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慧敏 作品数:6 被引量:7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安徽地区2010年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分析以及对不动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体外研究 目的: 了解2010年安徽地区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为临床控制感染提供依据。 应用联合药敏实验观察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联合利福平对16株对多种抗菌药物均敏感不动杆菌的体外... 马慧敏关键词:不动杆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耐药性分析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 文献传递 莫沙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Meta分析 被引量:44 2015年 目的评价莫沙必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Pub 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13年6月,所有莫沙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评价后,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2项研究(2918例患者),治疗组(莫沙必利联合质子泵抑制剂)对GERD临床症状缓解率[OR=4.54,95%CI(3.59,5.75),P<0.01]以及对内镜下胃食管炎症应答率[OR=4.37,95%CI(3.08,6.21),P<0.01]均高于对照组(单用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数[OR=1.06,95%CI(0.74,1.53),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试验组对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安全性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马慧敏 李一帆 汪燕燕 王小华 夏泉 王静 许杜娟关键词:莫沙必利 胃食管反流 质子泵抑制剂 META分析 “6S管理”理论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2014年 目的讨论"6S管理"在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以规范病区药品管理,提高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水平。方法将"6S"理论及管理模式应用在药品管理中,即从整理、整顿、清扫、规范、素养、安全六个项目,实行全员参与和专人负责制,完善药品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不断改进。结果病区药品管理质量明显提高。药品储存与养护方面得分率由19%增加到98%,效期药品管理得分率由20%提高至100%。药品定位摆放、账物相符、无1例过期、失效药品。结论6S管理可更有效地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提升护理质量,是病区用药质量控制的有效方法。 谈超 吴开智 李燚 江小四 叶翀 马慧敏 夏泉关键词:6S管理 病区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管理 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愈患者的药物治疗分析 2020年 目的:了解40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治愈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为COVID-19用药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对2020年1月26日至3月8日某院40例COVID-19治愈患者的相关用药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COVID-19患者的用药特点。结果:40例COVID-19患者抗病毒药物、中药、胃黏膜保护剂、止咳平喘类药物和免疫增强剂的临床使用率分别为100.0%、95.0%、62.5%、47.5%和40.0%。用药频次(DDDs)排名前五位的药物分别是:维生素C注射液、重组人干扰素α2b、维生素C片、阿比多尔分散片、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抗病毒用药方案中,两药联合和3种及以上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率分别为32.5%和67.5%,用药方案多以干扰素联合洛匹那韦利托那韦为基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72.5%。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尚在进一步探索中,应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要求制定药物治疗方案,避免过度使用抗病毒药物和糖皮质激素,并在用药过程中加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 马慧敏 汪燕燕 汪燕燕 钱芳芳 谈超 戴根苗 钱芳芳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 肺炎 药物治疗 品管圈在提高患者对住院药房满意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通过在住院药房开展品管圈(QCC)活动,提高患者对住院药房的满意率。方法 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在住院药房成立"众心圈",按QCC十大步骤实施PDCA[plan(计划)、do(实施)、check(检查)、action(处理)]循环,并评估活动效果。结果开展QCC活动后患者对住院药房满意率明显提高,由开展QCC活动前的78.2%(365/467)上升至96.8%(455/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56,P<0.05)。结论住院药房开展QCC活动可提升住院药房药师对患者的药学服务质量,促进患者合理用药,患者对住院药房的满意率提高。 任刘丽 谈超 钱芳芳 马慧敏 蔡琳 夏泉关键词:住院药房 药学服务 满意度 品管圈 亚胺培南或美罗培南联合利福平降低不动杆菌防耐药突变浓度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1 2012年 目的在体外探讨亚胺培南(IMP)和美罗培南(MER)单用及其分别与利福平(RFP)联用对不动杆菌的防耐药突变浓度(MPC)的影响,为防止细菌耐药的产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IMP或MER与RFP在体外单独以及联合应用的最低抑菌浓度(MIC)、计算部分抑菌浓度(FIC)指数。用肉汤法富集浓度为1010CFU/ml不动杆菌,采用琼脂平板二倍稀释法测定IMP和MER单药以及分别与RFP联用时对16株临床分离不动杆菌的MPC,并计算相应的选择指数(SI)。结果 IMP或MER分别与RFP联合应用后均以无关作用为主,未见拮抗作用,存在一定比例协同作用。IMP和MER单用对上述16株不动杆菌的SI均为16~128;分别与RFP联合使用SI均下降为1~32,联合用药较单独用药SI下降2~32倍。结论 IMP或MER分别与RFP联合使用均可降低其单用对不动杆菌的MPC,缩小MSW,防止耐药突变菌的产生。 马慧敏 胡立芬 叶英 叶英 朱玉林关键词:不动杆菌 防耐药突变浓度 耐药突变选择窗 亚胺培南 美罗培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