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娥

作品数:15 被引量:33H指数:4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杭州市卫生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社区获得性
  • 5篇社区获得性肺...
  • 5篇老年
  • 5篇老年人
  • 5篇老年人社区获...
  • 5篇获得性
  • 5篇获得性肺炎
  • 5篇肺炎
  • 4篇细胞
  • 3篇动脉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外周
  • 3篇外周血
  • 3篇慢性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3篇疾病
  • 3篇肺动脉
  • 3篇肺动脉高压

机构

  • 8篇杭州市第三人...
  • 6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湖州市中心医...
  • 1篇浙江省杭州市...

作者

  • 15篇任娥
  • 7篇汤晓燕
  • 7篇黄美健
  • 7篇冷报浪
  • 6篇梁斌
  • 5篇张云霞
  • 5篇王选锭
  • 3篇黄巧玲
  • 3篇王洪峰
  • 3篇周凌燕
  • 2篇董洪英
  • 2篇居建刚
  • 1篇赵樱莉
  • 1篇张云霞
  • 1篇汤晓燕
  • 1篇刘进
  • 1篇王洪峰

传媒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国际呼吸杂志
  • 1篇中国急救复苏...
  • 1篇2007年(...
  • 1篇华东地区第6...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6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虎杖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探讨虎杖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虎杖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吸氧、抗感染、化痰、平喘等治疗,虎杖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虎杖口服液,共用药21天,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后的肺动脉压、心率、体循环平均压。结果:对照组的肺动脉压无明显变化(P>0.05),心率有显著改善(P<0.01),体循环平均压无明显改善(P>0.05);虎杖组的肺动脉压有显著改善(P<0.05),心率有显著改善(P<0.01),且较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体循环平均压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虎杖口服液能降低COPD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肺动脉压力,从而延缓肺动脉高压的进展。
汤晓燕黄美健冷报浪黄巧玲梁斌张云霞王洪峰任娥董洪英
关键词:血流动力学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逐渐进入老龄化阶段,我们也越来越关注老年健康问题。本研究通过对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2006年因CAP住院的111例老年病例进行的回顾性调查,对老年人CAP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其病死率的危险因素作了分析...
任娥王选锭
关键词:社区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
文献传递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 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美国传染病协会(Infectious...
任娥王选锭
文献传递
虎杖口服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研究
黄美健汤晓燕冷报浪黄巧玲梁斌张云霞任娥
口服虎杖口服液后,虎杖组的肺动脉压力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而体循环压力及心率较常规治疗组均未有显著性变化;对照组和虎杖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无显著改善;对照组和虎杖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血氧饱和度都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治疗动物实验
乙状结肠结核1例被引量:1
2007年
例1 男性,20岁,高中生,因反复腹胀、黏液便3月,加重伴发热1月入院。患者3月前进食蛋糕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解水样便,伴黏液,在当地予抗炎治疗后好转,2d后又出现腹胀不适,大便次数增多,6~7次/d,量不多、成形、较细、夹有黏液,在当地反复抗炎治疗,未见好转。1月前腹部不适加重,并出现发热,体温多在傍晚开始升高,最高达39.6℃,
赵樱莉刘进任娥
关键词:抗炎治疗腹部不适大便次数黏液水样便腹胀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风险因素:111例分析
2009年
目的探索影响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预后的风险因素。方法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111例CAP患者,男68例,女43例,(78.1±7.9)(65~98)岁,病死率的风险因素。结果病死率为25.2%单因素分析发现卧床、合并基础疾病的数量、合并神经系统疾病、意识改变、血白蛋白〈3.0g/dl、血D-二聚体升高、入住ICU、休克、肾功能衰竭、机械通气、APACHEⅡ评分和PSI评分较高均为影响病死率的风险因素,而卧床、休克、APACHEⅡ评分较高为其独立风险因素。结论老年人CAP的病死率较高,影响老年人CAP病死率的风险因素甚多。
任娥王选锭
关键词: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死率
姜黄素对吸烟COPD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数量及功能影响的研究
黄美健梁斌周凌燕汤晓燕张云霞任娥
慢阻肺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深入地探讨慢阻肺的发病机制一直是全球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慢阻肺的发病伴随着血管内皮功能的损伤及血管内膜的增厚,且随着病情的进展,内皮功能的损伤呈进行性加重,逐渐出现肺血管重构,导...
关键词:
关键词:中医药理论姜黄素治疗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目的: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发生率和病死率高,明确影响老年人CAP预后的危险因素,对CAP的诊治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方法:对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5~2006年因CAP住院的老年患者(...
任娥
关键词:肺炎病死率预后老年患者
文献传递
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分析
前言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入院后平均潜伏期内发病的肺炎。美国传染病协会 (Infectio...
任娥王选锭
文献传递
谷氨酰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核因子-κB及IL-6的影响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通过观察谷氨酰胺(GIn)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F-κB活性和IL-6水平的影响,探讨GIn在COPD患者治疗中的抗炎作用。方法收集30例COPD患者在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和COPD稳定期(SCOPD)的外周血PBMC各30例,各分为GIn组细胞培养时加入浓度为8 mmol/L的GIn和空白对照组,并以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RT-PCR法测定5组外周血PBMC中NF-κBp65、IL-6基因的表达。结果健康对照组NF-κBp65、IL-6表达水平低于AECOPD空白对照组(均P<0.01),与SCOPD空白对照组比较(均P<0.05)。AECOPD GIn组与健康对照组NF-κBp65、IL-6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SCOPD GIn组NF-κBp65、IL-6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均P>0.05)。AECOPD GIn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NF-κBp65、IL-6的表达明显降低(均P<0.05)。SCOPD空白对照组NF-κBp65、IL-6与GIn组比较表达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GIn可抑制COPD患者炎性转录因子NF-κB活性,并下调IL-6的表达水平。
居建刚黄美健周凌燕汤晓燕冷报浪任娥
关键词:谷氨酰胺单个核细胞核因子-ΚB白介素-6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