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辉 作品数:38 被引量:134 H指数:7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所长基金 武汉市青年科技晨光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甘蓝型油菜BnADC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2012年 利用同源克隆和RACE(Rapid amplification of cDNA ends)技术从甘蓝型油菜中克隆到精氨酸脱羧酶(Arginine decarboxylase,ADC)基因cDNA全长序列,命名为BnADC。BnADC全长为2 649bp,包含344bp的5'非翻译区(5'Untranslated region,5'-UTR)、226bp的3'非翻译区(3'Untranslated region,3'-UTR)和2 079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ORF),编码75.1kD的蛋白质。5'-UTR中含有12bp的uORF(Upstream open readingframe),编码MIRE 4个氨基酸。氨基酸同源性比对表明,BnADC蛋白与其他植物ADC蛋白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与芥菜的同源性高达93%;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BnADC与芥菜、拟南芥的ADC亲缘关系较近。在获得全长cDNA的基础上,构建融合表达载体pET30a(+)-BnADC,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表达菌株BL21(DE3),SDS-PAGE检测到一个约81.1kD的融合蛋白被E.coil表达,且融合蛋白主要存在于菌体沉淀中。 洪林 闫晓红 袁亚宾 刘王辉 胡长清 李晨 陈春丽 魏文辉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同源克隆 RACE 原核表达 新疆野生油菜无菌苗的无性繁殖研究 2010年 以新疆野生油菜18号无菌苗为材料,研究了其在武汉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条件下的快速繁育技术,提出了以离体培养结合常规栽培技术快速繁殖新疆野生油菜的生产程序。结果表明,以中上部茎段为材料,采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作为无性繁殖基质,在无菌苗生根后移栽成活容易。对下胚轴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3mg/L 6-BA+0.1mg/L NAA+0.1mg/L GA3+3%蔗糖+0.6%琼脂培养基效果较好。 孙慧慧 闫晓红 王力军 叶永忠 魏文辉关键词:新疆野生油菜 无菌苗 无性繁殖 大豆多粒荚特异材料BAC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7 2010年 利用大豆重组自交系中的一个多粒荚家系Q1001,构建了一个大豆BAC文库(bacterial artificial chromosome library)。该文库包含54912个克隆,平均插入片段达125kb,相当于大豆单倍体基因组大小的6.12倍。随机挑选4个大于100kb的克隆进行稳定性继代实验,经100代后插入的DNA片段仍然稳定存在。该BAC文库的建成,为下一步开展大豆产量相关基因的克隆打下基础。 许靖曼 魏文辉 沙爱华 单志慧 周新安关键词:BAC文库 大豆 产量相关性状 甘蓝型油菜ADC基因片段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克隆甘蓝型油菜精氨酸脱羧酶(ADC)基因的cDNA片段,为进一步获得ADC基因全长及研究其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以甘蓝型油菜(Brassica napus L.)品种中双6号的花蕾为材料,设计简并引物,采用同源克隆法扩增ADC基因的cDNA片段。【结果】成功扩增获得8个不同的ADC基因拷贝,按长度将其分为1011、999、981bp3类,8个拷贝核苷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81%~99%,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86%~99%。1011bp片段包含3种不同的序列S1~S3,序列间存在9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999bp序列包含S4和S5,具有3个SNP位点,两个区段出现连续碱基缺失。981bp序列包含S6~S8,发现14个SNP位点,且第67位核苷酸出现无义突变,4个区段发生碱基缺失。序列S4~S8共同缺失第632~634、642~650位的核苷酸小片段。氨基酸同源比对和系统进化分析结果表明,8个不同ADC基因拷贝与芥菜(Brassica juncea L.)、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 L.)、盐芥(Thellungiella halophila L.)