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骨折
  • 1篇移位髋臼骨折
  • 1篇愈合
  • 1篇三维重建
  • 1篇三维重建CT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治疗
  • 1篇疏松性
  • 1篇转子间
  • 1篇转子间骨折
  • 1篇鲑鱼降钙素
  • 1篇髋臼
  • 1篇髋臼骨
  • 1篇髋臼骨折
  • 1篇内固定
  • 1篇内固定技术
  • 1篇抗骨质疏松
  • 1篇降钙素
  • 1篇骨折愈合
  • 1篇骨质

机构

  • 2篇大同煤矿集团...

作者

  • 2篇于平
  • 1篇贺挺勇
  • 1篇贺廷永
  • 1篇李喜柱
  • 1篇崔建平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鲑鱼降钙素在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5年
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是由于骨质疏松症导致骨质量下降,骨强度降低,骨脆性增加,轻微外力作用而引起的骨折。随着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股骨转子间骨折日益增多。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最大风险并不是骨折本身,而是由骨折卧床引起的并发症或并存内科疾病恶化所导致的死亡。其理想的治疗是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和抗骨质疏松四者的有机结合。手术治疗的关键是骨折端坚强固定,早期负重活动,避免或减少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手术方法主要分髓外和髓内固定两种,前者首推动力髋螺钉(DHS),后者以股骨近端防旋转髓内钉(PFNA)为代表。PFNA内固定增强了抗内翻和抗旋转稳定性,操作简单,可实施微创术式,对骨折愈合的生物环境破坏少,利于骨折愈合。骨质疏松性骨折后再骨折的风险较高,会明显增加患者死亡风险,如果在治疗骨折的同时兼顾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则可以改善骨质质量,减少再次骨折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鲑鱼降钙素作为抗骨质疏松的经典药物之一,在治疗骨质疏松的同时还能促进骨折愈合。
贺廷永崔建平于平
关键词:股骨转子间骨折骨质疏松性鲑鱼降钙素促进骨折愈合骨质疏松症抗骨质疏松
手术治疗有移位髋臼骨折36例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髋臼骨折由高能量损伤所致,交通伤和坠落伤是导致髋臼骨折常见的病因。髋臼骨折累及关节面,如果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采取保守治疗就难以精确恢复股骨头与髋臼的匹配关系.也不能清除影像学上不易发现的因撞击产生的关节盂唇碎块和关节面软骨碎块,最终导致创伤关节炎。近年来,随着三维重建CT的应用和内固定技术的发展。大多数学者主张对有移位的髋臼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提高。笔者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月对36例有移位髋臼骨折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进行随访,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于平李喜柱贺挺勇
关键词:移位髋臼骨折手术治疗三维重建CT高能量损伤内固定技术关节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