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日金

作品数:35 被引量:343H指数:12
供职机构:上海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5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热带
  • 9篇气旋
  • 8篇热带气旋
  • 8篇江南春雨
  • 7篇台风
  • 7篇气候
  • 6篇青藏
  • 6篇青藏高原
  • 5篇降水
  • 3篇登陆点
  • 3篇台风预报
  • 3篇气候成因
  • 3篇气旋预报
  • 3篇热带气旋预报
  • 3篇梅雨
  • 3篇季风
  • 3篇风预报
  • 2篇汛期
  • 2篇年际
  • 2篇年际变率

机构

  • 19篇上海市气象局
  • 8篇中国科学院大...
  • 7篇广州市气象局
  • 5篇中国气象局
  • 3篇广东省气象局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市气象局
  • 1篇国家海洋环境...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上海市气候中...
  • 1篇广东省气候中...
  • 1篇广东省气候应...

作者

  • 35篇万日金
  • 8篇陈国民
  • 7篇赵兵科
  • 6篇白莉娜
  • 6篇吴国雄
  • 5篇应明
  • 3篇鲁小琴
  • 2篇张维
  • 2篇余晖
  • 2篇曾侠
  • 2篇王同美
  • 2篇罗晓玲
  • 2篇何夏江
  • 2篇潘蔚娟
  • 1篇陈佩燕
  • 1篇王春林
  • 1篇郝全成
  • 1篇刘锦銮
  • 1篇易爱民
  • 1篇黄珍珠

