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波

作品数:12 被引量:76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市普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
  • 4篇心力衰竭
  • 4篇衰竭
  • 3篇型心
  • 2篇心肌
  • 2篇心绞痛
  • 2篇心力衰竭患者
  • 2篇型心绞痛
  • 2篇血管
  • 2篇血清
  • 2篇舒张
  • 2篇稳定型心绞痛
  • 2篇无复流
  • 2篇小剂量
  • 2篇绞痛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2篇复流
  • 2篇病变
  • 1篇单核

机构

  • 12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作者

  • 12篇顾晔
  • 12篇高波
  • 6篇李论
  • 6篇胡立群
  • 4篇余德龙
  • 3篇刘涛
  • 3篇贺莉
  • 3篇成忠
  • 3篇肖杰
  • 2篇郭张强
  • 2篇曾昆
  • 1篇李松
  • 1篇彭定凤
  • 1篇侯凌波
  • 1篇肖宏

传媒

  • 5篇临床心血管病...
  • 2篇上海医学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湖北中医杂志

年份

  • 4篇2014
  • 1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对合并体液潴留心力衰竭的治疗价值被引量:35
2010年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入选255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的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128例)和呋塞米组(127例)。联合治疗组予静脉泵持续泵入小剂量多巴胺(2~3μg·kg-1.min-1)联合呋塞米(20~40mg/d)静脉注射。呋塞米组仅静脉注射呋塞米(20~40mg/d)。观察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监护病房(CCU)住院天数(即心力衰竭改善所需时间)以及出现利尿剂抵抗、需要超滤或血液透析治疗、肾功能恶化和死亡患者的构成。结果联合治疗组的CCU住院天数平均为(3.75±1.20)d,显著短于呋塞米组的(4.13±1.54)d(P=0.030)。联合治疗组出现利尿剂抵抗和肾功能恶化的患者构成比(2.3%和8.6%例)均显著低于呋塞米组(21.3%和26.8%例,P值均=0.000)。联合治疗组有1例患者需要超滤或血液透析治疗,呋塞米组为6例(P>0.05)。联合治疗组无死亡患者,呋塞米组死亡4例(P>0.05)。结论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可加强心力衰竭患者对呋塞米的治疗反应,及时有效改善体液潴留和心力衰竭症状,保护脏器功能。
胡立群顾晔高波余德龙
关键词:心力衰竭呋塞米多巴胺体液潴留
维拉帕米对左室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维拉帕米对左室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84例舒张期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A组,42例,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利尿剂标准治疗;B组,42例,在标准治疗基础上加用维拉帕米,随访30周。治疗前后测量六分钟步行试验的距离和检测血浆脑钠肽(BNP)的浓度进行对比,评价维拉帕米对单纯左室舒张期心力衰竭(DHF)的疗效。结果:维拉帕米治疗30周后与A组相比,B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P<0.05);血浆BNP浓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维拉帕米联用ACEI+利尿剂能进一步改善DHF患者的左室舒张功能,疗效确切。
肖杰顾晔成忠李论高波
关键词:维拉帕米舒张期心力衰竭六分钟步行试验脑钠肽
缓慢型心律失常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解剖分布
2009年
余德龙顾晔胡立群曾昆高波
关键词: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疾病心脏起搏器
小剂量螺内酯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评估小剂量螺内酯对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64例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2例,仅给予标准治疗;螺内酯组32例,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随访24周。每组在入选时及治疗24周后行6min步行试验,测量步行距离。结果:螺内酯组6min步行距离明显提高,由(284±91)m增至(363±73)m(P<0·05);对照组未见到明显变化。结论:小剂量螺内酯能提高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
顾晔高波
关键词:心力衰竭螺内酯运动耐量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探讨不同体质指数(BMI)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抵抗素(Res)水平的变化以及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关系。方法: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BMI分为:肥胖组(BMI≥24,A组,23例)与非肥胖组(BMI<24,B组,28例),另选26例体检正常者作为对照组(C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空腹血清Res水平;同时检测血脂、血压、身高、体重,计算BMI;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测定IMT。结果:与C组空腹血清Res水平[(20.92±1.42)μg/L]相比,A组[(24.26±1.98)μg/L]和B组[(22.03±2.15)μg/L]明显升高,分别为P<0.01和P<0.05;A组与B组比较,Res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和B组Res均与收缩压(r=0.554,P<0.05;r=0.411,P<0.05)、TG(r=0.453,P<0.05;r=0.482,P<0.05)正相关,A组Res还与BMI(r=0.390,P<0.05)正相关,C组Res与收缩压(r=0.397,P<0.05)正相关。A组IMT[(1.17±0.48)mm]显著高于B组[(0.94±0.55)mm]和C组[(0.85±0.42)mm],均P<0.05;IMT与Res、年龄正相关。结论:Res与IMT、高血压、肥胖正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高波彭定凤成忠李论顾晔
