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炜萍
- 作品数:33 被引量:107H指数:7
- 供职机构:昆明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与PPARα基因多态性关系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基因的5个突变位点rs45550937(C/G)、rs45552534(A/G)、rs45576140(C/G)、rs45528736(A/G)、rs45576734(A/G)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骨骼肌功能障碍(SMD)患者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测序的方法,对昆明地区128例COPD患者和64例年龄匹配正常对照者的PPARα的上述5个位点进行分析。结果在正常对照者和COPD患者中PPARα的上述5个位点未发现有突变。结论 PPARα基因上述位点多态性与昆明地区COPD患者SMD无相关性。
- 龙翔宇傅炜萍何大川刘华张剑青舒敬奎戴路明
- 关键词:多态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TBL教学法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探讨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本校08级临床专业学生作研究对象,在临床实习教学中使用TBL教学法,对成绩统计分析并对教学效果实施评估.结果 TBL教学后,学生测验的平均成绩(7.75±0.96)分明显高于教学前的平均成绩(4.38±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提高.结论开展TBL教学模式效果良好,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教学中继续开展.
- 王蕾舒敬奎傅炜萍刘凌方利洲郭伟昌
- 关键词:呼吸内科临床实习教学
- 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观察联合吸入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对减少COPD急性发作,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健康状况的效果。方法126例(男92例,女34例)COPD患者(年龄45~71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联合治疗组33例(男23例,女10例),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每日2次,并且吸入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μg,每日1次;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32例(男24例,女8例),吸入沙美特罗/氟替卡松50/250μg,每日2次;噻托溴铵组32例(男23例,女9例),吸入噻托溴铵干粉胶囊18μg,每日1次。疗程为12个月;空白对照组29例(男22例,女7例)。对试验数据进行意向性分析和符合方案数据分析。结果3个试验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健康状况均有显著改善,联合治疗组使用缓解药的中位数(95%CI)为1(0—7)次,较空白对照组的2(0~29)次、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的2(0—13)次和噻托溴铵组的1(0~11)次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914,P〈0.01);联合治疗组的平均急性发作次数为(0.7±0.5)次,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1.5±0.9)次]、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1.2±0.6)次]和噻托溴铵组[(1.1±0.5)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513,P〈0.01);试验后联合治疗组的FEV1为(1.19±0.03)L,较试验前的(1.09±0.04)L明显提高,试验前后FEV。提高的百分率(9.5%)也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0.9%)、噻托溴铵组(8.2%)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组(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24~-15.58,均P〈0.01)。结论联合吸人噻托溴铵和沙美特罗/氟替卡松治疗COPD,可以控制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改善肺功能,疗效优于单药治疗,不良反应并未增多。
- 方利洲梁晓张剑青刘凌傅炜萍赵芝焕戴路明
- 关键词:胆碱能拮抗剂肾上腺素能Β激动剂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 结核性胸腔积液蛋白质组学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本实验利用二维凝胶电泳-肽质量指纹谱的蛋白质组学方法,对结核性、恶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的相关蛋白质二维凝胶电泳(2-DE)图谱识别、鉴定,寻求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特异蛋白质及其对临床诊断的意义。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5月~2011年6月收治的符合要求的胸腔积液患者50例,其中结核性胸腔积液20例,恶性胸腔积液17例,漏出性胸腔积液13例。利用二维凝胶电泳分离技术,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谱(PMF),最后借助Mascot软件结合NCBInr数据库进行检索鉴定相关结构蛋白质。结果通过对结核性、恶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的蛋白质肽质量指纹图比较、分析发现3个存在明显差异蛋白,它们分别是:C1-抑制蛋白、甲状腺三级结构A链和补体C3b。C1-抑制蛋白在结核性胸腔积液高表达,在恶性胸腔积液中低表达。甲状腺素三级结构A链和补体C3b在恶性腔积液中高表达,在漏出液中低表达。结论利用二维凝胶电泳技术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对胸腔积液进行蛋白质组学研究,得到结核性、恶性和漏出性胸腔积液的蛋白质图谱,获得差异蛋白质,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岳倩宇张珂傅炜萍赵芝焕张剑清戴路明
- 关键词:结核性胸腔积液蛋白质组学二维凝胶电泳
- 痰液嗜酸粒细胞检测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全身激素治疗的关系
- 目的 探讨痰嗜酸粒细胞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全身激素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选取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的54例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2例,年龄56~79岁,根据诱导痰细胞分类将痰嗜酸粒细胞≥3%定为A组(14例),痰嗜酸粒...