传媒

  • 7篇气象
  • 5篇广东气象
  • 4篇高原气象
  • 3篇气象学报
  • 2篇大气科学研究...
  • 1篇气象科学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应用气象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第30届中国...
  • 1篇第五届副热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6篇2006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1
  • 3篇199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预报精度评定被引量:3
2023年
以中国气象局上海台风研究所整编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最佳路径数据集”为基准,评定了2021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共22个编号台风的定位定强精度以及路径、强度、登陆点预报精度。评定结果表明:2021年,中央气象台的平均定位误差为19.7 km,较2020年(22.7 km)减少13%,平均定强误差为1.4 m·s^(-1),较2020年(1.2 m·s^(-1))略增大。国内外官方台风预报机构、全球模式及区域模式的全年路径预报平均误差较2020年有所增大,近十年(2012—2021年)主观预报和客观预报方法的路径预报平均误差没有呈现持续减小的趋势。各预报方法的强度预报平均绝对误差在2012—2017年有了一定程度的减小,但在2018—2021年没有呈现减小趋势。各主观预报和客观预报方法普遍对台风小熊、烟花、查帕卡、狮子山和圆规的24 h登陆点预报较好。
杨梦琪陈国民张喜平白莉娜白莉娜曹庆
关键词:台风
数值模式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订正及其集成应用被引量:4
2015年
提供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产品的业务数值天气预报模式有很多,并已表现出一定的预报技巧,为提高对模式热带气旋强度预报产品的定量应用能力,分析2010—2012年7个业务数值模式的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发现预报误差不仅受到模式热带气旋初始强度误差的显著影响,还与热带气旋及其所处环境的初始状况有密切关系,包括热带气旋初始强度、尺度、移速、环境气压、环境风切变、热带气旋发展潜势等。根据这些因子与各模式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误差之间的相关性,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建立热带气旋强度预报误差的统计预估模型,并通过逐个热带气旋滚动式建模来进行独立样本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基于误差预估的模式订正预报比模式直接输出的热带气旋强度预报有显著改进,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热带气旋强度多模式集成预报方案相对气候持续性预报方法在12 h有28%的正技巧,在24—72 h则稳定在15%—20%,具有业务参考价值。
余晖陈国民万日金
关键词:热带气旋误差订正
气温持续偏高,降水北多南少——2001年第1季度天气与气候
2001年
汤海燕曾侠万日金
关键词:气温冷空气
2003年夏季梅雨期强弱江淮气旋成因对比分析被引量:15
2010年
在位涡框架下,利用位涡反演方法,对2003年夏季梅雨期间沿梅雨锋东移的一次弱江淮气旋的形成和维持过程进行了分析,并与强气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对流层中高层的扰动在低层气旋中心位势高度降低或地面低压减压中起主要作用,而中低层的扰动起反作用,低层热力异常呈现一个弱的周期性作用。但在强江淮气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中高层强迫对低层气旋发展期间的加深或地面低压的减压几乎没有贡献,中低层的非绝热加热是低层气旋加深或地面低压下降的主要贡献者。
赵兵科万日金鲁小琴
关键词:梅雨江淮气旋位涡反演
0608号超强台风“桑美”强度变化位涡诊断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位涡(PV)收支诊断和质点轨迹追踪等方法对2006年影响中国最严重的超强台风"桑美"强度变化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台风中心四周的垂直风切变、涡度、散度变化对台风强度变化有重要影响;通过位涡诊断揭示出在台风增强和减弱时,凝结潜热、垂直平流和水平平流起着不同的作用。在台风迅速发展之前和迅速发展初期,凝结潜热在对流层低层起主要作用;在台风迅速发展阶段,水平平流在整个对流层都起主要作用;在台风迅速减弱阶段,垂直平流在底层发挥着重要作用,促使台风底层的位涡迅速减小。拉格朗日回推轨迹追踪分析表明在台风强度变化过程中,高层东南侧气流的介入和低层南侧气流的流入对桑美台风的发展有重要贡献。
赵兵科鲁小琴万日金张维
关键词:位涡
202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台风预报精度评定被引量:7
2022年
对2020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海域23个编号台风的定位定强精度以及路径、强度、登陆点预报精度进行了评定。评定结果表明:2020年,中央气象台的平均定位误差为22.7 km,平均定强误差为1.3 m·s^(-1),与2019年相比定位误差略偏大,定强误差则略偏小。自2013年以来,72 h以内的主观和客观台风路径预报性能并没有实质性改进,并且到了2020年,路径预报误差极端偏大样本的误差平均值却仍能达到年平均误差的2.3~3.0倍。中央气象台在72 h以内的强度预报性能位居所有官方台风预报机构的前列。2020年各预报方法较成功地预报出了热带风暴鹦鹉在广东阳江海陵岛的登陆点,部分模式也精准预报出了强台风黑格比在浙江乐清以及强热带风暴浪卡在海南琼海的24 h登陆点。
陈国民杨梦琪张喜平白莉娜白莉娜曹庆
关键词:台风
江南春雨的气候成因机制研究
春季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中国东南部,以下简称江南)的江南春雨是东亚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本文通过气候平均资料分析和敏感性数值模式试验揭示了其可能的气候成因机制。江南处于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东南侧的强劲西南风风速中心的下...
万日金吴国雄
关键词:江南春雨气候成因青藏高原
文献传递
江南春雨的气候成因机制研究
春季位于长江中下游以南(中国东南部,以下简称江南)的江南春雨是东亚独特的天气气候现象,本文通过气候平均资料分析和敏感性数值模式试验揭示了其可能的气候成因机制.江南处于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东南侧的强劲西南风风速中心的下...
万日金吴国雄
关键词:江南春雨气候成因青藏高原
文献传递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检索系统
雷小途余晖鲁小琴赵兵科应明陈佩燕陈国民万日金白莉娜张帅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简称TC)是破坏性颇为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居当今危害全球的十大自然灾害之首。中国所面临的西北太平洋(包括南中国海)是一个全年各季均有TC发生的海区,沿海及部分内陆地区全年均不...
关键词:
关键词:热带气旋
高原和山脉地形对长江中下游梅雨形成的影响
长江中下游梅雨(以下称简称梅雨)是西南暖湿季风气流随季节增暖北进过程中的产物,是东亚副热带季风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利用气候平均资料分析和敏感性数值模式试验研究了青藏高原(以下简称高原)和江南山脉地形对梅雨形成的影响...
万日金赵兵科应明
关键词:梅雨西南急流青藏高原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