关键词:高血压抵抗素颈动脉血管内膜
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观察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9例,静脉滴注红花黄色素及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38例,口服单硝酸异山梨酯。结果两组心绞痛症状均有所缓解,但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
李松余德龙高波胡立群顾晔
关键词: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西医结合疗法红花黄色素
分次处理冠脉多支病变对对比剂肾病的影响
2010年
目的观察分次完成冠脉多支病变的完全血运重建对对比剂肾病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352例冠脉多支病变择期行冠脉介入治疗(PC I)的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76例。分次介入组每隔6周完成单支血管的血运重建直至取得完全血运重建;完全介入组一次性完成全部血管的血运重建。检查术前、术后24、48、72 h血清肌酐水平。比较对比剂肾病的发生率及随访期间需要肾病专科治疗的事件。结果与完全介入组比较,分次介入组对比剂总量增多,而对比剂肾病及需要肾病专科治疗病例均减少(P<0.05);两组术后72 h内最高肌酐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分次完成多支冠脉病变的完全血运重建能够有效降低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控制肾脏病专科治疗的需要,优化冠心病介入治疗方案。
胡立群顾晔高波余德龙
关键词:对比剂肾病
口服尼可地尔预防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中桡动脉痉挛作用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尼可地尔口服制剂在经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中预防桡动脉痉挛(radial artery spasm,RA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经桡动脉途径介入检查和治疗的患者400例,随机分成尼可地尔组(术前给予尼可地尔片5mg口服)和对照组,比较两组RAS发生率,并观察尼可地尔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际入选病例分为尼可地尔组198例,对照组199例。完成单纯冠状动脉(冠脉)造影(CAG)和冠脉介入治疗(CAG+PCI)的例数,两组无统计学差异。行单纯CAG,尼可地尔组RAS发生率低于对照组(9.7%︰20.8%,P<0.05);行CAG+PCI,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RAS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2%︰23.2%,P>0.05);但总和RAS发生率,尼可地尔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2.1%︰21.6%,P<0.05)。尼可地尔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且轻微。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冠脉介入诊疗术前口服尼可地尔能安全、有效地预防单纯CAG桡动脉痉挛的发生,但不能有效预防CAG+PCI桡动脉痉挛。
高波贺莉肖杰刘涛李论顾晔
关键词:桡动脉痉挛桡动脉途径介入诊疗尼可地尔口服
银杏叶提取物对不稳定型心绞痛低、中危患者疗效及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高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4年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UA)低、中危患者疗效及炎性相关因子的影响。方法:132例冠心病UA低、中危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9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银杏叶提取物20ml,用5%葡萄糖稀释成250ml,静脉滴注,Qd。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4d。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在疗效(心绞痛发生率、心电图)、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上总有效率(79.8%)显著好于对照组(62.8%),P<0.05。心电图疗效上总有效率(67.4%)显著好于对照组(48.8%),P<0.05。治疗后两组MCP-1[治疗组(106.38±21.73)pg/ml,对照组(127.45±19.48)pg/ml]、hs-CRP[治疗组(3.73±0.68)mg/L,对照组(4.59±0.50)mg/L]均较治疗前MCP-1[治疗组(135.27±23.54)pg/ml,对照组(142.86±21.29)pg/ml]、hs-CRP[治疗组(7.27±0.95)mg/L,对照组(6.91±0.44)mg/L]有显著降低(P<0.05),但治疗组下降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对于UA低、中危患者疗效确切,并可以降低MCP-1和hs-CRP的表达。
高波郭张强刘涛李论顾晔
关键词: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高敏C反应蛋白银杏叶提取物
非急性期冠状动脉无复流/慢血流抗缺血药物疗效及预后的研究
顾晔李论肖宏贺莉高波成忠胡立群郭张强刘涛侯凌波
冠状动脉无复流是(No- Reflow Phenomenon,NR)指冠脉造影未发现心外膜血管机械性阻塞,而支配的节段心肌灌注不良或无灌注的一种现象,是冠脉微循环功能障碍的一种表现。狭义NR一般指急诊PCI术后机械性阻塞...
关键词:
关键词:冠状动脉无复流慢血流预后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