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静
- 作品数:10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 目的 探讨老年髋部骨折病人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方法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2017年1月—2017年6月我科共收治25例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应用早期评估、应用抗凝药物及围手术期护理、功能锻炼等多种方式联合...
- 李莉佟静
-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血栓预防护理
- 颈椎前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的早期规范离床效果:单中心连续对照护理研究被引量:8
- 2020年
-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术后发生脑脊液漏(cerebrospinal fluid leakage,CSFL)病人早期规范离床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并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或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植骨融合术(ACCF)后发生脑脊液漏的11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取传统护理保守离床时间及方式的4例纳入对照组;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有效实施护理计划并制定早期规范离床方案的7例纳入观察组。观察两组病人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离床时间和病人疗效满意度(Odom评分)。结果两组病人均未出现伤口不愈合、硬脊膜囊肿及神经系统感染等并发症,随访时间为6~18个月。观察组住院时间和离床时间分别为9.0(1.0)d和4.0(2.0)d,均短于对照组的13.0(3.0)d和8.0(0.7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发生体位性低血压1例(1/7,14.3%)及肺部感染0例,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例(2/4,50.0%)和2例(2/4,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出院时,观察组的Odom疗效满意度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护理管理策略并采取早期规范离床对颈椎前路术后并发脑脊液漏病人安全可行。
- 佟静刘宝戈王琳崔维吴炳轩
- 关键词:颈椎术后脑脊液漏
- 护理标识在急诊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评估与应用
- 佟静佟艳
-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围术期的应用被引量:28
- 2019年
-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在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骨科诊断为颈椎病并行颈椎前路椎间减压融合固定术83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40例采用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疼痛情况,拔除引流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及疗效满意度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术后3天时VAS (visual analogue scale)评分分别为(1.1±0.6);(0.1±0.09),对照组术后24 h,术后3天时VAS评分分别为(0.7±0.8);(0.3±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院时Odom疗效满意度(97.4±2.1)%高于对照组(92.3±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拔除引流管时间,自理能力恢复时间及平均住院日分别为(31.3±4.4) h,(23±6) h及(8±5)天,均短于对照组(44.5±8.2) h,(49±5) h及(16±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吞咽困难及恶心呕吐发生率为5/40 (12.5%),4/40 (1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生率18/43 (41.8%)及13/43 (3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的应用有助于促进多节段颈椎病患者康复及整体疗效,改善术后康复,是对传统护理模式的重要创新与完善。
- 佟静刘宝戈崔维朱迪曾峥
- 关键词:康复护理颈椎病
- 心理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 2018年
- 目的观察、分析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中,总结并阐述心理护理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特选取该院接收的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提供心理护理.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前,两组的心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结果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的术后第3、6天实验组的心理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结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8%,对照组为74.2%,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肋骨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护理中,心理护理的护理效果显著,强化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 石雯佟静
- 关键词:心理护理护理应用
- 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检查对颅内动脉瘤治疗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评价术中微血管多普勒超声(MDU)对颅内动脉瘤手术的指导意义。方法对46例颅内动脉瘤病人共51个动脉瘤进行了47次开颅手术。术中分别在动脉瘤夹闭前及夹闭后应用 MDU 对动脉瘤和邻近血管进行血流速度的检查。结果 MDU 证实在47次动脉瘤手术中,有6次由于瘤夹位置而导致邻近血管狭窄或闭塞,而肉眼观察未发现(占12.76%);另外,在51个动脉瘤中,MDU 发现1个动脉瘤在夹闭后未完全闭塞(占1.96%)。夹闭后出现血管狭窄或闭塞以及动脉瘤夹闭不全的发生率与动脉瘤大小密切相关。在前交通和颈内动脉动脉瘤手术中发生血管狭窄的几率相对偏高。结论在颅内动脉瘤手术中,应常规应用术中 MDU,特别是对于巨大动脉瘤和没有明显瘤颈的动脉瘤,以及前交通和颈内动脉动脉瘤的病例。
- 佟静王硕赵元立赵继宗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术中监测多普勒超声血流速度
- 9例脊柱肿瘤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
- 目的 探讨脊柱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共收治脊柱肿瘤患者27例中9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采取的相对应处理措施。结果 9例脊柱...
- 李莉佟静崔维亢卫波王磊刘宝戈
- 关键词:脊柱肿瘤并发症护理
- 9例脊柱肿瘤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
- 目的 探讨脊柱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我院自2015 年1 月至2017 年1 月共收治脊柱肿瘤患者27 例中9 例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采取的相对应处理措施。
- 李莉佟静崔维亢卫波王磊刘宝戈
- 9例脊柱肿瘤术后并发症原因及护理被引量:5
- 2017年
- 脊柱肿瘤大概占人体骨肿瘤的6%~10%[1],各种类型骨肿瘤均可发生于脊柱。手术切除是目前最基本、最重要的临床治疗手段[2],对于脊柱肿瘤的治疗确有其突出之处,但其并发症发生率也不容忽视^([3])。由于脊柱手术并发症的总体发生率较高,因此,了解并发症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我们对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间收治的9例行脊柱肿瘤手术的患者行回顾性总结,
- 李莉佟静崔维亢卫波王磊刘宝戈
- 关键词:脊柱肿瘤并发症护理
- 临床护理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 2018年
- 目的:分析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中临床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2012年8月至2017年8月就诊于我院的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62例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选择系统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种护理干预模式的临床效果。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5%与77.4%,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5%与16.1%,且组间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间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无显著的差异(P>0.05),干预后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胸腰椎爆裂型骨折椎弓根钉系统内固定术的临床护理中,选择系统护理干预取得的效果较为显著,护理满意度高,患者恢复好,值得广泛应用。
- 王吉坤佟静
- 关键词:系统护理胸腰椎爆裂型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