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研究渐受重视,主要内容包括:方言词汇搜集和描写;方言词汇差异和方言特征词理论探索;方言与普通话、方言之间、古今和新老比较研究。研究总体上呈现出从侧重事实描写向综合比较和理论探索的转变。同时,现代汉语方言词汇研究也有一些方面亟待强化和进一步展开,诸如方言词汇搜集和整理参差不齐;研究理论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深化;比较研究深度和广度不够;静态研究较多,动态研究相对较少等。
- 顾劲松
- 关键词:现代汉语方言词汇
- 苏北江淮官话古阴声韵字收m尾现象考察被引量:2
- 2011年
- 现代苏北江淮官话里普遍存在着部分中古阴声韵字今读韵母收m尾现象。这些字主要来自中古遇摄、流摄和果摄,其中以遇摄居多。在实读中这种m尾表现出双唇闭合、鼻音色彩不太明显的发音特征,收m尾的韵母所占据的位置恰是传统记录的当地音系中的u和y。究其原因是当地音系内部正在进行的元音推链式高化(→o→u)和同化音变。元音推链高化引起本来已经是高元音的u被迫高顶出位,并同化带动同样是高元音的y高顶出位。u和y高顶出位首先表现为擦化,进而发生鼻音化,最终带上m尾。
- 顾劲松
- 关键词:江淮官话阴声韵同化
- 从涟水南禄话看汉语方言两类反复问句的相对共存
- 2010年
- 南禄话有三种类型反复问句:K-VP、VP-neg-VP和K-VP-neg-VP。老老、新派分别使用K-VP、VP-neg-VP,老、中派分别多使用K-VP、VP-neg-VP。K-VP-neg-VP各派都用,强调意味明显。各类分别有紧缩式VP,V(O)-啵、V(O)-吗、V(O)V和VV(O),KVV(O),用于随便自由场合。在汉语方言中,K-VP、VP-neg-VP两种类型反复问句相对共存。
- 顾劲松
- 关键词:反复问句
- 苏属江淮官话n、l分混状况考察被引量:1
- 2013年
- 苏属江淮官话n、l分混有n、l不混和n、l相混两类。其中n、l相混又有四种情况:n、l合为l,主要分布在南京及其周边地区;n、l合为n,主要分布在泰州及其东部县市;n、l相混多为l,主要分布在镇江、扬州等地区;n、l相混多为n,以东台市最为典型。导致苏属江淮官话n、l复杂分混状况的主要因素如下:中古泥、来等声母演变路径不同,韵母阴阳、开合类型,日常的语流惯性,音系的对称特征,强势方言辐射和推普政策等。
- 顾劲松叶安琪
- 关键词:江淮官话声母
- 涟水方言儿化现象考察被引量:3
- 2012年
- 隶属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涟水方言中首次发现有儿化现象存在。涟水方言儿化词总量较少,主要是一些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且使用频率较高的时间词、称谓词和其他普通名词;儿化实读表现与儿化音节本身的韵母类别有关;老派儿化现象比新派丰富,较之于老派,新派儿化现象呈现出明显的萎缩态势,此态势主要与普通话渗透等因素有关。涟水方言儿化现象主要是历时继承和发展的结果。
- 顾劲松
- 关键词:江淮官话儿化儿尾《西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