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利华
- 作品数:134 被引量:445H指数:11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江苏省卫生厅血地寄防应用性科研课题无锡市卫生系统指令性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哲学宗教更多>>
- HBsAg、抗HBs共存与HBV基因型及基因变异的关系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探讨无锡地区 HBV 感染者 HBsAg 与抗 HBs 共存模式与基因型、S 基因变异、病毒复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微粒子捕获酶联放射免疫法及 ELISA 测定 HBV M;套式 PCR 扩增 HBV DNA,并作序列分析;荧光定量法检测 HBV DNA 含量。结果抗 HBs 阳性血清加入多价 HBsAg 后,抗 HBs 可阴转;21份血清出现 S 区多位点变异,造成 HBsAg 肽36、47、63、77、89、90、115、126、129、139、154位氨基酸替换,该变异不影响病毒复制;本模式中 B 基因型1例(3.2%),C 基因型30例(96.8%),没有发现 A、D、E、F、G 基因型;基因变异与否和基因型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 基因变异可改变 HBsAg 抗原性,导致 HBsAg 与抗 HBs 结合力降低,以及检测灵敏度的提高,这些是造成 HB-sAg 与抗 HBs 共存的原因;本模式以 C 基因型占绝对优势,且基因型与基因变异无相关性。
- 黄利华童福易蒋跃明
- 关键词:HBV基因型S基因变异HBVDNAC基因HBVM
- 抗-HBs阳性HBV感染者随访5年前后生化和超声观察
- 2008年
- 目的观察抗-HBs阳性HBV感染者五年前后生化、超声影像变化。方法57例抗-HBs阳性HBV感染者根据HBVDNA定量,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前瞻性随访五年生化,超声影像变化。结果抗-HBs低水平组五年后超声积分增加,门静脉内径增宽,平均流速增加,有统计学差异(P<0.01,P<0.01,P<0.05);HBV DNA高、低载量组五年后超声积分均增高(P<0.01,P<0.05),HBV DNA高载量组五年后球蛋白水平明显增高(P<0.01),门静脉平均流速增加(P<0.05)。结论抗HBs阳性的HBV感染者抗-HBs水平和HBV DNA载量是预后预测指标,抗-HBs愈低,HBV DNA载量愈高,预后愈差。
- 黄利华张英蒋祥虎俞平
-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体生化超声
- 扶正化瘀胶囊对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观察扶正化瘀胶囊治疗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入组61例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33,28例)。对照组,每周派罗欣180μg,联合利巴韦林每日900 mg;在以上用药基础上,治疗组加用扶正化瘀胶囊,每次1.5 g,每天3次,2组疗程均48周。比较治疗前后,免疫组化检测肝细胞表达死亡因子(Fas)的水平。结果肝脏的炎症程度与肝脏的Fas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治疗48周后,与治疗前相比,对照组的肝细胞的Fas表达水平无明显降低;而治疗组肝细胞的Fa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肝细胞的Fas表达水平明显低(P<0.05)。结论扶正化瘀胶囊可能通过降低肝细胞的凋亡而减轻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水平。
- 胡敏涛姚上志张波蒲云川黄利华裴豪
- 关键词:扶正化瘀胶囊肝纤维化细胞凋亡丙型肝炎
-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对CHB细胞免疫功能及抗病毒疗效的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评价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与单用阿德福韦为对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服用贞芪扶正胶囊及阿德福韦,对照组为单用阿德福韦。给药方法为:治疗组口服阿德福韦10 mg,1次/d,同时服贞芪扶正胶囊,1.4 g/次,2次/d,口服;对照组:口服阿德福韦10 mg,1次/d。疗程均为24周。结果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指标:治疗24周时,CD4+、CD4+/CD8+、NK数值,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e抗原阴转率应答:治疗24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HBV DNA载量应答:治疗12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24周时,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治疗CHB,在调节细胞免疫功能方面优于单用阿德福韦,同时在降低HBVDNA载量及血清e抗原阴转率方面优于单用阿德福韦。
- 华忠薛博瑜金小晶黄利华顾锡炳李燚光杨小娟
- 关键词:贞芪扶正胶囊阿德福韦细胞免疫功能抗病毒
-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阿德福韦(ADV)联合拉米夫定(LAM)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应用ADV联合LAM治疗71例YMDD变异的患者48周,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治疗48周时,HBV DNA转阴率为78.9%(56/71),ALT复常率为80.3%(57/71),HBeAg阳性患者HBeAg转阴或血清转换率为26.7%(12/45);治疗24周和48周HBV DNA转阴、48周HBeAg转阴或血清转换和48周ALT复常者较相应时间点未转阴者的基线HBV DNA水平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HBV DNA低水平、24周HBV DNA转阴、12周YMDD变异转阴是48周获得较好疗效的相关因素。结论采用ADV联合LAM治疗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其基线HBV DNA低水平、24周HBV DNA转阴、12周YMDD变异转阴是48周疗效较好的预测因素,发生病毒学突破而无生化学突破的患者早期联合治疗可获得更佳的疗效。
- 邱源旺蒋祥虎黄利华胡泰洪丁虹蒋跃明戴亚新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YMDD变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
- 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细胞免疫功能及抗病毒疗效的意义
- 目的:评价贞芪扶正胶囊联合阿德福韦与单用阿德福韦为对照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及抑制乙肝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将7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在保肝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5例,治...
