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娜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动脉
  • 7篇动脉粥样硬化
  • 7篇超声
  • 4篇超声检测
  • 3篇主动脉
  • 3篇主动脉粥样硬...
  • 3篇腹主动脉
  • 3篇腹主动脉粥样...
  • 3篇高频超声
  • 3篇高频超声检测
  • 2篇多普勒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血流
  • 2篇血液
  • 2篇血液流变
  • 2篇血液流变学
  • 2篇彩色多普勒
  • 2篇超声评价
  • 1篇代偿
  • 1篇代偿性

机构

  • 9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省军区

作者

  • 9篇马娜
  • 9篇田家玮
  • 8篇孙立涛
  • 3篇冷晓萍
  • 2篇李如萍
  • 1篇窦新颖

传媒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医学超声...
  • 1篇2003年全...
  • 1篇2003年全...
  • 1篇全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超声与血液流变学检测兔动脉粥样硬化
2005年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联合应用血液流变学方法检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方法选24只国产纯种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正常饲料组(6只),高脂饲料喂养组(18只),各随机分成3个亚组,分别喂养4周、8周、12周。观察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径及血液流变特性的变化,以病理检查结果进行验证。结果在兔动脉粥样硬化不同阶段,高脂饲料喂养组家兔颈总动脉IMT进行性增厚,血管内径于病变早期呈代偿性扩张,随病变进展而逐渐狭窄;而在2周时红细胞变形指数开始出现变化,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刚性指数均在4周以后出现进行性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逐渐降低(P<0.01或P<0.05)。结论超声与血液流变学方法可以定性、定量检测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可动态观察其病变进展情况。
孙立涛田家玮马娜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检测红细胞变形指数血液流变特性兔颈总动脉代偿性扩张大耳白兔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兔颈动脉粥样硬化症的基础研究
<正> 据报道,20%~30%的脑卒中是由于椎动脉颅外段狭窄性病变进行性发展所致,其中颈动脉粥样硬化为重要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有助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彩色多普勒超声(彩超)能清晰显示颈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声...
田家玮马娜孙立涛冷晓萍
文献传递
高频超声检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本研究应用体表高频超声动态观察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腹主动脉病变发生、发展过程,探讨超声诊断技术检测动脉粥样硬化应用价值.
田家玮马娜孙立涛冷晓萍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高频超声检测
文献传递
超声评价辛伐他汀对兔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超声评价早期脑动脉粥样硬化的价值及辛伐他汀的治疗作用。方法24只兔随机平均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A组)、高脂模型组(B组)、辛伐他汀治疗组(C组)。12周末超声分别测量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颈总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截取动脉行病理学检查。结果B组、C组颈总动脉IMT增厚,PI、RI增高,与A组比较差异显著,C组测值较B组减低(P<0.05)。椎动脉和基底动脉PI、RI测值组间差异显著(P<0.05),B组PI、RI较A组显著增高,C组较B组明显减低(P<0.05)。各组Vs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测颈总动脉结合椎、基底动脉,为诊断早期脑动脉粥样硬化提供了可靠的方法,辛伐他汀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马娜田家玮孙立涛
关键词:超声检查动脉粥样硬化辛伐他汀脑动脉粥样硬化
经颅CDFI评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全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经颅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TCDFI)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形态学方面的研究,旨在评价TCDFI诊断VBI的临床价值。方法将临床诊断有VBI造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患者150例作为病例组,...
田家玮孙立涛马娜李如萍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文献传递
超声评价家兔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2年
马娜田家玮
关键词:超声评价早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超声显像三维超声成像经食管超声检查
高频超声检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2004年
目的用高频超声检测动脉粥样硬化(AS)兔模型腹主动脉病变进展的动态过程,评价超声检测的可行性、可靠性及应用价值.方法24只国产纯种大耳白兔随机分成4组:1组为正常对照组,基础颗粒饲料喂养;2、3、4组分别为高脂饲料喂养4、8、12周的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组.分别测定兔血脂浓度,彩超测量腹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血管内径(D)、IMT/D比值.将超声测量值与病理测量值作对比分析.血流频谱指标包括:收缩期峰值流速(Vs)、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模型组家兔腹主动脉IMT明显增厚(P<0.01),并逐渐发展为动脉硬化斑块.病变早期血管内径代偿性扩张,而后逐渐狭窄.IMT/D比值呈逐渐增高趋势.PI、RI值显著增高(P<0.01),Vs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彩超可准确评价AS病变,其中IMT、D、IMT/D比值以及PI、RI为超声检测AS可靠的观测指标.
田家玮马娜孙立涛窦新颖李如萍
关键词:IMT腹主动脉高频超声RI彩超
高频超声检测兔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的实验研究
<正> 人类动脉粥样硬化(AS)以腹主动脉发病率最高,因早期多无临床表现而使其诊断存在一定困难。高频超声作为一种无创、准确、经济的手段,现已逐渐应用于临床,检测动脉硬化及预示心、脑血管疾病。本研究应用体表高频超声动态观察...
田家玮马娜孙立涛冷晓萍
文献传递
多普勒超声对兔动脉硬化的血流动力学与流变学研究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通过研究兔颈总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与动力学的变化规律,探求其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方法 选24只大耳白兔随机分成2组:A组为正常饲料组(6 只),B组为高脂饲料喂养组(18 只),各分成3 个亚组,分别喂养4周、8周、12周。观察颈总动脉Vs、PI、RI及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变化,用病理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在兔AS不同阶段,B组家兔颈总动脉PI、RI逐渐增高(P<0.01或P<0.05),Vs无显著变化;血液流变学指标中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在4周以后出现进行性增高(P<0.01或P<0.05),并与PI、RI呈正相关;红细胞变形指数逐渐降低(P<0.01 或P<0.05),与PI、RI呈负相关。结论 血流动力学与血液流变学变化相结合可以早期定性、定量检测AS,动态观察其病变进展情况。
孙立涛田家玮马娜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血液流变学血流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