- 陈红波傅炜萍张家强戴路明
- GSTP1第5外显子多态性与COPD关系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目的研究谷胱甘肽S转移酶P1基因(GSTP1)第5外显子遗传多态(A/G)与中国西南汉族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分析法(PCR-RFLP),检测91例COPD患者与87例健康对照者GSTP1第5外显子各种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并分析其与COPD两种临床表型、肺损伤CT改变的关系.结果GSTP1第5外显子各种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COPD组与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Ile105的频率在肺气肿型(红喘型)中显著高于支气管炎型(紫肿型)(P<0.05),携有Ile105的患者,其CT肺气肿损伤评分显著高于携有Ile105的患者(P<0.05).结论GSTP1第5外显子遗传多态(A/G)可能与中国西南汉族人群COPD易感性无关,但可能与COPD的临床表型、肺实质损伤有关.
- 方利洲张剑青赵芝焕刘凌傅炜萍
-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遗传多态临床表型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β_2肾上腺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福莫特罗支气管扩张反应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索β2肾上腺素受体(β2AR)基因16、27位点Arg16Gly和Gln27Glu多态性与吸入长效β2AR激动剂后的不同支气管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入选的12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进行β2AR基因16、27位点多态性测定;用药前对所有入选者检测肺功能;然后给予吸入长效β2AR激动剂福莫特罗治疗3个月;后复查肺功能。比较携带不同β2AR基因多态性与使用长效β2AR激动剂福莫特罗后支气管扩张反应(BDRs)之间的关系。结果携带Arg16/Arg16(37例)、Arg16/Gly16(41例)、Gly16/Gly16(48例)的COPD患者在使用福莫特罗后,其中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的改善值<15%,分别为19例、21例、7例,与肺功能FEV1的改善值≥15%(Arg16/Arg16 18例、Arg16/Gly16 20例、Gly16/Gly16 41例)相比,携带Arg16等位基因的COPD患者在吸入长效β2AR激动剂福莫特罗后出现了较低的支气管扩张反应,相反携带Gly16/Gly16COPD患者对吸入长效β2AR激动剂福莫特罗效果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β2AR基因27位点基因多态性与使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福莫特罗后支气管扩张反应无关。结论ADRB2基因多态性可以影响COPD患者使用长效β2AR激动剂后的反应性。从而可以解释在临床中一些COPD患者在使用长效β2AR激动剂后不同效果。
- 王雪峰张继先汪毅戴路明傅炜萍
- 关键词:肺疾病慢性阻塞性肾上腺素能Β2支气管扩张症
- 青壮年肺血栓栓塞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因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分析青壮年肺血栓栓塞症(PTE)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发病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确诊住院PTE患者临床资料。结果(1)青壮年患者(<60岁)24例(24/45,53.35%),平均年龄(35.0±7.9)岁;老年患者(>60岁)21例(21/45,44.4%),平均年龄(73.0±7.5)岁。(2)青壮年组危险因素依次为下肢静脉血栓(DVT)、手术史、心脑血管病史、骨折、肿瘤,老年组危险因素依次为DVT、心脑血管病史、手术史、肿瘤、骨折;心脑血管病史在青壮年组比老年组低(5/24∶10/21),差异有显著性(P<0.05)。(3)青壮年和老年组PTE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和心悸,但均无特异性。(4)老年组死亡率较高(1/21∶0/24),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青壮年PTE患者发病率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危险因素多。
- 赵芝焕方利洲傅炜萍戴路明李毓敏管云艳
- 关键词:病因
- 肺心病合并肺血栓栓塞4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07年
- 目的探讨COPD所致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肺血栓栓塞(PTE)临床表现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COPD所致肺心病合并PTE与单纯的COPD所致慢性肺心病40例进行对比。结果肺心病合并肺栓塞组顽固性右心衰的发生率高、肺动脉压明显升高;氧分压明显下降,与单纯肺心病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诊断COPD所致慢性肺心病时,遇有难于解释的顽固性右心衰、高肺动脉压及低氧血症时应警惕合并PTE,尽快作胸部CT肺动脉造影或磁共振肺动脉造影(MRIPA)等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 赵芝焕方利洲傅炜萍张剑青刘凌
- 关键词:慢性肺原性心脏病肺血栓栓塞
- EBUS-TBNA在不同肺部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 2021年
- 超声内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EBUS-TBNA)是一种通过超声实时引导下对肺及肺周组织穿刺活检的微创检查技术。EBUS-TBNA所获取的气管壁、支气管、肺组织及其相邻的纵隔内病变组织标本良好,可运用于免疫组织化学、细胞生物学、基因检测等技术。EBUS-TBNA可应用于肺癌的诊断及再分期、肺癌淋巴结分期、叶间淋巴结、肺结核、结节病等不明原因的纵隔淋巴结肿大诊断及病理分型。因其创伤小、操作简单、相对安全,并发症较纵隔镜低,重复检查方便,又比常规支气管下活检定位精确、诊断率高,使EBUS-TBNA已逐渐普及临床,这些技术可提高肺部疾病的诊断率,减少诊断时间,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本文将现有进行的凸性探头支气管超声、电磁导航融合多模式图像、新的薄层超声探头等技术在肺部疾病的临床应用和进展进行简要叙述。
- 邓涛傅炜萍
- 关键词:肺肿瘤淋巴结