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丕模

作品数:60 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2篇理学
  • 9篇电子电信
  • 7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机械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13篇电子能
  • 13篇电子能谱
  • 13篇光电子能谱
  • 11篇半导体
  • 10篇有机半导体
  • 10篇RU
  • 8篇紫外
  • 8篇紫外光
  • 8篇紫外光电子能...
  • 8篇分子
  • 7篇C_(60)
  • 6篇单晶
  • 6篇纳米
  • 6篇
  • 5篇电子谱
  • 5篇电子态
  • 5篇碳60
  • 5篇金属
  • 5篇分子轨道
  • 5篇RU(000...

机构

  • 59篇浙江大学
  • 9篇中国科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 3篇温州师范学院
  • 3篇圣安德鲁斯大...
  • 2篇香港城市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伦敦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浙江水利水电...
  • 1篇绍兴文理学院

作者

  • 60篇何丕模
  • 37篇鲍世宁
  • 30篇李海洋
  • 22篇张寒洁
  • 16篇张建华
  • 12篇徐亚伯
  • 8篇吴悦
  • 8篇黄寒
  • 7篇钱海杰
  • 7篇庄友谊
  • 6篇刘凤琴
  • 6篇毛宏颖
  • 5篇李宏年
  • 5篇王淼
  • 4篇李振华
  • 4篇汪健
  • 4篇陈桥
  • 4篇王新庆
  • 4篇钱惠琴
  • 3篇吕斌

