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0篇缺血
  • 20篇卒中
  • 20篇急性
  • 18篇血性
  • 17篇溶栓
  • 16篇急性缺血
  • 16篇急性缺血性
  • 14篇脑卒中
  • 14篇静脉溶栓
  • 12篇溶酶
  • 12篇缺血性脑卒中
  • 12篇纤溶
  • 12篇纤溶酶
  • 12篇纤溶酶原
  • 12篇纤溶酶原激活
  • 12篇急性缺血性脑...
  • 12篇急性缺血性脑...
  • 11篇溶酶原激活剂
  • 11篇组织型
  • 11篇组织型纤溶酶...

机构

  • 38篇晋江市医院
  • 32篇福建医科大学
  • 3篇解放军第18...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南大学湘雅...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厦门市第二医...
  • 1篇龙岩市第二医...
  • 1篇福建省泉州市...
  • 1篇福建省安溪铭...
  • 1篇福建省安溪县...
  • 1篇泉州医学高等...

作者

  • 45篇黄银辉
  • 26篇蔡若蔚
  • 16篇陈雅芳
  • 11篇杨美丽
  • 10篇张碧月
  • 9篇林智强
  • 9篇许盈盈
  • 6篇李隽静
  • 6篇施清晓
  • 6篇张金英
  • 4篇叶励超
  • 4篇欧阳宛炯
  • 2篇杨滢霞
  • 2篇陈秋杰
  • 2篇林胜利
  • 2篇何文钦
  • 2篇沈一坚
  • 2篇陈振杰
  • 1篇姚伯昕
  • 1篇曾建兴