- 华忠黄利华顾锡炳朱银芳李燚光杨小娟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贞芪扶正胶囊阿德福韦抗病毒疗效
- 文献传递
- 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HBV基因型及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关系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型及HBV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的关系。方法80例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B基因型和C基因型各40例),HBVDNA阳性、HBeAg阳性、人白细胞抗原(HLA)-A2阳性,用拉米夫定100mg/d治疗,观察1年后的疗效及其与HBV基因型、HBV特异性CTL的关系。结果HBVDNA转阴:B基因型感染者40例(100%),C基因型感染者治疗至9、10个月时各有1例发生YMDD变异加阿德福韦酯治疗,其余38例中HBVDNA转阴26例(68.42%),HBVDNA转阴率C基因型感染者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x^2=14.91,P〈0.01,HBeAg转阴:B基因型感染者18例(45%),多于c基因型感染者(7例,18.42%)x^2=6.32,P〈0.05,外周血HBV特异性CTL水平:治疗前,B基因型感染者(0.33±0.03)%,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0.11±0.02)%],t=8.12,P〈0.001,治疗后1年:B基因型感染者0.44±0.04%,高于治疗前,t=4.01,P〈0.001,也高于c基因型感染者治疗后1年[(0.23±0.03)%],t=5.63,P〈0.01,丙氨酸转氨酶(ALT)恢复正常:B基因型感染者38例(95%),多于C基因型感染者[(28例,73.68)%]x^2=6.79,P〈0.01。结论拉米夫定治疗失代偿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C基因型感染者的疗效差于B基因型感染者,其机制可能与C基因型感染者的HBV特异性CTL水平低于B基因型感染者有关。
- 王栋顾锡炳朱银芳杨小娟蒋祥虎黄利华邱源旺吴杭源俞萍
- 关键词:拉米夫定肝硬化
- 31例男性艾滋病患者分析
- 目的分析收治的男性艾滋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总结和分析2006年1月~2009年12月间住院男性艾滋病患者临床资料。结果男性艾滋病患者,感染途径经性传播者最多(74.2%)异性传播12例(38.7%),男男性传播占1...
- 陈仁芳蒋亦明杨琦恩黄利华
- 关键词:预后
- 文献传递
- 替比夫定与恩替卡韦用于慢性乙型肝炎初治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 2010年
- 俞萍黄利华王娟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恩替卡韦疗效观察初治人体临床试验抗病毒疗效
-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4、γ干扰素的变化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18(IL -18)、白细胞介素4(IL- 4)、γ干扰素(IFN- γ)在慢性乙型重型肝炎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固相双抗体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5 例正常人,35 例慢性乙型肝炎,45 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L- 18、IL- 4、IFN-γ的水平。结果 IL- 18、IL- 4 在3 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FN -γ在慢性肝炎与慢性重型肝炎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IL -18、IL -4 生存组显著低于死亡组(P<0.05),IFN -γ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重型肝炎重症期与康复期比较,IL -18、IL- 4、IFN -γ康复后均显著性下降(P<0.05);慢性重型肝炎组IL 4与IL- 18呈正相关( r=0.6,P<0.01);IL- 4 与IFN -γ呈正相关( r=0.54, P<0.01)。结论 IL- 18、IL- 4、IFN -γ参与了重型肝炎的发病及转归过程,在慢性重型肝炎的病理机制中有重要作用。
- 黄利华蒋跃明谢志萍蒋祥虎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18白细胞介素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