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显楷
- 作品数:13 被引量:264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一种常绿阔叶林火烧迹地的近自然植被恢复方法
- 本发明属于植被恢复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绿阔叶林火烧迹地的近自然植被恢复方法。采用近自然恢复方式,播种产生实生苗,无需人工栽植和后期维护,大大降低成本;采用经过筛选的速生抗逆物种,生长快,覆盖好,生态功能强;采用本土...
- 毛庆功鲁显楷陈伟彬牛国祥熊秉红钟部卿
- 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群落稳定性与土壤固碳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机理
- 周国逸莫江明张德强刘菊秀鲁显楷张炜黄文娟刘蕾方华唐旭利张倩媚李跃林刘世忠褚国伟
- 常绿阔叶林是中国热带亚热带区域的地带性植被,构成了这个区域的基本景观,支撑着该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的基础。在全球环境变化背景下,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的稳定性及该群落未来的演替方向是中国乃至全球普遍关心的重大生态学问题。项目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土壤固碳
- 模拟大气氮沉降对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3
- 2019年
- 人类活动加剧了活性氮的生产和排放,并导致氮沉降日益增加并全球化。目前,人类活动对全球氮循环的干扰已经超出了地球系统安全运行的界限。中国已成为全球氮沉降的高发区域,高氮沉降已经威胁到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并成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亟待理清和解决的热点问题。对国际上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模拟氮沉降研究的概况进行了综述,并从生物学和非生物学两大过程重点阐述模拟氮沉降增加对中国主要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中国自2000年以后才开始重视大气氮沉降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在国内森林生态系统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上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模拟氮沉降研究表明,持续高氮输入将会显著改变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威胁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特别是处于氮沉降热点区域的中国中南部。森林生态系统的氮沉降效应依赖于系统的氮状态、土地利用历史、气候特征、林型和林龄等。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加强长期跟踪研究和不同气候带站点之间的联网研究,特别是在森林生态系统对长期氮沉降响应与适应的过程机制、地下碳氮吸存潜力研究、以及与其他全球变化因子的耦合研究等方面,以期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管理依据。
- 鲁显楷莫江明张炜毛庆功刘荣臻王聪王森浩郑棉海MORI Taiki毛晋花张勇群王玉芳黄娟
- 关键词:氮沉降全球变化森林生态系统碳吸存
- 一种生态系统退化预警的水文监测与采集装置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态系统退化预警的水文监测与采集装置,包括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体,所述收集体上设置有过滤网,所述收集体设置在具有坡度的地面上,所述收集体上开设有导水口,所述导水口连通有储水器,所述储水器上设置有刻...
- 鲁显楷莫江明毛庆功
- 鼎湖山主要林下层植物光合生理特性对模拟氮沉降的响应被引量:30
- 2007年
- 通过模拟氮沉降试验,研究了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林下层3种优势树种光叶山黄皮、黄果厚壳桂和厚壳桂叶片的光合生理特性对氮沉降增加的响应.试验21个月后,氮沉降显著增加了林下层3种植物叶片的全氮含量,但对磷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总体而言,中等强度水平的氮处理(100 kg/(hm2.a))对光叶山黄皮和厚壳桂的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以及比叶重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表现出一定的同步性.黄果厚壳桂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则在低氮处理下(50 kg/(hm2.a))达到最大值,而比叶重在中氮处理下达到最大值.这说明比叶重对氮沉降的敏感性远滞后于最大净光合速率.然而这些生理指标在高氮处理下普遍表现出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氮沉降对黄果厚壳桂的光合色素有影响,其余两种植物色素随氮处理水平的变化不明显.氮处理对表观最大量子效率、光补偿点没有产生明显的影响.但光叶山黄皮和厚壳桂的表观最大量子效率表现出了低氮处理有利于植物利用光能而高氮处理不利于利用光能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尽管季风常绿阔叶林已达到氮饱和状态,但是3种植物有一定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黄果厚壳桂的光合指标对氮沉降的响应比光叶山黄皮和厚壳桂敏感,在低氮条件下(50 kg/(hm2.a))更能维持其生理优势;而其他两种植物则在中氮条件下(100 kg/(hm2.a))生长最好.适量氮沉降在短期内还是有利于这3种植物的生长,但高氮处理(150 kg/(hm2.a))可能已超出了植物可承受的程度,打乱了植物体内的生理进程,不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
- 鲁显楷莫江明李德军张炜方运霆
- 关键词:氮沉降光合能力比叶重季风常绿阔叶林南亚热带
- 氮沉降对森林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64
- 2008年
- 从3个方面论述了氮沉降对森林生物多样性影响:(1)森林植物多样性,包括乔木层植物、林下层植物和隐花植物;(2)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主要是细菌和真菌;(3)森林动物多样性:主要包括地下土壤动物和地上草食动物。综合来看,氮沉降改变了物种组成,过量氮沉降降低了生物多样性。同时,也对氮沉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机理进行了分析。最后,还探讨了当前在氮沉降对森林生物多样性影响的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
- 鲁显楷莫江明董少峰
- 关键词:氮沉降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全球变化热带森林
- 氮沉降对南亚热带森林植物的影响
- 随着工业化进展加快和农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氮沉降愈来愈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除了欧洲和北美,世界范围内的其他地区(如亚洲和拉丁美洲)氮沉降量也迅速增加。氮沉降全球化的潜在后果之一就是改变森林生态系统原有的氮循环模式和进程。...
- 鲁显楷
- 关键词:南亚热带森林森林植物植物生长氮沉降
- 模拟N沉降对苗圃植物排放羰基化合物的影响
- 羰基化合物是化学反应活性较强的挥发性有机物,植物排放是它的一个重要来源,亦成为植物固C产物的损失部分。N沉降是一种新的全球变化现象,参与C素循环,并影响植物对光合产物的分配。然而N沉降是否影响植物源羰基化合物的排放未有报...
- 黄娟鲁显楷莫江明张炜
- 关键词:N沉降甲醛乙醛排放速率
- 文献传递
- 氮沉降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被引量:46
- 2008年
- 大气氮沉降已经并将继续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CO2、CH4和N2O)通量产生影响。综述了国内外氮沉降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影响及其机理的研究现状。由于森林类型、土壤N状况、氮沉降量及沉降类型等不同,氮沉降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促进和不显著3种效果。在N限制的森林中,氮沉降对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无显著影响,或促进土壤CO2排放;在"N饱和"的森林中,氮沉降可减少土壤CO2排放,抑制对大气CH4的吸收,增加N2O排放。分析了产生以上影响效果的作用机理,介绍了氮沉降对森林土壤主要温室气体通量影响的研究方法,探讨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张炜莫江明方运霆鲁显楷王晖
- 关键词:氮沉降森林土壤温室气体通量全球变化
- 高氮沉降背景下常绿阔叶林植物养分利用策略
- 氮素是重要的生命元素,也是陆地生态系统净初级生产力最为关键的限制性元素。目前,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氮沉降增加显著改变了地表系统的氮循环模式,加剧了氮循环的速率和进程,并通过"氮饱和"效应威胁到了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安全。热带亚...
- 鲁显楷毛庆功刘荣臻莫江明
- 关键词:氮沉降植物适应性蒸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