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礼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4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芹菜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及体外释药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以芹菜素为模型药物、脱乙酰壳聚糖为药物载体,制备芹菜素壳聚糖微球,并测定微球中芹菜素的体外释放度。方法采用复乳-乳化化学交联法制备微球,正交试验优化微球制备的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芹菜素含量。结果最佳工艺制备4批微球,形态良好,微球圆整,平均载药量为8.54%,平均包封率为69.69%,平均粒径为84.33μm。微球在pH 6.8和pH 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释放36 h。结论所选制备工艺稳定,适用于芹菜素壳聚糖微球的制备,体外药物释放结果显示,微球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
- 张志国阎雪莹李丽霞何礼丁文财侯铁强
- 关键词:芹菜素壳聚糖微球体外释放
- 注射用染料木素胶束的体外释药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考察以单甲氧醚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为载体制备的注射用染料木素胶束的体外释药规律。方法:以加入2%吐温8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H7.4)为释放介质,采用动态膜透析技术考察注射用染料木素胶束释药行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并计算累积释药率;应用6种数学模型对其释药规律进行拟合;同时与染料木素原料药比较。结果:染料木素原料药在2 h内释放完全,而注射用染料木素胶束前期释药较快,后期释药较慢,并可持续释药48 h以上,释药行为符合Weibull模型。结论:注射用染料木素胶束体外释放具有一定的缓释特性。
- 何礼韩瑞伟唐晓飞张志国杨镓铭阎雪莹
- 关键词:体外释药高效液相色谱法
- 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及其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制备染料木素(GEN)MePEG-PLGA共聚物胶束,考察其理化性质、初步稳定性及静脉给药后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胶束,考察其形态、包封率、载药量、粒径和Zeta电位;采用动态膜透析技术考察其释药行为,并对其释药规律进行拟合;将胶束冻干品置于4℃冰箱中保存,分别于放置1 d、10 d、1个月、3个月、6个月后取样,考察其包封率和载药量变化;对健康大鼠尾静脉注射GEN胶束,采用HPLC测定GEN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采用DAS 2.0软件处理血药浓度数据,SPSS 17.0软件对主要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制备所得胶束的包封率为(84.43±2.93)%,载药量为(2.63±0.91)%,粒径为(63.75±4.12)nm;GEN胶束的释药行为最符合Weibull模型;GEN胶束冻干品6个月渗漏率为2.45%,载药量下降0.18%;大鼠尾静脉注射GEN胶束和GEN乳剂40 mg.kg 1后,主要药动学参数AUC0-t分别为(99.46±4.77)mg.L 1.h和(57.51±1.37)mg.L 1.h,t1/2分别为(7.48±1.15)h和(4.95±1.15)h,Cmax分别为(16.03±1.20)mg.L 1和(16.73±1.10)mg.L 1,CL分别为(0.36±0.02)L.h 1.kg 1和(0.67±0.02)L.h 1.kg 1。结论制备所得的GEN胶束形态规整,粒径分布狭窄,包封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缓释特征,稳定性良好,并且明显改变了GEN的药动学行为,使其消除减慢,同时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 何礼韩瑞伟唐晓飞李明刁磊韩伟阎雪莹
- 关键词:染料木素体外释放药动学
- 正交设计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染料木素胶束制备工艺被引量:12
- 2011年
- 目的:优化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工艺。方法:先采用正交设计进行处方的初步筛选,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再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进一步优化处方,以染料木素在有机相中浓度、MePEG-PLGA在有机相中浓度、水相和油相体积比为考察因素,以包封率、载药量和平均粒径为考察指标,对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及二项式拟合,经效应面法预测较佳工艺条件。结果:正交设计和星点设计-效应面法联用后得到的优化处方制备的样品包封率为84.43%,载药量为2.63%,平均粒径为63.7 nm。结论:正交设计联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可以准确快速的优化染料木素MePEG-PLGA共聚物胶束的制备工艺,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 何礼韩瑞伟唐晓飞张悦王丽丽郭欣阎雪莹
- 关键词:染料木素胶束正交设计星点设计-效应面法
- 小陷胸汤临床应用及药理研究近况被引量:10
- 2011年
- 参阅近5年来小陷胸汤相关文献资料,对其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简要概述了小陷胸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缺血等疾病的药理研究进展情况,并浅析了小陷胸汤的进一步研究方向,为其更好的应用提供参考。
- 韩瑞伟何礼王一刘畅薛萌萌田明
- 关键词:小陷胸汤药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