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外入路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 2022年
- 目的对比分析前列腺癌患者经腹腔入路与经腹膜外入路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为前列腺癌的45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基于自愿与知情同意原则之下,通过数字随机表法,将研究主体随机分组干预对照,设为常规组(n=23)、研究组(n=22)。其中常规组经腹腔入路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研究组经腹膜外入路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完全尿控率、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手术失血量低于常规组,且手术操作耗时、尿管留置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6个月完全尿控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T淋巴细胞亚群CD8^(+)水平更低,而CD4^(+)、CD4^(+)/CD8^(+)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患者而言,经腹膜外入路实施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微创、操作简单、失血量低、并发症少、术后康复进程快、尿控结局好等诸多优势,对患者机体免疫力的影响较轻,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对于手术者而言,经腹膜外入路方式更符合传统操作习惯。
- 李汉强丁勇泉邱峻辉邱秋秋
- 关键词:前列腺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
- 改良Modelski膀胱术的疗效观察(附9例报告)被引量:4
- 1998年
- 为探讨膀胱疾病患者尿流改道的较好方法,对9例侵犯膀胱颈的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于膀胱、前列腺及后尿道全切除后行改良Modelski膀胱术。随访2~60个月,疗效满意,患者排尿排便基本得到控制。认为此术式改进厂设计和吻合方法,代膀胱抗返流效果好,克服了传统的输尿管乙状结肠吻合术的逆行感染等许多缺点,手术比较简单,是尿流改道的较好方法。
- 黄伯师余安迪陈岳张少林丁勇泉李汉强
- 关键词:膀胱肿瘤全切除术尿路分流术
- 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23例疗效观察
- 2002年
- 目的 :观察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 :1 995年 7月~ 2 0 0 0年 7月 ,我院采用 Nd:YAG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 2 3例 ,其中合并尿道或膀胱皮肤瘘 3例 ,假道 1例。结果 :全部手术一次成功 ,随访 4个月~ 5年 ,平均最大尿流率≥ 1 5m L/s,其中 1例 1 .5a后复发 ,再行激光治疗治愈 ,无尿失禁、尿外渗等并发症。结论 :接触式激光治疗尿道狭窄具有出血少、术野清晰、易掌握、并发症少、可重复进行、远近期效果好的特点 ,是治疗尿道狭窄的理想方法。
- 丁勇泉黄伯师张少林李汉强
- 关键词:接触式激光尿道狭窄疗效观察
- 激光治疗膀胱颈挛缩28例报告被引量:1
- 2000年
- 张少林黄伯师陈岳丁勇泉李汉强
- 关键词:膀胱颈挛缩激光疗法病例报告
- 腹腔镜下根治术与耻骨后开放性手术治疗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比较及分析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耻骨后开放性手术的疗效差异,为患者手术方法的具体选择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6例符合研究要求的前列腺癌确诊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患者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性手术组和腹腔镜手术组,每组均为63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导尿管具体留置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尿失禁、尿漏、吻合口狭窄、勃起功能障碍)及1年复发率的统计学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进行比较,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平均出血量、住院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均好于开放性手术组(均有P<0.05);腹腔镜手术组和开放性手术组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手术组患者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开放性手术组;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1年复发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但是腹腔镜手术组患者并发症及1年复发率普遍低于开放性手术组。结论 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相比耻骨后开放性手术,其临床疗效相对更好,同时有更短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但术后并发症及随访1年复发率的差异不明显。
- 陈家胜丁勇泉李汉强邓灿林巧威
- 关键词:腹腔镜开放性手术
- 改良Madigan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2002年
- 目的 为了提高前列腺增生症 (BPH)患者开放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1995年7月至2000年7月我院对15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改良Madigan术 ,对中叶增生突入膀胱≥3cm者采用联合膀胱颈“ +”切开 ,以切除过多的膀胱颈后唇粘膜。结果 158例手术一次成功 ,术后恢复快 ,出院时测得最大尿流率14~32ml/s(平均16.4ml/s) ,国际前列腺症状 (IPSS)评分(6.8±2.3)分 ,生活质量(QOL)评分(1.5±0.8)分。随访6个月~5年 ,未发现严重的并发症 ,疗效满意。结论 该术式既保留了完整的尿道粘膜及膀胱颈 ,又可以通过联合膀胱颈“ +”切开 ,切除重度增生突入膀胱内的前列腺中叶 ,取得较好的疗效 ,是较为理想的前列腺增生的开放性手术方法。
- 丁勇泉黄伯师张少林李汉强
- 关键词: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前列腺切除术改良MADIGAN术开放性手术
- PCNL术后肾造瘘管和导尿管拔管顺序对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后肾造瘘管与导尿管的不同拔管顺序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病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0例双侧或单侧肾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建立标准经皮肾镜手术通道行PCNL术。其中30例患者于术后3~5 d先拔除肾造瘘管,观察病情稳定于肾造瘘管拔除2 d后再拔除导尿管,将其作为研究组;30例患者于术后1~3 d先拔除导尿管,拔除后2 d复查双肾CT可拔除肾造瘘管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术后恢复期间观察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发热、腰痛、重复导尿、尿外渗、肾周穿刺引流、尿道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NL术后先拔除肾造瘘管再拔除导尿管的方法安全可行,可有效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 陈家胜丁勇泉李汉强邓灿林巧威
- 关键词:经皮肾镜碎石术肾造瘘管导尿管
- 改良Madigan术治疗前列腺中叶增生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 Madigan术治疗前列腺中叶增生的疗效。方法 :对 39例前列腺中叶增生的患者采用联合膀胱颈部切开的改良 Madigan前列腺切除术切除增生的前列腺体 ,同时处理膀胱内病变 ,术后随访 2~2 4个月 ,并对结果进行回顾性小结。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恢复均顺利 ,出院时 IPSS平均 3.8分 ,生活质量评分 0~2分 ,最大尿流率 14.5~ 2 3.5 m l/ s,剩余尿量 <2 0 ml,术后随访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本术式既切除了重度增生突入膀胱内的前列腺中叶及处理了膀胱内的病变 ,又保留了尿道粘膜的完整性 ,是处理前列腺中叶增生的一种较好的方法。
- 张少林黄伯师丁勇泉李汉强冯振华
- 关键词:前列腺切除术前列腺肥大排尿障碍前列腺中叶增生
- 磁共振成像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应用价值
- 2001年
-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 (MRI)在前列腺增生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8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术前行MRI检查 ,测量其整个腺体及移行带的重量与 6 0例开放性手术切除标本重量比较。结果 MRI能准确测量前列腺及增生腺体的大小及中叶增生情况 ,通过直线相关分析 ,整个腺体及移行带的重量与手术切除标本重量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978和 0 .989。结论 移行带重量更能反映手术切除腺体的重量 ,术前行MRI前列腺检查 ,可有助于手术方案的选择 。
- 丁勇泉黄伯师邹其源张少林李汉强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前列腺增生症MRI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效果对比研究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比较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TUPKRP)与经尿道绿激光前列腺汽化切除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某院泌尿外科诊断为BPH的74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行TUPKRP治疗,观察组行PV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各项指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评分(QOL)、最大嵌流率(Qmax)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膀胱冲洗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QOL低于对照组,Qmax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TUPKRP相比,PVP损伤更小,效果更显著,患者生活质量更高。
- 邓灿林巧威丁勇泉李汉强邱峻辉陈远祥
- 关键词: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汽化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