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日凤

作品数:39 被引量:142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科教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农业科学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4篇经济管理
  • 4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9篇茶树
  • 7篇炭疽
  • 6篇植物
  • 6篇柳叶
  • 6篇柳叶蜡梅
  • 6篇蜡梅
  • 5篇炭疽菌
  • 5篇感器
  • 5篇病原
  • 5篇传感
  • 5篇传感器
  • 5篇传感器组
  • 4篇生物学
  • 4篇生物学特性
  • 4篇石斛
  • 4篇炭疽病
  • 3篇真菌
  • 3篇植物体
  • 3篇湿度传感器
  • 3篇石斛属

机构

  • 38篇福建农林大学
  • 23篇宁德师范学院
  • 2篇武夷学院
  • 2篇顺昌县农业局
  • 1篇福建农业大学
  • 1篇福建省科技厅
  • 1篇湖北科技学院
  • 1篇科迪食品集团...

作者

  • 39篇魏日凤
  • 9篇刘伟
  • 7篇叶乃兴
  • 6篇钱庆平
  • 6篇陈美霞
  • 5篇刘伟
  • 5篇连玲丽
  • 5篇刘伟
  • 4篇杨江帆
  • 4篇刘伟
  • 3篇郭雅玲
  • 3篇陈玉森
  • 3篇赖建东
  • 2篇刘威
  • 2篇潘廷国
  • 2篇赖凌凌
  • 2篇陈百文
  • 2篇孙焕
  • 2篇刘伟
  • 1篇孙云

