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作者详情>马轶明

马轶明

作品数:16 被引量:47H指数:4
供职机构: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3篇术后
  • 3篇切除
  • 3篇胃癌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3篇肠内
  • 3篇肠内营养
  • 2篇早期肠内营养
  • 2篇切除术
  • 2篇进行性
  • 2篇进行性消瘦
  • 2篇空肠
  • 2篇护理
  • 2篇甲状腺
  • 1篇代谢
  • 1篇代谢支持
  • 1篇蛋白
  • 1篇低蛋白
  • 1篇低蛋白血症

机构

  • 13篇大同市第三人...
  • 1篇山西省肿瘤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马轶明
  • 3篇魏华东
  • 3篇任崧
  • 2篇杜新华
  • 2篇赵义芬
  • 1篇王文君
  • 1篇孙维维
  • 1篇武军
  • 1篇石武山
  • 1篇白向东
  • 1篇刘凤娥
  • 1篇边美玲

传媒

  • 3篇中国药物与临...
  • 2篇临床医药实践
  • 2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山西临床医药
  • 1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中华当代医学
  • 1篇中国新医药
  • 1篇护理研究(下...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4
  • 1篇200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十二指肠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9年
在腹部损伤中,由于十二指肠位置深在,破裂时缺乏特异性表现,并且多伴有周围器官的重要损伤,容易被忽视。因此,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断难度极大,由于其处理不及时,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高。即使及时手术,十二指肠破裂术后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相当高.由于患者术后长期禁食常伴有恶液质、进行性消瘦、低蛋白血症。这种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患者整个治疗过程,不利于愈合,也会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预后。因此合理、有效地提供同手术期营养支持对绝大部分的十二指肠破裂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中.常规对十二指肠损伤修补术行术中预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经营养管滴入成品的肠内营养制剂共6例,均取得了良好治疗效果。现回顾总结如下。
马轶明魏华东
关键词:十二指肠损伤十二指肠破裂空肠营养管肠内营养制剂特异性表现进行性消瘦
远侧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比较被引量:5
2009年
马轶明魏华东
关键词:胃大部切除术后消化道胃癌胃空肠吻合手术并发症
应用微波治疗仪治疗普外科急慢性炎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09年
赵义芬孙维维马轶明杜新华
关键词:多功能微波治疗仪急慢性炎症普外科治疗仪治疗疗效观察坏死性筋膜炎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9年
胃癌患者中营养不良的发生率相当高。部分进展期胃癌患者常伴有恶液质:厌食、进行性消瘦、体质量下降、贫血、低蛋白血症。这种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不利于原发病的治疗,也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预后。因此,合理、有效地提供营养支持对绝大部分营养不良的胃癌患者术后康复有积极作用。
马轶明魏华东王文君
关键词: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进行性消瘦低蛋白血症
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2001年
目的 :提高外科医生对胰腺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收治的胰腺损伤 12例 ,按 L ucas分级标准 , 级 2例 , 级 6例 , 级 1例 , 级 3例。结果 :术前诊断为胰腺损伤的仅 4例 ,占 33.33 %。术后死亡 2例 ,病死率为 16 .6 7%。结论 :对胰腺损伤的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 ,可降低其并发症及病死率。
武军马轶明
关键词:胰腺损伤
分化型甲状腺癌全切除术后应用甲状腺激素联合^(131)I治疗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6年
目的:探讨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全切除术后应用甲状腺激素联合131I的治疗疗效及对患者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g)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2015年1月行甲状腺全切手术治疗的98例DTC患者临床资料,按术后治疗方式分为激素组(n=56)和联合131I组(n=42)。激素组术后给予甲状腺激素治疗,联合131I组给予甲状腺激素联合131I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甲状腺功能及血清Tg水平。结果:联合131I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激素组的80.4%(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个月、6个月时,联合131I组Tg水平均显著低于激素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TC行甲状腺全切术后应用甲状腺激素联合131I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维持正常甲状腺功能,并且能够降低血清Tg水平。
任崧马轶明
关键词:分化型甲状腺癌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激素^131I治疗甲状腺球蛋白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4年
腹股沟疝的外科经典手术如:Bassini(1887年)、Halsted(1889年)、Furguson(1890年)和McVay,(1984年)法等:这些传统方法较为繁杂,并且破坏了原有的生理解剖结构,使病人术后恢复时间延长,腹股沟区牵拉疼痛剧烈,影响患者形象及日常生活,复发率高,可达10%-15%。我院自1998年6月始率先在本地区开展了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至今,共临床治疗42例腹股沟疝患者。
马轶明
关键词: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股沟疝手术方法连续硬膜外麻醉
甲状腺良性病变的并发症以及原因分析
2014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病变经初次手术切除后发生并发症的原因。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甲状腺良性病变患者320例,术后随访1年并收集资料。结果: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3.4%(11/320),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为1.2%(4/320);术后甲状腺功能低下的发生率为20.9%(67/320);术后暂时性低血钙的发生率为26.9%(86/320)。结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病变时应积极控制并发症的发生率。
任崧马轶明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病变并发症喉返神经
围手术期营养护理方法探讨
2010年
边美玲马轶明刘凤娥
关键词:营养护理营养代谢支持护理程序饮食指导护理行为护士配合
甲状旁腺切除术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肾性贫血及营养状况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切除术应用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对其肾性贫血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73例,所有患者均为采用药物治疗无效后给予甲状旁腺切除术,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甲状旁腺激素(iPTH)、Ca2+、P3+、钙磷乘积、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HuEPO)用量、白蛋白(ALB)、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体质量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肌围、血清铁、铁蛋白、C-反应蛋白(CRP)、尿素清除指数(Kt/V)和尿素下降率(URR%)等指标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清iPTH、Ca2+、P3+、钙磷乘积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6、12个月Hb、Hct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6、12个月rHuEPO用量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6、12个月ALB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TG指标低于术前,BMI和TSF水平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1、6、12个月血清铁、铁蛋白、CRP、Kt/V和URR%等指标与术前相比,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导致肾性贫血和营养不良的主要因素,甲状旁腺切除术应用于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患者可明显降低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减轻患者肾性贫血症状,改善营养状况。
任崧马轶明
关键词:甲状旁腺切除术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性贫血营养状况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