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艳
- 作品数:8 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教育部规划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 初中生好奇心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 该研究考察了初中生的好奇心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以及互联网使用偏好的关系,并分析性别对好奇心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和互联网使用偏好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特质一状态好奇心问卷、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和互联网使用偏好问卷对...
- 雷雳马利艳郝传慧
- 关键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 文献传递
- 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被引量:11
- 2008年
- 个体使用互联网对其心理与行为的影响一直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同时互联网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不同的互联网服务对使用者的影响是不同的。该研究采用问卷法抽取北京市两所中学初一、初二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目的是考察初中生生活事件、即时通讯服务使用偏好与孤独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活事件带来的主观压力能够显著正向预测孤独感;即时通讯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孤独感;客观压力不能够预测孤独感,但是它可以通过即时通讯间接地影响个体的孤独感水平。从结果中可以看到互联网的使用对个体的发展不全是消极的,即时通讯服务的使用能够缓解生活事件对个体产生的消极影响,对个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马利艳雷雳
- 关键词:孤独感初中生
- 初中生自我认同对即时通讯与互联网使用关系的调节作用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考察初中生自我认同对即时通讯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方法:使用即时通讯服务偏好问卷、自我认同问卷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即时通讯服务偏好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自我认同能够显著负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自我认同对即时通讯与网络成瘾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显著,对于高自我认同者,即时通讯不能够显著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而对于低自我认同者,即时通讯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结论:自我认同完成能够减缓即时通讯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的正向关系,对个体起到保护作用。
- 雷雳马利艳
- 关键词:自我认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 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被引量:12
- 2007年
- 目的:探讨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其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中国青少年生活事件检查表、青少年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和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对北京市某中学123名初一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初中生生活事件显著低于大中城市初中生常模;初中生生活事件同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有显著正相关,与突显性、耐受力、戒断症状、社交抚慰以及消极后果等分量表之间也呈显著正相关;互联网社交服务、娱乐服务、信息服务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显著正相关;初中生感知到的主观压力、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能够显著预测病理性互联网的使用。结论:初中生生活事件、互联网社交服务的使用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之间有密切关系。
- 马利艳郝传慧雷雳
- 关键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初中生
- 青少年的依恋与“网恋”的关系被引量:7
- 2009年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青少年的网恋现象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该研究采用问卷法抽取北京市某中学371名青少年进行调查,目的是探讨青少年的依恋、社会支持与"网恋"的关系。结果表明:(1)青少年网恋卷入倾向存在性别差异,男生网恋卷入倾向显著高于女生,但是青少年网恋卷入倾向不存在年级差异。(2)回归分析发现,性别、青少年依恋中的同伴疏离、同伴沟通对网恋卷入倾向具有显著地正向预测作用,青少年依恋中的母子沟通对网恋卷入倾向有显著地负向预测作用。
- 孟庆东雷雳马利艳
- 关键词:青少年网恋依恋社会支持
- 青少年虚拟自我与人格和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青少年成为重要的互联网使用人群。由于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自我控制能力较差,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自我,过度的和不恰当的互联网使用对青少年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
该研究抽取石家庄...
- 马利艳
- 关键词:青少年虚拟自我人格心理互联网使用病理性互联网使用
- 文献传递
- 初中生情感体验与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 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情绪情感上逐渐独立于父母,而这种变化可能会影响到他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行为表现,比如互联网的使用等。该研究采用幸福感指数量表、儿童孤独量表(CLS)以及青少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APIUS)对北京市某...
- 郝传慧马利艳雷雳
- 关键词: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耐受力戒断症状情感体验
- 文献传递
- 初中生生活事件与其互联网使用的关系
- 青少年期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时期,考试、升学、家庭、同伴等都是青春期青少年的重要压力源,这些压力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该研究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某中学123名初一学生就生活事件与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调查。所使...
- 马利艳郝传慧雷雳
- 关键词:互联网使用相关系数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