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4日
星期二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丽娜
作品数:
3
被引量:20
H指数:3
供职机构: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李玉泽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齐国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高远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周旭晨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张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3篇
医药卫生
主题
2篇
心肌
2篇
心肌梗死
2篇
梗死
2篇
ST段
2篇
ST段抬高
2篇
ST段抬高心...
1篇
蛋白
1篇
动脉
1篇
动脉介入
1篇
动脉介入治疗
1篇
心肌再灌注
1篇
心血管
1篇
心血管事件
1篇
性别差异
1篇
血管
1篇
血管成形
1篇
血管成形术
1篇
血管事件
1篇
血糖
1篇
血糖波动
机构
3篇
中国医科大学...
2篇
大连医科大学...
1篇
丹东市中心医...
作者
3篇
齐国先
3篇
李玉泽
3篇
任丽娜
2篇
姜大明
2篇
张波
2篇
周旭晨
2篇
高远
1篇
孙宇姣
1篇
张志红
1篇
孙玉姣
1篇
朱皓
1篇
刘俊
1篇
李华
传媒
1篇
中华流行病学...
1篇
实用预防医学
1篇
中华全科医师...
年份
1篇
2014
2篇
2012
共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辽宁地区ST段抬高心肌梗死诊治现状调查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研究目前辽宁地区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发病特点、临床路径执行及预后情况。方法为前瞻性、多中心的观察研究,对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在辽宁省20家医院收治的、发病后24h内入院的1429例STEMI患者,采用统一问卷记录临床资料,并应用统一调查表随访。结果1429例STEMI患者平均年龄(63±13)岁,发病时有37.4%(535例)的患者认为是心脏病,发病后急救车急诊入院者占39.7%(567例),中位“症状入门时间”为150min。急诊再灌注治疗率52.9%(756例),其中溶栓治疗24.4%(349例),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28.1%(401例)。住院期间药物使用率:阿司匹林96.6%,氯吡格雷81.9%,他汀类90.1%,低分子肝素89.5%,B受体阻滞剂66.0%,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66.6%。住院期间病死率10.7%(153例),其中男性病死率为7.9%(82/1041),女性为18.3%(71/388),P〈0.01;≥65岁老年人病死率为17.0%(113/666),〈65岁中青年为5.2%(40/763),P〈0.01。中位随访时间289.5d,随访期间药物使用率:阿司匹林81.1%、氯吡格雷45.0%、他汀类61.0%、6受体阻滞剂48.3%、ACEI或ARB42.4%。出院后随访病死率为5.0%。多因素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53,95%CI:1.158-2.471,P〈0.01)、女性(OR=1.609,95%CI:1.158~2.471,P=0.007)均为STEMI患者住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Cox模型多变量生存分析提示,在校正了其他危险因素后,年龄是出院后随访期间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RR=1.034,95%CI:1.006-1.062,P=0.015);而女性并不是危险因素(RR=1.572,95%CI:0.850-2.907,P=0.149)。结论辽宁地区STEMI发病后有较高的院前延迟比例,急诊再�
张波
姜大明
周旭晨
刘俊
朱皓
孙玉姣
任丽娜
高远
李玉泽
齐国先
代表项目协作组
关键词:
心肌梗死
心肌再灌注
血糖波动对T2DM患者内皮功能及炎性状态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血糖波动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内皮功能以及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使用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反映内皮功能,以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反映机体炎性状态。对糖化血红蛋白(Hb A1C)≤6.5%的T2DM患者进行动态血糖监测(CGMS),选取50例平均血糖(MBG)>3倍血糖标准差(SD)的患者为血糖波动较小组(Ⅰ组),另选50例平均血糖≤3倍血糖标准差的患者为血糖波动较大组(Ⅱ组)。比较两组FMD、hs-CRP水平,探讨血糖波动对内皮功能以及炎性状态的影响。结果Ⅱ组的hs-CRP及日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最大血糖波动幅度(LAGE)、平均餐后血糖波动幅度(MPP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明显高于Ⅰ组,而FMD明显低于Ⅰ组(P<0.05)。MAGE和SBP是FM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AGE、HOMA-IR(胰岛素抵抗指数)和MPPGE是hs-CR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hs-CRP受血糖波动影响较大。
李玉泽
任丽娜
李华
齐国先
关键词:
血糖波动
内皮功能
超敏C反应蛋白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预后性别差异的研究
被引量:7
2012年
目的研究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住院期间、预后的性别差异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2009年6月1日至2010年6月1日在辽宁省20家陕院发病后24h内入院的1429例STEMI患者中,选择直接PCI患者382例,采用统一问卷记录临床资料,并应用统一调套表随访。结果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8.4岁±10.2岁)大于男性(59.9岁±11.5岁),女性患者中位“症状球囊扩张时间”为312.5min,男性为270.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住院期间,女性患者比男性更容易发生心力衰竭、心绞痛及出血,但住院病死率及药物治疗无性别差异。女性与男性患者累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但两组间直接PCI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个月时,死亡及其他心血管事件无性别差异;3个月后,女性心力衰竭和因心脏事件再次住院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均P=0.007),而心血管病死率无性别差异。长期随访女性患者全因病死率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vs.1.6%,P=0.056)。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在校正其他独立因素后,女性不是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接PCI的STEMI患者中,女性不是住院期间及随访期间死产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患者长期随访病死率上升,是由于其年龄偏大和较长的院前延迟所致。
张波
姜大明
孙宇姣
任丽娜
张志红
高远
李玉泽
周旭晨
齐国先
无
关键词:
心血管事件
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预后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