传媒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3篇中国农学通报
  • 3篇宁德师范学院...
  • 2篇食品工业科技
  • 2篇茶叶科学
  • 2篇福建茶叶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食品安全质量...
  • 1篇台湾农业探索
  • 1篇福建农业科技
  • 1篇福建农业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福建农业
  • 1篇亚热带农业研...
  • 1篇2007年华...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1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茶叶成分分析的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茶叶成分分析的收集装置,包括箱体、密封盖、恒温加热模块、检测模块、显示器、报警模块和控制器;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槽孔,检测模块包括密封环、固定板、防护板、成分检测传感器组、检测电路板和电源,固定板的...
魏日凤钱庆平余亚飞刘伟陈美霞
茶树花不同花期主要生化成分的变化被引量:12
2008年
以肉桂、毛蟹、黄旦3个品种茶树花为试验材料,测定了幼蕾期、露白期到开放期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从幼蕾期、露白期到开放期,茶树花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呈下降趋势,而水浸出物和可溶性糖总量呈上升趋势。茶树花发育过程水浸出物含量的增加与可溶性总糖含量有关。
饶耿慧叶乃兴段慧魏日凤邹长如
关键词:茶树花花期生化成分
茶树内生细菌的分布规律初探被引量:5
2008年
以铁观音、黄旦、毛蟹等9种茶树品种一年生有性系苗和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分别对茶树不同器官的内生细菌数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茶树的根、茎、叶中均存在大量的内生细菌。内生细菌数量在茶树不同器官中的分布规律为:侧根>主根>茎部>叶片。器官间内生细菌数量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茶树有性系后代和无性系品种器官间内生细菌数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70.8%和31.9%。茶树有性系后代的侧根和主根的内生细菌数量多于无性系茶树品种;而无性系茶树品种的茎部和叶片内生细菌数多于茶树有性系后代。
陈百文郑晓彦叶乃兴刘伟杨江帆魏日凤
关键词:茶树内生细菌微生物
一种用于传感器检测成分的收集装置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传感器检测成分的收集装置,包括箱体、密封盖、恒温加热模块、检测模块和控制器;箱体的侧面设置有固定槽孔,检测模块包括底板、固定板、成分检测传感器组、检测电路板和电源,恒温加热模块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器、...
钱庆平魏日凤余亚飞刘伟陈美霞
2013年福建省茶类食品加工许可证现状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茶叶及其相关制品被实施生产许可证制度已近12年,对生产许可证数据的统计基本上可以反映食品的生产加工情况。本文对2013年福建省获证的茶叶及其相关制品的生产企业数量按茶类和地区(市)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全省各类茶产品丰富且齐全,企业总数比2012年增加60.73%左右,以生产乌龙茶、红茶、绿茶为主;含茶制品、代用茶则呈迅速发展的趋势。安溪县和武夷山市在生产乌龙茶、红茶方面优势突出,宁德市则在发展多茶类(绿茶、红茶、白茶、花茶)方面表现突出。本文综述总结了全省茶业呈现多茶类百花齐放、传统茶区优势突出、深加工和代用茶产品快速发展的特点,提出了生产许可证制度在保障地理标志品牌、推行标准化生产和严控质量安全等方面对福建省茶叶及其相关制品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该制度的不足及对策。
赖凌凌郭雅玲魏日凤陈昌盛
电子鼻快速检测乌龙茶挥发物条件的优化被引量:5
2019年
本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结合L_9(3~4)正交试验,以10个传感器特征值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茶样量、平衡温度、平衡时间3种因素的最佳萃取条件。结果表明,不同萃取条件对不同传感器响应值的影响程度不同,平衡温度对绝大多数传感器特征值的影响最大,而平衡时间的影响最小。试验得出的电子鼻检测乌龙茶挥发物的最优条件为:平衡温度100℃,平衡时间45 min,茶样量为3 g。在此萃取条件下试验重复性好,传感器响应曲线较为密集平稳且响应值最高,可将13个不同品种的乌龙茶明显区分开。该试验为乌龙茶香气的快速客观判别提供了有效的电子鼻检测方法。
王蔚魏日凤郭雅玲
关键词:乌龙茶电子鼻正交试验挥发性成分
提升福建省农业新兴产业发展竞争力的对策思考被引量:4
2014年
分析了福建省农业新兴产业现状,总结了当前福建省发挥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注重产学研结合、打造农业品牌、提高农业组织化水平、深化闽台农业合作等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分析了农业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提升福建省农业新兴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和建议。
刘伟刘伟魏日凤
关键词:竞争力
茶树炭疽病的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为了明确引起茶树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及其主要生物学特性,从福建永春发病的茶树上分离到一株炭疽病菌TC,依据病菌的形态特征及分子生物学特性进行鉴定,并进行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TC菌株为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其最适宜的培养基、温度、pH和光照条件分别为:PSA培养基、温度为26℃、pH为5.5,且适宜在完全光照条件下生长.
刘威陈玉森刘伟刘伟连玲丽朱亚辉叶乃兴
关键词:茶树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柳叶蜡梅醇提物对大黄鱼生长、肌肉品质及肠道形态的影响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研究柳叶蜡梅醇提物对大黄鱼生长性能、肌肉品质和肠道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体质健康、平均体质量为10.31±2.88 g的大黄鱼500尾。各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浓度为0、0.5%、1.0%、2.0%、4.0%的柳叶蜡梅醇提物,设为L-0(设为对照组)、L-0.5、L-1、L-2、L-4组。试验周期为8周。试验考察了大黄鱼的生长性能,肌肉质构、pH、系水力、肌纤维结构及肠道形态等指标。结果:在生长性能方面,与L-0相比,L-0.5、L-1、L-2、L-4组均能够显著提高大黄鱼的存活率(P<0.05);柳叶蜡梅醇提物能改善大黄鱼肌肉品质和肌纤维结构。其中L-4效果最好,与L-0相比,其肌肉硬度、胶粘性、内聚力、咀嚼性和肌纤维密度均显著提高(P<0.05),失水率、冷冻渗出率、pH下降率、肌纤维直径则显著降低(P<0.05);在肠道形态方面,与L-0相比,L-2、L-4组均显著提高了肠道绒毛长度和绒毛长度与隐窝深度之比(P<0.05),并降低了隐窝深度(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柳叶蜡梅醇提物的浓度与大黄鱼肌纤维直径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关系;与鱼肠道绒毛长度呈极显著(P<0.01)正相关关系。同时,进一步分析发现大黄鱼肌纤维直径又与肌肉硬度、内聚力、胶粘性和咀嚼性呈显著(P<0.05)负相关关系;且内聚力与绒毛长度呈显著(P<0.05)正相关关系。结论:添加4%柳叶蜡梅醇提物的饲料能改善大黄鱼肌肉品质和肠道形态,其机理可能是由于柳叶蜡梅醇提物改善了大黄鱼消化道形态,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的同时,改善肌纤维形态,进而促进肌肉品质的改善。
邹永魏日凤黄伟卿周逢芳林珊郑世仲江胜滔李东东刘伟
关键词:柳叶蜡梅肌肉品质肠道形态
柳叶蜡梅醇提物对无水乙醇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柳叶蜡梅醇提物两种极性组分对无水乙醇致急性胃黏膜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无水乙醇为诱导剂构建胃黏膜损伤小鼠模型。将大鼠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瑞巴派特组、乙酸乙酯萃取(Ethyl acetate fraction,EF)剂量组(400、200、100、50 mg·kg^(-1)·bw)、石油醚萃取(Petroleum ether fraction,PF)剂量组(400、200、100、50 mg·kg^(-1)·bw),连续灌胃14 d。研究柳叶蜡梅醇提物的两种极性组分对胃黏膜抗氧化、抗炎水平及酸性粘液蛋白的分泌情况,并观察胃黏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酸性粘液蛋白水平和溃疡抑制率的变化。结果:EF和PF各剂量组均能改善胃黏膜的损伤情况,浓度高的效果好于浓度低的效果。与模型组相比,EF高剂量组(400 mg/kg)能极显著提高胃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P<0.01)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P<0.05)的活性,降低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P<0.01)、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P<0.01)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P<0.05)的含量;PF高剂量组(400 mg/kg)的PGE_2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胃组织中SOD(P<0.05)、CAT酶活力显著提高(P<0.01),MDA、NO含量无显著影响。从胃部溃疡情况和切片的分析来看,EF和PF组分均能提高溃疡抑制率和胃黏膜酸性粘液蛋白面积并减少无水乙醇导致的溃疡面积,降低胃损伤程度。结论:柳叶蜡梅醇提物的EF和PF组分对无水乙醇致大鼠急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效果,抗炎及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有关。
邹永范振鑫魏日凤林珊李东东刘伟
关键词:柳叶蜡梅醇提物急性胃黏膜损伤无水乙醇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