等物种的ADC基因同源性高,亲缘关系近。【结论】所获得的8个基因拷贝即为来自于甘蓝型油菜ADC基因的片段。 洪林 闫晓红 李晨 刘正富 魏文辉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同源克隆 油菜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分离和功能研究 种子发育过程中合成的脂肪酸和蛋白质最终决定了油菜的营养、加工等品质。重要性状相关的生物学过程往往是由多基因控制的复杂生命活动。因此,要了解农艺性状发生的分子控制机理,不但要对单个基因,而且也要对多基因乃至整个基因组在同一... 华玮 毛晗 陈波 魏文辉关键词:种子发育 相关基因 文献传递 蓖麻成熟期胚抑制消减cDNA文库构建及其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技术,以高含油量蓖麻品种油蓖5号开花后第15d胚和36d胚为实验材料构建36d成熟期胚消减cDNA文库。文库的插入片段平均长度约400bp,随机挑取700个克隆进行PCR筛选,获得596个阳性克隆,经过点杂交筛选后选择了521个阳性克隆进行测序。经过同源性比对归并后得到9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包括31个未知基因。已知基因涉及油脂合成、糖的分解、蛋白质贮藏与降解等多个方面。本研究还通过RT-PCR检测了部分可能与蓖麻油脂合成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水平,对其可能的功能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高艳平 王力军 陈春丽 闫晓红 严兴初 魏文辉关键词:蓖麻 抑制性消减杂交 CDNA文库 白芥×甘蓝F1代及BC1代单体异附加系的GISH分析 被引量:17 2006年 以白芥(SinapisalbaL)为母本,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lboglabra)为父本进行属间杂交,获得了不育及半不育的两种F1植株,再以半不育的F1植株作母本,甘蓝作父本进行回交,获得了BC1植株.利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enomic in situ hybridization,GISH),结合双色荧光原位杂交(dual-colou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dcFISH)技术,鉴定出不育F1植株有21条染色体,其中9条来自甘蓝,12条来自白芥,属含1套甘蓝染色体及1套白芥染色体的预期杂种;半不育F1植株有30条染色体,其中18条来自甘蓝,12条来自白芥,属含2套甘蓝染色体及1套白芥染色体的非预期杂种,其花粉母细胞(PMC)减数分裂中期Ⅰ最多出现3个C-S三价体,减数分裂后期Ⅰ白芥染色体出现不同的分离比例.GISH分析结果表明,从BC1植株中鉴定出了1株甘蓝-白芥单体异附加系,其有丝分裂中期相有19条染色体,18条来自甘蓝,附加的1条来自白芥;减数分裂中期Ⅰ显示9个甘蓝的二价体及1个白芥的单价体,有时白芥的单个染色体与甘蓝的染色体形成了可能的三价体.甘蓝-白芥单体异附加系的获得为白芥基因渗入、基因定位与克隆奠定了基础. 魏文辉 张苏锋 李均 王力军 陈波 方小平 王转 罗莉霞关键词:甘蓝 白芥 单体异附加系 一种只有35bpfrt位点序列的重组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只有35bpfrt位点序列的重组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即一种含有截短的单个Frt特异性重组位点的表达载体的构建方法和应用,其特征序列为SEQ?ID?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构建方法步骤为:A.质粒p... 魏文辉 李晨文献传递 一种36bplox位点序列的重组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6bplox位点序列的重组载体及其构建方法与应用,利用Sac?I和Sma?I内切酶切除pBI121载体中的GUS基因。设计特定引物lox66-Cre-5’和Sac?I-cre-3’,利用LA-Taq酶扩... 魏文辉 李晨文献传递 构建甘蓝型油菜Nsa雄性不育系与NR1恢复系可育后代幼小花蕾的全长cDNA文库 2010年 以甘蓝型油菜新型恢复系NR1与不育系杂交后代可育植株幼小花蕾为材料,采用SMART(switching mechanism at 5′end of RNA transcript)技术构建了其全长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滴度为5.2×107pfu/mL,重组率达96%.随机挑取21个噬菌斑,利用PCR扩增插入片段,电泳结果显示其长度集中在0.7~2 kb之间,平均大小约为1.1 kb.采用铺平板法扩增文库,扩增后的文库滴度为4.3×1012pfu/mL.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文库达到了用于分离目的基因的建库要求,为后续恢复基因等重要功能基因全长cDNA的分离克隆奠定了基础. 闫晓红 黄进勇 李晨 胡琼 魏文辉关键词:甘蓝型油菜 全长CDNA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