传媒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4篇国际神经病学...
  • 3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2篇海南医学
  • 2篇检验医学与临...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医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福建医药杂志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临床医药实践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中华老年多器...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1篇2022
  • 5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14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剂量rt-PA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7
2014年
目的:对比观察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 0.6mg/kg,最大剂量为60mg)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6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rt-PA(0.6mg/kg,最大剂量为60mg)溶栓的患者23例,应用UK溶栓的患者92例。通过对两组患者溶栓后24h、7d的NIHSS及溶栓后7d的mRS评分及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和病死率进行对比,比较两组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①溶栓后24hrt-PA组NIHSS评分下降的分值为4.0±4.9,UK组NIHSS评分下降的分值为3.7±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rt-PA组NIHSS评分下降≥4分的患者有9例,UK组NIHSS评分下降≥4分的患者有4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rt-PA组NIHSS评分下降的分值为3.9±7.7,UK组NIHSS评分下降的分值为5.2±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 rt-PA组NIHSS评分下降≥4分的患者14例,UK组NIHSS评分下降≥4分的患者58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drt-PA组mRS评分为2.4±1.6,UK组mRS评分为2.4±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7天rt-PA组mRS≤2分的患者有13例,UK组mRS≤2分的患者有5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rt-PA组发生SICH的患者有2例,UK组有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1周内死亡的患者rt-PA组有4例,UK组有1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rt-PA(0.6mg/kg,最大剂量为60mg)静脉溶栓与UK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无差异。
张恒姚力陈振杰黄银辉杨美丽许盈盈
关键词:脑梗塞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
关于急性前庭综合征的床边检查被引量:1
2013年
急性前庭综合征是以急性持续性头晕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本文综合各项临床研究阐述通过有效的床边检查鉴别周围及中枢性病因。HINT三联动床边眼动检查法在鉴别后颅窝卒中有较高敏感性及特异性,并且排除卒中比早期MRI DWI更有效。
李隽静黄银辉蔡若蔚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被引量:20
2019年
目的观察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替普酶溶栓治疗,观察组给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后3 d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8、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进行比较;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 35%,高于对照组的69. 77%(P <0. 01);治疗后,2组TNF-α、IL-8、IL-6、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上述炎性因子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均<0. 01); 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6. 98%vs9. 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血清炎性因子,安全性高,疗效突出。
李隽静宫淑杰黄银辉蔡若蔚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依达拉奉注射液阿替普酶静脉溶栓
房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的影响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房颤是否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产生影响及对于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是否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从2006年4月到2012年1月连续收集发病6小时内给予尿激酶溶栓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合并房颤将符合入选标准的病例分为两组:房颤组(26例)和无房颤组(60例)。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的Rankin量表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房颤组与无房颤组溶栓治疗后7 d溶栓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7%vs 56.7%,P>0.05)。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90 d,房颤组57.7%的病人功能恢复好,无房颤组65.0%的病人功能恢复好,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较高,但与无房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与无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均可以从溶栓中获益,房颤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尿激酶溶栓疗效无显著影响,合并房颤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予尿激酶溶栓治疗。
黄银辉何文钦陈振杰蔡若蔚
关键词:房颤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尿激酶疗效
影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被引量:10
2012年
本文通过对大量文献的阅读,就可能影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临床预后的因素作一综述,rt-PA溶栓虽能改善患者临床预后,但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性别、起病至溶栓治疗时间(OTT)、高血压病、溶栓时血压、糖尿病、溶栓时高血糖、房颤、卒中严重程度、抗血小板药物等,应在临床应用时充分考虑影响疗效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评估。
黄银辉陈振杰蔡若蔚何文钦
关键词: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9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后出血性转化(hemorrhagic transformation,HT)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17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治疗后7 d内行头颅CT检查,根据头颅有无出血性转化分为HT组及无H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后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结果HT组(33例)与无HT组(138例)相比,既往有糖尿病者较多(P=0.008),溶栓前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者较多(P=0.040),溶栓前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较高(P=0.033),起病-溶栓时间(onset to treatment time,OTT)较长(P=0.043),溶栓后2 h收缩压、24 h收缩压、24 h舒张压较高(P=0.008、P=0.049、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溶栓前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者、溶栓前NIHSS评分高、溶栓后2 h及24 h收缩压高者与溶栓后HT发生显著相关。结论溶栓前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溶栓前NIHSS评分的分值偏高、溶栓后2 h及24 h收缩压偏高是溶栓后HT的危险因素。
黄银辉李明媚陈振杰林友榆欧阳宛炯卓识途蔡若蔚
关键词:静脉溶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转化
1例颅内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淋巴结病的案例分析
2019年
窦组织细胞增生症伴巨淋巴结(Rosai-Dorfman)病是一种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因大多发生于淋巴结内,又称窦组织细胞增生伴巨淋巴结病,发病率低,且25%~43%发生于淋巴结外,如眼眶、皮肤、呼吸道、软组织、颅内、脊柱等.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的Rosai-Dorfman病在该病中所占构成比低于4%,主要表现为幕上累及硬脑膜的实性肿块,术前多误诊为脑膜瘤,发生于脑实质内较为罕见,易误诊为淋巴瘤、脑转移瘤[1].其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某些病毒感染有关,如人疱疹病毒6、EB 病毒、HIV 等,但尚未证实[2].本研究对1例颅内Rosai-Dorfman病案例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张金英黄银辉陈雅芳林智强李弥弥杨美丽林友榆蔡若蔚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病理学影像学
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被引量:35
2014年
目的探讨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从2006年4月到2012年11月连续收集发病6 h内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前有无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将上述患者分为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组和未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组。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 181例患者中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的溶栓治疗组34例,未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物的溶栓治疗组147例。两组在90 d内溶栓预后良好率(47.06%vs 57.82%,P=0.255)、颅内出血的发生率(11.76%vs 6.12%,P=0.251)、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8.82%vs 4.08%,P=0.252)及病死率(8.82%vs 4.76%,P=0.350)均无统计学差异。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溶栓前头颅CT有早期缺血改变、溶栓前NIHSS评分是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溶栓前头颅CT早期缺血改变、溶栓前NIHSS评分、溶栓前血糖、溶栓前收缩压、症状性颅内出血是影响溶栓预后的因素。结论发病前使用过抗血小板药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治疗安全、有效。
黄银辉李明媚林友榆杨美丽许盈盈卓识途陈振杰李隽静张碧月蔡若蔚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溶栓疗效
镜像视觉反馈对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疗效被引量:8
2019年
目的探讨镜像视觉反馈对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42例,按照随机信封法隐藏分配方案分为对照组20例和镜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康复,镜像组在常规治疗和康复基础上采用镜像视觉反馈治疗。对治疗前、治疗4周后进行评价,忽略程度采用凯瑟林-波哥量表(CBS)评分,平衡功能采用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IM)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CBS评分明显降低,BBS和FIM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对照组比较,镜像组治疗后CBS评分明显降低[(10. 65±4. 17)分vs (15. 76±8. 89)分,BBS和FIM评分明显升高(56. 10±20. 23)分vs (44. 43±11. 38)分,(74. 69±17. 71)分vs (57. 82±12. 11)分,P <0. 05]。结论镜像视觉反馈对脑梗死后单侧空间忽略患者能显著改善平衡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是临床便捷有效的康复治疗方法。
杨美丽吴振纲叶励超陈雅芳黄银辉卓识途何惠玲王凌星
关键词:脑梗死
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探讨脑室-腹腔分流术在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4例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行脑室-腹腔分流术,将研究对象分为脑室-腹腔分流术组,无脑室-腹腔分流术组。结果 23例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治愈率78.26%,平均住院天数(106.00±11.97)d,其两性霉素B平均应用天数(90.17±10.95)d。对照组31例,治愈率48.39%,其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153.03±28.35)d,两性霉素B平均应用天数(127.70±28.93)d。两组在治愈率、恶化率、治愈者平均住院天数、治愈者两性霉素B平均应用天数等临床疗效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26、0.032、0.000、0.000)。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欧阳宛炯陈雅芳林友榆蔡若蔚黄银辉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疗效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