传媒

  • 20篇物理学报
  • 7篇物理化学学报
  • 4篇真空科学与技...
  • 3篇Chines...
  • 3篇第四届华东真...
  • 2篇科学通报
  • 2篇Journa...
  • 2篇物理
  • 2篇中国科学(A...
  • 2篇中国物理学会...
  • 1篇无机化学学报
  • 1篇红外与毫米波...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真空科学与技...
  • 1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国际学术动态
  • 1篇内蒙古工业大...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纳米技术与精...
  • 1篇2007年全...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09
  • 3篇2007
  • 2篇2006
  • 7篇2005
  • 4篇2004
  • 9篇2003
  • 2篇2002
  • 6篇2001
  • 7篇2000
  • 5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 3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0
  • 1篇1989
  • 1篇1987
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Fluorescein有机薄膜在Ag(110)面上的生长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利用紫外光电子能谱(UPS)对在Ag(110)表面上荧光素(fluorescein)的生长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与fluorescein分子轨道有关的4个特征峰分别位于费米能级以下2.70,3.80,7.40和9.80eV处.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ARUPS)测量结果表明,fluorescein分子的三苯环平面平行衬底平面,分子的C!O轨道轴向接近于[110]晶向.
胡云玩钱惠琴陈桥毛宏颖宋飞黄寒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
关键词:有机半导体材料紫外光电子能谱结构和电子结构
氧在Cs和CO共吸附物预覆盖的Ru(0001)表面上吸附的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研究
1999年
对氧在Cs和CO共吸附物顶覆盖的Ru(0001)上的吸附进行了高分辨电子能量损失谱(HREELS)研究。在没有Cs预覆差的情况下,氧在CO预覆盖的Ru(0001)上吸附形成CO+O的混合相,并引起CO吸附表面链弱化;在低覆差度Cs预覆盖的Ru(0001)上,适量的CO吸附导致形成(2×2)-Cs+2CO的共吸附畴,接着进行O_2离解吸附;HREEL谱发生了显著变化,其结果表明随着氧的吸附,Cs和CO共吸附畴消失,Cs原子和CO分子重整其吸附位置,部分CO转变成为裸露表面CO态,部分CO很可能与Cs原子及O原子形成混合相;在低覆盖度Cs以及单层Cs预覆盖的情况下,CO饱和吸附的表面,对O_2离解吸附而言,不再具有活性。
何丕模K.Jacobi
关键词:共吸附碱金属助催化剂
K_3C_(60)单晶膜的同步辐射光电子谱研究
2000年
在C60 单晶 ( 1 1 1 )解理面上制备出厚度约 30nm的K3 C60 单晶膜 .利用同步辐射光源 ,在低温下 (约 1 5 0K)测量了样品法向发射的角分辨光电子谱 .观察到K3 C60导带和价带明显的色散 .导带的光电子谱峰可清晰分辨出 4个子峰 ,这些子峰的最大色散超过 0 .5eV ,并且色散曲线与K3 C60 的一维无序晶体结构模型下的能带理论基本吻合 ,只是子带间隔差异较大 .
李宏年徐亚伯鲍世宁李海洋何丕模刘风琴钱海杰易.奎热西
关键词:单晶薄膜碳60
NO在清洁和Cs覆盖的Ru(100)表面上吸附的热脱附谱被引量:5
2000年
用热脱附谱等方法研究了NO分别在清洁和Cs覆盖的Ru(1010)表面上的吸附.结果表明:存在两种NO分子吸附态(a1,a2),脱附温度分别处于325℃和550℃附近.Cs的存在增加了Ru(1010)表面上a2态的吸附位置,提高了该态的脱附温度.Cs在Ru(1010)表面上的存在同时促进了吸附NO分子的分解.NO在Ru(1010)表面上分解后形成吸附O原子和N原子.N原子复合以N2在约500℃附近脱附,同时Cs的存在也促进了N2O的形成.在Cs覆盖的Ru(1010)表面上,N2O的脱附温度约在425℃.
张寒洁颜朝军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汪健徐纯一徐亚伯
关键词:一氧化氮热脱附谱
Ru(1010)表面上正己烷分子轨道的对称性
本文用角分辨紫外光电子能谱(ARUPS)和X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正己烷分子在Ru(101?0)表面上吸附与分解。在低温下(160K),与正己烷分子相关的三个谱峰分别在费米能级以下7.8、9.5和11.0eV处。角分...
吴悦庄友谊张建华池贤兴李海洋何丕模鲍世宁
关键词:正己烷分子轨道对称性
文献传递
氮气氛中高温热处理硅片表面的直接氮化被引量:7
2003年
研究了直拉硅单晶片在氮气氛下热处理时的表面氮化 ,利用了XPS(X射线光电子谱 )、SEM(扫描电子显微镜 )、金相显微镜、XRD(X射线衍射仪 )等手段研究了在高纯氮和非高纯氮保护条件下不同温度热处理后的样品表面 ,结果发现只有用高纯氮保护和温度高于 110 0℃的条件下 ,氮气才能与硅表面发生反应 ,生成氮化硅 (Si3 N4 )薄膜 ,否则氮保护中微量的氧气会和硅表面发生反应 ,生成二氧化硅 (SiO2 )薄膜 .
祝洪良杨德仁汪雷裴艳丽阙端麟张寒洁何丕模
关键词:氮化硅X射线光电子谱氮化
有机半导体外延生长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2005年
有机半导体薄膜的光、电等性质取决于有机分子的取向以及长程有序性.研究有机半导体的生长机理以及内在驱动力是一个重要环节.文章通过两个典型生长体系,perylene在Ru(0001)表面上的生长和tetracene在Ag(110)表面上生长过程的介绍,给出了形成有机半导体晶化薄膜的可能性以及决定其有序生长的内在驱动力.对于perylene在Ru(0001)表面上的生长,决定其过程的主要驱动力是分子间的相互排斥作用,在单分子层时,由于这种相互作用导致形成Ru(0001)-12×12-8 perylene有序超结构.而对于tetracene/Ag(110)体系,决定生长的驱动力主要表现为相互吸引作用,因此,在小于单分子层时,tetracene呈有序的岛状生长;而当tetracene膜的厚度大于单分子层时,呈逐层生长模式,并形成具有正交晶系结构的晶化薄膜.
何丕模
关键词:有机半导体扫描隧道显微镜
纳米碳管-(Ni-P)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被引量:7
2003年
 采用化学复合镀的方法,在45#钢衬底上制备纳米碳管(CNTs)-(Ni-P)复合材料。探讨了该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工艺条件,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确定了制备CNTs-(Ni-P)复合材料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纳米碳管的结构;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纳米碳管形貌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分布;利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复合材料表面的粗糙度。同时还对纳米碳管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进行了初步的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明显好于未镀及单纯镀镍材料。
王新庆王淼李振华朱海滨王风飞何少龙韩宝善何丕模
关键词:化学复合镀复合材料
窄带隙IV-VI族半导体PbTe(111)的表面氧化及氧的热脱附机理被引量:3
2012年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以及低能电子衍射(LEED),对PbTe(111)薄膜的表面氧化及氧的热脱附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bTe(111)薄膜经500VAr+轰击加上250℃高温退火循环处理,可得到呈(1×1)周期性排列的清洁表面.将此清洁表面暴露于大气两天后,表面被氧化形成了PbO2、PbO和TeO2,氧化层的厚度大于2个单原子层(ML),与清洁PbTe(111)表面相比,被氧化的PbTe(111)表面的Te3d5/2与Pb4f7/2芯态谱峰的面积比明显减小,表明被氧化的PbTe(111)表面是富Pb的.在热脱附处理过程中,PbO2和TeO2的芯态峰消失,且O1s芯态峰的强度迅速减弱,表明加热处理不仅使PbO2和TeO2发生了分解,同时也使氧发生了脱附,但PbO即使在350℃退火仍吸附于PbTe(111)表面.
吴海飞吴珂张寒洁廖清何丕模
关键词:脱附X射线光电子能谱扫描隧道显微镜
机械球磨对石墨结构的影响被引量:15
2000年
对石墨进行了150h机械球磨,发现石墨原有的晶体结构被破坏,引入各种晶格缺陷的同时,生成了巴基洋葱、三脚架形碳纳米结构和纳米弓形等具有高度弯曲石墨面的碳纳米结构材料.还研究了其结构特征。
杨杭生吴国涛张孝彬陈小华卢筱楠王淼王春生何丕模徐铸德李文铸
关键词:机械球磨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